男士创业先锋JR768: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
计葵生,陆金所董事长,1989年毕业于美国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专业是东亚研究,文学士学位。计葵生先后任麦肯锡公司任全球资深董事与台湾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任运营长,在金融创新领域经验丰富。2011年5月起,任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创新执行官,兼任平安财富通公司董事长兼CEO。2011年9月,陆金所经上海工商局审批成立。陆金所隶属于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平安集团倾力打造的网络投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专业、可信赖的投融资服务,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业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4亿元,拥有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一流的经营管理团队,所有业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为客户提供创新型投融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富增值。
-------------------------------------------------------------------------------------
NO.CYXF1-768;参考时间2015年4月15日
2014年,随着P2P行业的风生水起,也成就了一批这个领域的知名人物。其中,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这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就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一位。2011年,计葵生受马明哲邀请加入平安,当时计葵生刚刚在台湾台新金融控股公司解决完双卡危机。随即2011年9月,陆金所在上海注册成立。2014年9月,计葵生收获了一枚中国政府“友谊奖”奖牌,并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成为中国平安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三位外籍高管。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
-------------------------------------------------------------------------------------
李磊:
我们知道去年是P2P或者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一年,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说今年是互联网金融的洗牌年,你是不是认可这种判断?
计葵生:
我觉得今年还是会看到市场比较大的调整。我觉得2015年一直到明年,我们会看到有哪一些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比较成功的,是能够持续的。你会看到很多可能商业模式不符合监管的要求,或者整个风险处理的方式还没到位,那基本上你会看到大的会更大,然后很多小的可能会比较难。
-------------------------------------------------------------------------------------
李磊:
那你认为从商业模式上哪种P2P更有发展前景?
计葵生:
P2P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能够把贷款端做得很分散,然后每个投资人他买的贷款不是买一笔贷款,他是买多笔小贷款,这样子的话他的风险是分散的,这样的营运模式是可以持续的。如果中间一个P2P平台能够清楚地做一个比较好的筛选,就是谁可以到他平台来借钱,这个筛选的风险,管理的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然后它整个经营的模式,要确保就是说有一笔贷款就是有一笔投资,投资人。而且如果那笔贷款比方说一年的期限,那投资人就是要投他一年。
要处理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融资成本,就是可能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因为投资人,一般的投资人不喜欢把他的钱一投就是要投两三年。他如果自己需要变现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我今天买了过了半年后,如果我自己需要钱,我就可以再赎回来。这样子的话就可以避免所有期限错配的问题,贷款人的需求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也可以满足。
-------------------------------------------------------------------------------------
李磊:
去年有很多跑路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计葵生:
我觉得很多跑路这个比例我还相信比较低一些,5%到10%。跑路当中的,第一天开始进他的目的就是赔钱,就是欺诈,那个比率概率比较低,但是还是有的。过去一两年你看这些P2P公司跑路的最大问题是它的商业模式,那商业模式的问题最大的问题首先是什么?就是期限错配,是资金池。第二个是把贷款可能是一两年的时间,投资人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样的业务模式就是靠新进来的投资人把旧的带过来。这样的模式你哪一天新进来的数不够,整个现金流就断掉了。现金流一断掉,原来的投资人会吓死,大家会把钱拿回来,这个平台就跨得很快。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新的监管的体系之下,新的监管要求之下,做期限错配一定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是P2P公司最大的风险。
-------------------------------------------------------------------------------------
李磊:
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可能是个考验,投资者怎么识别有没有资金池或者有没有期限错配。
计葵生:
其实我觉得投资人真的可以去想一个问题。就是说你想想看,你今天是个个人,你要借5万块,你借这个5万块每个月可以还多少?你说一般人的工资是4000块6000块,每个月还1000块应该是可以的吧,把生活费扣掉。你要多长时间可以还,可能要一年两年慢慢还。或者你想一个违信企业它要借一笔钱,因为它经营要周转,这个期限可能正常的话是三到六个月。你是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我到一个平台,看了有很多的贷款它的期限是七天,它的期限是30天,这个是比较奇怪的,就是这个期限错配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如果你看这个平台的贷款的期限是六个月到24个月,6个月到36个月,这样子的话,其实比较有可能就是一个一对一的关系,这个是可以参考的。
由于征信系统尚不完善,在中国尚没有一家纯信息撮合平台的P2P,而是对标的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担保。一种是陆金所模式,由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一种是由合作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无条件逾期垫付”担保;一种是平台提出一部分“风险准备金”,有坏账时则拿出来使用。但是随着监管层在多个场合表明P2P平台本身不得进行担保,P2P平台去担保成为大势所趋。陆金所也在去年7月发布了第一款没有担保的产品。
-------------------------------------------------------------------------------------
李磊:
刚才谈到风险的问题,我们知道是P2P公司一直在形成一种担保模式,陆金所也有,但是你们现在可能就是在不断的强调要去担保,你们现在做得怎么样?
计葵生:
其实这个概念是这样子,就是说陆金所自己作为一个平台,我们接触贷款方,也接触投资方,中间有一个第三方担保公司。当然那个担保公司是平安的,可是跟平台本身是完全独立的。我们为什么过去两三年一开始发展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机制?就是说你做一个风险的,尤其对个人对违信企业的处理,你一定要靠一个模式,一定要靠大数据来做分析,你没办法一笔一笔去看。这个模式累计到一定数据的量,它有一定的时间才比较好判断这个客户是比较好的,风险比较低的,这个客户也行,可是他风险高了一点。因为最后P2P模式是能够给投资者看得清楚每一个贷款人的风险是怎么样。我们过去这几年先用一个担保的机制,因为所有风险是在一个地方累计下,那个模式你看得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模式是不是很正确了。
我觉得这个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不管怎么样,第一天我们的理念是说,平台,一个咨询平台,一个P2P的平台,不能自己提供担保,这个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对投资人。如果有担保的话,一定要第三方,而且这个第三方一定是一个有监管单位来看,而且如果是一个担保的概念,一定要有一个杠杆的控制,所以我们过去都是这么做。
那未来我们会慢慢把这个担保的机制退掉,怎么样给它退掉呢?一定是说我们的每一个借款人的状况越来越清晰。我们就可以告诉投资人,这个人借的话变坏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人来借的话,可能坏账的可能性是大了一些,可是回报也高了一些,所以他可以做一个平衡。然后我们会,也会考虑到美国LendingClub,每一个贷款还是会比较细一点。如果有一个客户要借100块,我会把这100块的贷款分一百个一块钱,投资人来投的时候,他可能也投一百块,可是他的一百块是投给一百个不同的借款人。这样子按照数据的概率,比方说有一百个贷款人来的话,可能会五个还不了钱,可是投资人投到一百块都是一个零跟一的结果,可能有95%是增产,有5%是还不了,可是整体上回报是10%,如果有4%还不了的话就赚6%。所以我们会用这样子比较分散的逻辑,靠我们的模型,靠这个透明度慢慢去担保。这样子的话其实投资人他透明度会看得比较高,然后他自己也可以看得清楚,如果我这样子投的话,我还是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回报。
可能平台自己提供担保是不行的,有第三方担保是不是可以继续用,这个我们也要看一些监管的趋势,可是同时最近半年我们也看到产险公司开始提供自己的信用保险。
所以我觉得我们未来一年还是两年,我们会发现比较难说这个市场是完全去杠杆,因为提供方会一直变。
征信是P2P的起点和难点。目前,中国P2P平台主流的征信模式是“大数据”,各家竭尽所能,采集个人尽可能多的数据,升级算法,以求准确授信、安全放贷。但是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的遭遇却给大数据征信泼了一盆冷水。它曾尝试通过用户在Facebook上的表现来确定其信用度,结果遭遇惨痛的滑铁卢。之后,Lending club转而向美国征信局这一传统机构获得数据,坏账率才随之下降了许多。哪些数据有用,哪些没用,成了大数据征信的关键。
-------------------------------------------------------------------------------------
李磊:
刚才说到大数据,我想知道在您看来大数据在防控风险方面,真正的有效性有多大?
计葵生:
我觉得这个趋势就是说用各类数据,包括客户行为的数据,包括他外面的一些参与不同的网站的数据等等,这些数据是有参考价值的。可是你要把这样子的数据跟他的过去贷款、还款能力结合在一起。那我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说如果你看到一个客户他的一些消费。这个消费是一样的,他是晚上九点去一个市场买啤酒,其实他晚上九点去买啤酒应该是正常的,可能如果你看到另一个客户是早上九点到超市买啤酒,这个客户的风险可能会大一些。如果有一个客户他的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过去五年很稳定,是没变,而且这个人只有一个手机,那他的稳定性是比较高的。如果你看到另外一个客户他有三个手机号码,经常都在变,这个人可能风险是比较大的。
-------------------------------------------------------------------------------------
李磊:
但是有的时候中国人评估的手段是特别复杂,他会根据你的规则,来界定不同的方式,这种时候是不是大数据…
计葵生:
这个风险管理本身是动态的工具,就是说你今年收到一个很好的模型,再过半年一年,你还是要把它再改进。你会发现比方说现在市场上的小贷公司,P2P公司越来越多,所以我也可以算客户的行为。他最近有没有跑到多个地方去申请,这个也是让我了解这个客户群最近可能缺钱比较多,或者外面借钱比较多。你一直会了解这个市场的变化,客户行为的变化,他完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所以数据本身也是动态的,它不是一个模型三年不变,它是一个一直调整的过程。
近日,一则有关陆金所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有笔2.5亿借款出现问题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不少文章冠以“P2P业内最大笔坏账”的标题。尽管陆金所在3月12日的官方回应中表示,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且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投资者权益完全不受影响。但此事件还是引起了一波投资者对陆金所的信任危机。
-------------------------------------------------------------------------------------
李磊:
还有一个问题,陆金所在做风控的时候,怎么让别人信服你的风控,另外一个就是说你能容忍多大坏账率的出现?
计葵生:
在P2P里面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期限,有无抵押,有有抵押。其实这些不同产品的呆帐率,而且合理的呆帐率也是不同的。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面有一个说法说,没有一个不好的贷款,只有不好的价格。如果呆帐率比较高,是不是回报也是比较高。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连贯性的一个问题。如果你问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现在在中国如果纯信用的一笔贷款,一个P2P的贷款,我觉得一个合理的坏账率,应该是在6%到7%,我这个判断来自哪里?就是说如果你看美国可能是信用体系里面比较成熟的一个地方,我们看美国的信用卡市场好了,每一年的呆帐率大概是3%到4%,所以我们认为P2P公司的坏账率一定会比这个高。因为很多人,很多P2P公司还没有加入诚信的体系,所以它的透明度是比较低的,用可以用的数据来判断一个人的风险比较小一些,所以这个坏账率应该是会比一个成熟市场高一些。那这个6%到7%就是你的风控做得好,如果你风控没有做好,这个数字很容易变成15、20%。
-------------------------------------------------------------------------------------
李磊:
我们看到从今年来看,银行的坏账率也是往上走,可能在资产质量来说,P2P整体资产质量不如银行。
计葵生:
那是一定的。
-------------------------------------------------------------------------------------
2015年4月初,在陆金所上市的纷纷扰扰传言中,陆金所的另一条消息震惊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界。根据中国平安披露的2014年年报,中国平安对陆金所的持股比率缩水至49.99%,意味着失去了对陆金所的绝对控制权。之后计葵生向媒体回应称,平安集团降低持股比例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号,即陆金所会成为更开放、中立的平台,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开拓标准资产、非标资产的新市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陆金所将去P2P化。
李磊:
另外一个就是说看到陆金所最近在转型,P2P平台转成一个综合理财服务型平台,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型呢?
计葵生:
这个转型你可以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整个的环境的变化。我们陆金所是三年半之前成立的。那个时候的法律监管的环境(还不完善)。你那个时候要做互联网金融,其实从法律结构、商品结构,是不是线上可以做销售代理,有没有销售代理制这些方面都没有。所以那个时候你能够做什么,在法律允许之下,只有P2P。
但最近的两三年,不管是证监会的一些变化,或者是保监会的一些变化,其实你现在线上可以提供的服务水平变多了。我们最近也看到证监会其实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议题是非常非常的积极,怎么样让未来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可以跟互联网平台有更好的一些合作的机会。三年前,陆金所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也敲了很多银行的门,敲了很多证券公司的门,说要不要一起做,他们没有兴趣,他觉得你是比较奇怪的一个东西嘛。那现在整个互联网金融概念出来了之后,其实我们敲门有很多人乐意跟我们谈,所以这个是一个环境的变化。
我觉得第二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到今天,我们自己累计下来的投资人已经接近800万投资人,有注册的投资人。所以这个也带来我们另外一个机会,就是说我们有这样一个身份是可以跟市场去合作。除了一个P2P商品之外,其实我们可以跟很多的,不管是未来保险、银行、证券、基金公司都可以有一个更强大合作的关系。
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加速推动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也正是利益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率并未被放开,中国的P2P平台得以迅速发展。而就在今年的两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今年“有很大的几率实现”。在这种情况下,P2P的发展空间是否会被挤压?计葵生如何看?
-------------------------------------------------------------------------------------
李磊:
如果一旦利率市场化以后我们发展的空间在哪里?
计葵生:
我觉得是这样子,其实我觉得P2P这个市场过去的两三年也是一种利率自由化的一个开始,那你说银行也有把利率自由化之后,这个变化会是什么?当然变化我觉得是这样子,就是说大家会发现对不同的贷款或者资产,或者对不同的投资人,你要提供的回报会有更大的差异化。如果银行做得好,那银行的业务会大,如果互联网平台把这方面做得好,而且做得透明,它的承载更加好。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互联网平台还是银行,利率自由化是大家都要去面对的,可是你在这个环境里面,你怎么设计一个产品,你怎么让不同的投资群,或者不同的贷款群得到它最好的一个风险跟回报的一个错配。
-------------------------------------------------------------------------------------
李磊:
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
计葵生:
我觉得是。那其实有一个概念在这里就是说,最近一两年大家都在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我自己认为再过三到五年,未必会提到这个议题,就是在这个环境里面谁用得好,把客户服务做得好,谁就是赢家。
现在有一个说法“新常态”,我觉得在新常态的状况之下,互联网金融还算是一个未来成长的新引擎,所以互联网金融还是会未来三到五年带来很多新的成长的机会,很多新的服务模式,也可以把整个的金融的效率跟效果还是继续提升的,不管是利率自由化还是什么变化,它的效果还是会是正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