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印度去 VC们都在用高溢价买这个国家的未来
(原标题:到印度去!VC们都在用高溢价买这个国家的未来)
Nishit Garg穿着整洁的蓝色衬衫,深灰色西裤,镫亮的皮鞋,头发一丝不苟。即便是印度马路上时常扬起漫天灰尘,但他的皮鞋仍然光亮鉴人,这让Garg 和印度的普通白领有很大区别。谈话的时候,他表情严肃,似乎每句话都是深度思考后的结果――很像是他所在基金的投资风格,对于每个项目,印度老虎风险投资基金(以下称 Tiger )在其商业逻辑上的思考深度超过了很多同行。
Garg 的名字在印度是一个高级的种姓,优越的家庭环境令他有机会受到最顶尖的本土和海外教育,丰富的企业实战经历也为他做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的6年间,他历任了德勤咨询顾问、印度版京东 Flipkart 的高级商务经理、软件部总监、零售部总监等职位,2015年 Garg 加入 Tiger,成为高级投资经理。
“我们的偏好是能在极度分散且巨大的市场中,用可持续的方式来进行整合。”Garg告诉我们,这个逻辑贯穿了 Tiger 在印度市场上投资的主旋律。他在 Tiger 投资了Nestaway(印度版蘑菇公寓)、HelloEnglish 等公司。
从2005年进入印度市场以来,Tiger 在10多年间锐意进取,在印度共投资了45家公司,合计25亿美金,并实现13家公司的退出。几乎TMT每个赛道上的顶尖选手都被 Tiger 下注了,其中的独角兽包括 Flipkart(印度京东)、Ola(印度滴滴打车)、Quikr(印度58同城)、Hike(印度微信)、Shopclues(印度电商平台,偏低端用户)。
在我们和 Tiger 等基金访谈的同时期,英途公司带领着一支汇集创业工场、玖富、好贷网等数十位创始人的考察团浩浩荡荡来到印度,在班加罗尔和新德里进行了为期10天的互联网公司拜访,主要目的是考察印度的投资机会。“去年以来,我们已经接待了很多来自国内的投资人考察团,每个月都有很多人过来。”竺道创始人黎剑说。去年他从印度华为出来创建了竺道,在德里成立了一个孵化器,将中国的模式拷贝到印度,寻找优秀的印度本土团队进行孵化。这个过程中,竺道也成为连接中国投资圈和印度创业界的超强纽带。
在这之前,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早已在印度布局,重仓这个国家的未来。而一些进入印度较早的互联网公司,如UC、Yeahmobi等,也纷纷在出手。
以Tiger、红杉、DST、光速为代表的国际化VC,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中国巨头,以Kalaari capital为代表的印度本土VC,以UC、Yeahmobi为代表的中国创业公司……各路资本在印度这片热土汇聚,令印度的创业生态急剧膨胀,每个投资者都隐隐担心有泡沫,却总也抵挡不住其谜之魅力的诱惑。
“大家赌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是否会出现下一个阿里巴巴、京东、支付宝、腾讯、唯品会……”共建创投(CoBuilder Partners)创始合伙人程华杰说。他投资的Yeahmobi、鼎开、洋葱移动已然在印度成为巨大的移动流量入口。
高出中国6倍以上的估值
我们这次在德里和班加罗尔访谈了超过40家印度创业公司,几乎每一家公司都能找到对应的中国标杆。印度滴滴(Ola)、印度支付宝(PayTM和PayU)、印度蘑菇街(Wooplr)、印度分期乐(Krazybee)、印度头条(Dailyhunt和Hotoday)、印度辣妈帮(Tinystep)……像是穿越回5年前的中国,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却仿若知道它们的成长路径。
“中国模式、印度故事”成为近年来印度创业主旋律。所不同的是,从A轮开始,印度公司的估值横比中国市场,至少是高出6――10倍估值。VC们透支了未来2――3年的估值。
Amarendra Sahu长着一张娃娃脸,大眼睛在他黝黑的面孔上忽闪忽闪,透着精神气。他创建的Nestaway类似于印度版蘑菇公寓,为白领提供长租服务。创立2年多,目前Nestaway每月交易额230万美元。今年初时候,在月交易额30万美元时,Nestaway获得了印度Tiger的B轮投资,估值1亿多美元。而在中国,月交易额15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垂直人群长租公寓,估值大约1亿人民币。
Sahu大学毕业时有过很不愉快的租房经历,于是他自己创建了一家服务好的租房公司。在印度,租房是个万亿的大市场,每个城市充满了租房的小商户,并没有行业巨头也没有大的整合者,也没有可信赖的租房服务公司。Nestaway的目标人群是大学刚毕业的白领们,在印度前10大城市中充斥着8000万年轻人,其中大约5000万人有租房需求。他们的月工资收入大约500美元。在Nestaway租房的白领们每月平均付房租120美元,往往是Nestaway的每个新店刚开1个多月就住满了,因为这是比其他租房公司更有品质的租房平台。
现在Nestaway在印度的6个城市有大约7000间房,共有3万张床,已经租出去了2.3万张床位。一般是谈下一个房源后,Nestaway会花2000美金来改造房间,房东也可选择自己改造,然后Nestaway会从租金中抽取25%作为佣金。
Sahu 毕业于印度顶尖的理工大学IIT,他的很多同学投身到这波创业浪潮中,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Sandesh.C创建的Masala Chai的外卖下午茶品牌 Chai Point 前不久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Shadhank ND创建的互联网医疗平台Practo获得了腾讯8000万美元投资;Madhu创立的大学生消费金融平台Krazybee(类似中国分期乐)获得了100多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我们在印度拜访了多家创业公司,并统计了他们的收入、业务数据以及上一轮估值,与中国类似模式的同阶段公司类比,在2015年或2016年初,印度公司的估值几乎是中国公司的6――10倍。比如印度支付宝PayTM宣称1.3亿用户,日交易100万笔,市场传言近期估值是60亿美金。
“我们的成长是非线性的!”Nestaway创始人Sahu说。工程师出身的他画了一个类似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图,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印度市场的高估值。Sahu认为Nestaway在搭一个标准化、开放可扩展的底层平台,一旦建立起底层的服务标准,今后可以长出各种针对白领、针对学生、针对蓝领的“APP”。而在中国,长租公寓的市场上,白领人群有蘑菇、寓见;蓝领人群有新起点,针对每个垂直人群,都已经竞争白热化了。
在印度,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没有垄断者,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有可能万亿的租房市场,全部是Nestaway的。谁敢说不呢?一切都充满了想象力。这,就是印度的魅力之源。
中印时光穿越者
如果走进新德里的印度光速风险投资基金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portfolio 的Logo墙。尽管都是印度本土的品牌名,但是说到背后的商业模式,仿若回到熟悉的中国市场――印度版大众点评、印度版滴滴、印度版嘟嘟巴士……
光速的隔壁,就是红杉基金印度办公室,这家全球闻名的大牌基金也频频在印度出手。加上 Tiger、IDG等基金,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熟练地在美国――中国――印度这些有时光差的市场上,把他们熟悉的商业模式投个遍。
以Tiger为例,从2000年起,Tiger在中国市场上投资了当当后,在电商跑道下了重注,投资了阿里巴巴、京东、途牛、58同城、凡客、乐淘、唯品会等选手;在印度,Tiger至少投资了16家电商公司,包括Flipkart、Shopclues等电商平台。似曾相识的路径,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上演。
“2015年我们共投资了10多家公司。”Tiger高级投资经理NishitGarg说。Tiger在印度市场的偏好是在极度分散且巨大的市场中寻找资源整合者。在这个逻辑下,Tiger在一些垂直行业中寻找玩家,比如城市间的物流、租房、订房、医疗、电商等。“教育市场也很大很分散,它们会很赚钱,但是不会出百亿美金级的公司;约会市场也大,但是由于印度的风俗偏保守,Tiger倾向于谨慎。”
印度光速也是一支活跃的基金,投资经理Akshay Bhushan去年以来已经去了中国三次,拜访中国的多家基金,了解中国市场上涌现的最新商业模式。他和中国多家基金的投资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也曾通过其找到中国创业者直接交流。比如2016年初他通过险峰介绍了嘟嘟巴士创始人刘逸洵,回印度后,投资了一个类似嘟嘟巴士的创业项目。他还投资了一家类似分期乐的印度公司Redcarpet,这是YC在印度孵化的一个项目。
在印度的全球知名VC品牌中,印度IDG也是较为活跃的一支。IDG印度投资经理Karthik Prabhakar也是印度蘑菇公寓Nestaway的投资人,他们不仅投资了一批类似于中国模式的创业公司,同时也在激进地寻找中国市场的LP。据称,印度IDG近期的一支基金,只有25%的资金是印度本土的LP出资,还有75%是希望能在中国市场上寻找LP,因为中国在过去的两年中有很多公司上市,中国股市也是在高涨状态,市场上的热钱较多,因此他们强烈希望中国的LP能进入印度IDG,同时这对于印度IDG充分和中国市场互动是很好的角度。当然,在印度市场的传言是,今年上半年,印度VC的资金已经快投完了,本土的“弹药”不是很充足。
在中国科技商业的英文资讯平台AllChinaTech上,接近65%的流量来自印度。这家自媒体主站为PC版,同时在Facebook、Twitter、微信等多新媒体发布信息,用英文报道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最新商业模式。显然,中国模式已成为印度科技创投界的重点研究对象。无论是Tiger、光速还是IDG,以及印度活跃的VC们,对标中国模式,用时光差的方式来印度市场上进行观察和寻觅,不失为绝佳的角度。
来自中国的淘金者
不仅是印度的VC们――包括本土基金和全球的品牌基金都非常活跃,近两年来,一支新的资本力量正在进入印度,其中不乏巨额投资,似乎是从未来穿越而来,对于印度当前的创业公司,他们能提出非常有价值的战略意见并敢于下重注。这支力量就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
9月下旬,在班加罗尔一个科技孵化器里,印度大学生消费金融公司Krazybee召开了第一次中印董事会,中国的分期乐,以及险峰长青基金和印度移动流量公司Yeahmobi都参加了讨论。Krazybee的模式和分期乐类似,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但印度大学生们的需求同样非常旺盛。Krazybee在2016年初获得分期乐、险峰长青和Yeahmobi的联合天使投资。
Krazybee的创始人Madhu和万洪来自前印度华为。董事会上,分析完数据后,分期乐创始人肖文杰提醒Krazybee在没有欺诈风险出现前,信用风险的尺度可以放大一些,这样公司可以积累更多的数据。而我们作为从分期乐创立就伴随成长的险峰长青基金,针对他们的风控系统和数据模型提出来很多建议。Krazybee的发展,让我们仿若回到分期乐的早期阶段,但不同的是,分期乐的每一步是前无古人的探索,而现在,分期乐的经验可以快速复制到Krazybee上。分期乐甚至派出了地推的负责人前往印度指导Krazybee如何获取高校地面流量。
Krazybee只是一家初创的小公司。在印度,一些巨头公司Snapdeal(印度版淘宝)、Flipkart(印度版京东)、PayTM(印度版支付宝)、Hike(印度版年轻人的微信)都获得了来自中国阿里或者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投资。阿里在印度市场下了极大的重注,投资了Snapdeal以及PayTM,并且频繁从中国派团队到印度指导交流。
在PayTM的印度办公室,其高管SAURABH介绍,PayTM用户1.36亿,日支付100万笔,是印度最大的在线支付工具。与之对应的是,PayTM令人咋舌的估值,上一轮估值48.3亿美金,近期市场传言PayTM在以60亿美金估值融资。PayTM的有力竞争者PayU的背后则有腾讯的影子,因为其投资人包括Naspers,而Naspers是腾讯的大股东,在多个项目上与腾讯进行了很好的联动,近期印度OTA市场排名第一的MakeMyTrip和Goibibo的合并背后也有这对组合的声音,腾讯与Naspers加起来占到了合并后的MakemyTrip 40%的股份。
更昂贵的是Snapdeal和Flipkart:Snapdeal上一轮65亿美金估值,Flipkart在上一轮是150亿美金估值。尽管两家没有公布过自己的业务数据,但据摩根斯坦利报告以及印度媒体的报道,预估2015――2016财年Snapdeal的GMV为38亿美金,Flipkart 的GMV为100――120亿美金。Hike在上一轮腾讯和富士康投资时,日活250万,估值14亿美金。
“如果以1/10的估值,是否有机会投出一个PayTM的市场第二?”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问。在中秋节的德里,来自中国的投资考察团热烈地讨论这个假设。尽管目前印度两大电商巨头Snapdeal和FlipKart的在线支付比例都不到30%,但非常熟悉印度的竺道创始人黎剑却坚持看好PayTM,他介绍说,PayTm在印度近期推广非常迅猛,很多tutu车的背后都贴着PayTM的二维码,很多电影院线等电商以外的支付场景也在大力推广PayTM支付。新创业的公司很难追上有先发优势的PayTM。
与PayTM相差较为悬殊的是印度第二大在线支付PayU。PayU 并购Citrus的时候付出了1.3亿美元的现金,印度媒体猜测合并后的PayU估值应该在10亿美金左右。收购Citrus后,PayU拥有3000万用户,年交易数量达1.5亿次,与印度FreeCharge几乎同样并列第二。PayU背靠Naspers,俨然腾讯系的portfolio。
“大家都知道贵,但是有个巨大的机会是,你在买这个国家的未来,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阿里、京东你还进得去吗?可是在印度,这些未来的阿里、京东、支付宝,你现在还有买单的机会。”好贷网李明顺在德里的一家咖啡馆激动地说。
高估值能否有高回报退出
和去年的投资热潮相比,进入2016年以来,印度本土市场的投资在趋于冷静。
今年3月,摩根斯坦利把他们持有的FlipKart股份估值下调了。而对比印度市场2015年与2016年的Q1――Q2投资金额,2016上半年印度市场投资金额同比减少40%。今年已有几家曾经大规模融资的公司都爆出不好的消息,或转型、或倒闭,如Peppertap(曾融资5000万美金,印度最大的杂货配送平台)、Tooler、Amber Wellness等。
造成这样的局面除了印度基础建设落后等等因素之外,最核心的莫过于印度人民收入水平低,且两极分化过于严重,从下图的表格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印两国之间的差距。
印度有2亿多人口年收入只有647美金,2亿多人口年收入2000――3000美金,他们占据了工作人口的80%;而中国,占比最大的则是3亿多人口年收入2000多美金,2亿多人口年收入6000多美金。整体上完全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近10年以来,VC们前前后后向印度市场的2000多家公司投入了150多亿美金,而截至2016年初,获得退出的仅有价值40多亿美金的200多笔交易。较大的退出案例包括Snapdeal以4亿美金收购FreeCharge等。
仍以Tiger为例,Tiger 最好的退出包括JustDial、MakeMyTrip的上市。自2007年起,Tiger持续在JustDial投入2300万美金,2015年JustDial的上市为其赚得了18倍的回报;Tiger仍持有MakeMyTrip的部分股票,但自MakeMyTrip 2010年以11亿美金估值上市以来,曾一度掉到了近8亿美金。
而在今年7月,Tiger将珠宝电商公司Caratlane的62%股份以5300万美元出售给塔塔集团下的Titan Co Ltd的这笔交易中,Tiger几乎没有赚到回报。Tiger在2011年投资了Caratlane600万美金,后续总计投资5222万美金。2015财年,Caratlane收入约1.4亿人民币,比前一年增长约1400万人民币。
从前例来看,这一波在印度出手的VC们,离退出还遥遥无期。但是谁又能抵挡投资一个国家的未来这样的巨大诱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