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防范 与“电信诈骗”斗智斗勇
(原标题:加强技术防范 与电信诈骗斗智斗勇)
谭 敏(广州日报评论员)电信诈骗猛于虎。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也许就会把普通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骗个精光。向电信诈骗宣战,保卫人民财产安全刻不容缓。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向电信诈骗全面宣战。
从公开的电信诈骗案件的信息不难看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信诈骗案的手法也是不断升级,花样翻新。国内的电话容易被查,那就换成国际虚拟电话;固定的伪基站容易被发现,那就升级为便携式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人难以追踪;“广撒网”式的群发短信套路没人相信了,那就综合个人信息实现精准行骗,令人防不胜防。有的犯罪团伙甚至于有自己专门的技术支撑团队,以保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逃脱执法人员的追踪。电信诈骗之所以难防难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打赢这场电信诈骗狙击战,需要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斗勇,需要运营商、管理部门和公众坚定不移的打击态度和强有力的执法力度。斗智,则需要在技术防范方面多动动脑筋,想出更有针对性的办法来。
从技术手段入手来防范电信诈骗,不少地方的运营商已作出尝试。中国移动内蒙古有限公司目前推出了“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将警方公布的诈骗电话或可疑电话录入系统,当手机用户接听或拨打疑似涉骗号码时,用户的手机屏幕就会同步显示 “内蒙古公安提醒您:该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请谨慎接听!”目前已标记诈骗电话4亿多个。对于公众来说,看到这样的提示肯定会提高警惕,也就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而且,一些手机安全软件也开发了标注功能,如果一个电话号码被用户标注为骚扰或诈骗电话,当其他人接到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时,就会看到被标注过的信息。这样,靠用户自己就能更新防骗数据库,过滤大量诈骗信息,降低受骗上当的几率。更重要的是,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防骗的成本。
电信诈骗是世界性的难题,而且电信普及程度越高的地区电信诈骗案件就越高发。不少国家,也都把技术手段作为防治电信诈骗的主要手段。比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敦促AT&T、苹果、谷歌、Verizon等美国通信业巨头联合开发主叫号码ID识别技术,来屏蔽那些假号码拨出的电话。日本一些银行推出防诈骗ATM机,一旦ATM机探测到取款者边打电话边进行转账操作,就将强制停止转账。
用技术防范电信诈骗,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只有保持技术上一直推陈出新,走在不法分子前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电信诈骗者方能无机可乘。除了运营商、手机厂家、银行等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之外,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系统的安全性,有针对性地堵住技术漏洞。
用技术防范电信诈骗,靠单兵作战很难成功,需要各个相关机构加强合作。比如,不少手机应用软件商都提供号码标记和拦截功能,但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妨整合在一起,建立统一的公共大数据共享平台。公安部门也可以根据这个平台上一些号码的异动,来有的放矢地进行跟踪和打击,提高办案效率。再比如,银行能否在技术上实现与公安报案系统的对接,实时冻结可疑账户,以保障受骗者的资金安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防范电信诈骗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除了技术手段之外,还需要从源头上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打击查处的力度,形成各个环节的合力,方能最终让电信诈骗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