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首次证实中国海带来源于日本北海道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原标题:中科院海洋所首次证实我国海带来源于日本北海道)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你碗里的海带竟然是“舶来品”。

海带,可谓是一种极具大众性与普及性的海洋食品。据《中国科学报》3月7日报道,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科研团队与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Yotsukura合作,首次对中国栽培和野生的海带群体进行了溯源研究,初步证实我国海带群体来源于日本北海道。

中科院首次证实中国海带来源于日本北海道

资料图

研究显示:我国的海带群体和日本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

研究团队利用高多态性微卫星(SSR)标记对我国代表性栽培和自然海带群体以及俄罗斯、韩国、日本北海道的代表性自然群体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群体的等位基因数、私有等位基因数、杂合度等参数显著低于日本群体。同其他群体相比,我国的海带群体和日本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呈现了明显的奠基者效应。

在我国的经济海藻当中,海带的栽培历史、规模、产量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均居首位。2016年,我国海带总产达到了140万吨(干品)。

关于我国海带的来源,现在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海带不是我国的土著种,是1927年从日本北海道的函馆引入到中国大连,并逐渐扩散到烟台、青岛等地。”但这种观点缺乏确凿的实验生物学证据,该成果为我国海带溯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发表于《应用海藻学杂志》,第一作者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单体锋。

同时,科研团队还对我国北方海带主要栽培品种(系)进行了系统的分子遗传分析,从分子水平揭示了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流海带品种存在名字使用不规范、品种界限模糊、品种混杂等现象,这为未来制定海带良种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藻类学研究》杂志上,第一作者是研究助理李霞。

学者:中国海带居群遗传单一 有必要引入新的海带品系

海带(学名Saccharina japonica)在生物学上属于褐藻类。褐藻类以前认为属于植物界,但现在已经被“赶”出了植物界,成为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的“SAR生物”中的一员。海带以及和它有亲缘关系的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昆布(也叫鹅掌菜,Ecklonia kurome)之类大型褐藻可以食用,风味独特,很早就被东亚的沿海居民采食,日本人吃得格外多。

中国海域本来并没有海带。中科院官方微信公号“中科院之声”3月6日发表署名为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刘夙的文章,文章称早在2015年中科院海洋所的研究人员就与日本学者合作,进行有关海带研究,而且当时也有所发现。

文章指出,因为特别的地理位置,日本近百年来一直是海洋科学大国和海产养殖大国。加上它又是海带的原产国之一,中国学者在研究海带时经常会和日本学者合作,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2015年的时候,同样是中科院海洋所的研究人员段德麟和姚建亭等人就和北海道大学的长里千香子、本村泰三(以及一位俄罗斯学者)合作,利用分子证据,发现野生海带在遗传上存在两大“家系”。

中科院首次证实中国海带来源于日本北海道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段德麟(资料图)

有趣的是,其中一个家系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周边,另一个家系则分布于萨哈林岛南部;二者之间仅隔一道宗谷海峡,就能产生这样明显的分化,可见洋流对于海藻的繁殖和“传宗接代”具有重要影响。

而这次引发关注的论文,同样使用了分子手段,希望可以为“中国海带来自日本”这个定论再增添分子方面的详细证据。

结果表明,就研究所采的样品而言,中国近海的野生和养殖海带的亲缘关系的确更接近于北海道西部的野生海带;然而,中国这些海带居群的亲缘关系很近,遗传十分单一,已经和日本的野生居群形成了明显分化。

文章称,海带遗传的单一化,不仅会造成品质退化,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海温也随之变化的威胁下,会让海带养殖业面临极大风险。因此,有必要从日本再引入新的海带品系,利用野生海带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改良中国海带,让这种价廉物美的海产品能始终为我们的饭桌增添独特的色、香与味。

20世纪20年代 海带经日本学者引入中国北方沿岸

“中科院之声”6日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海带是如何在近一个世纪以前从日本来到了中国,文章同时提到,海带在引入中国后,中国也曾一度成为海带养殖第一大国。

文章介绍,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曾呈奎院士曾考证,尽管古籍中也有“海带”之名,但多数情况指的是大叶藻(Zoster marina)或虾海藻属(Phyllospadix)之类的海生被子植物。当然,古代本草书中确实也有海带的记载,但并非国产,而是从朝鲜半岛输入的。

中科院首次证实中国海带来源于日本北海道

曾呈奎院士(资料图)

一直要到20世纪20年代,海带才第一次被引入到中国北方沿岸。据曾呈奎的调查,最早的海带是从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无意被带到大连附近海域的,并在海底自然繁殖成功。

1930年,一位叫大�洋四郎的日本学者在考察了这些在大连逸生的海带之后,认为这里可以发展海带养殖业,于是又特地从北海道引入新的海带种系,开始正式养殖。大�洋四郎对海带养殖做了革新,改传统的投石法养殖为筏式养殖(让海带固着于浮在海面上的浮筏上,而不是固着于海底岩石上),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很快反超日本,一跃而成海带养殖第一大国。也是从这时起,这种新来的食用海藻就独占了“海带”一名。

“中科院之声”文章还指出,尽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洋四郎对中国海带养殖的卓越贡献往往被淡化甚至无视,但到目前为止,中国海带起源于日本一直是一个从未有人否认过的事实。

(观察者网综合《中国科学报》、微信公号“中科院之声”)

随意打赏

中国中科院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