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金”的2019: 区块链技术落地“银证保”全解析
(原标题:“链金”的2019: 区块链技术落地“银证保”全解析)
监管层也注意到这一发展态势。央行官网12月30日发布消息称,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日前召开,2020年将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系列监管规则。
2019年区块链备受关注,2020年趋势会如何?
相比发展多年的人工智能、5G、IoT等技术,区块链本身比其他技术发展快得多了。因为在资源和能力高度集中时,往往会触发技术凸现或拐点出现。
但一个技术的产业化或大规模商用并不仅仅是纯技术的问题,还有政策导向、配套法律法规,甚至包括受众等的接受度和习惯培养等。
鼎峰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侨峰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随着国家层面对区块链的关注,区块链创业公司的估值也水涨船高。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讲,区块链行业赛道刚刚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杀手级的应用,而传统互联网行业则已经有了很多杀手级的应用。
区块链杀手级应用是否能在2020年涌现还是一个问题。在前赴后继涌入的机构看来,具体是在哪个点冒出来不重要,只要他们不要踩空这个领域就行。
恒生电子区块链运营总监任珊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区块链业务现在还远没到讨论盈利的时候,还在源源不断的投入期。
由于可应用场景最多,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和IT服务商之外,金融行业成为最积极拥抱区块链的行业。
监管层也注意到这一发展态势。央行官网12月30日发布消息称,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日前召开,2020年将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系列监管规则。
银行业落地最多:对公对私全覆盖
国内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先行者应属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业。
小至个人客户间相互转让一笔理财、大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神秘”的区块链技术,已被国内商业银行广泛应用到其金融服务中。比如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款链平台,个人理财交易平台和同业资产交易平台等,主要的应用方向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和贸易结算等。
银行业已经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的全覆盖。在国有大行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都有自己的区块链平台,股份行的招商、民生、平安、浙商等也都有自己的区块链平台,就连人民银行也牵头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但什么是适合区块链的银行场景?首先是多方协同参与,不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其次是需要强有力的主牵头方才能形成大规模应用的杀手级区块链应用平台。
比如说在银行高频支付场景其实就不适合用区块链,至少现阶段不适合。但目前银行集中对公低频的业务,像信用证,还有供应链、资产管理等,这些天然在业务领域就没有形成中心节点的业务场景就比较适合区块链技术。
供应链金融成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最易突破的方向。除了传统的纯线上、低成本、免担保、可秒贷等特点外,还可解决供应链应收账款真实性和确权问题,而且增强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安全性,企业之间能够迅速建立“信任感”,提高结算效率。
对于核心企业,可以降低财务成本,降低有息负债,美化报表。对于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来说,接受度也比较高,因为支付、转让、拆分和融资都很便捷,线上操作,流转路径还可以追溯。依托于核心企业的信用,1至N级的供应商都可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流程全解析
以农行的 “e账通”和“云链保理”两项供应链金融产品为例,目前,浙江农行已与多家核心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额度达200多亿元。
具体的流程如下:农行为一家央企在浙子公司A的上游集群客户提供合作额度3亿元, A首批推荐的供应商客户230家,核心企业及部分供应商已在农行服务平台上进行注册。目前,有5家供应商在农行平台开展在线融资,融资余额766万元,综合成本5%左右。
B是核心企业A的一级供应商,双方签订了一份700万元的购销合同,A通过平台开立一笔700万元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收款方为B。
B通过平台接收到这张具有唯一付款承诺函编号的700万元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后,通过平台将其分拆成金额为500万元、80万元、20万元和100万元的4张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其中500万元用于向银行融资获得现金,80万元用于支付C货款,20万元支付D的运输款,100万元用于持有到期。
B通过平台发送公司章程、财务报表、购销合同及发票影印件、及对应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内容后,银行方实时在线审核,通过后可“秒到”公司账户。
C是B的一级供应商,是A的二级供应商,通过服务平台接收到这张B分拆的具有唯一付款承诺函编号的80万元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后,公司可以继续进行分拆、转让和融资等需求。
到期日前,农行会通过平台自动向A发送付款通知。在到期付款日,银行平台发送清分指令,扣划指定账户的资金,清分至各持有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持有人账户,如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转让给银行的,直接用于偿还银行的保理融资。
保险行业区块链标准化建设启动
保险行业区块链技术标准化建设已经正式启动,百余家行业机构报名参与标准制定。
12月27日,“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启动暨区块链保险应用白皮书发布仪式”在上海保交所举行,这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
针对当前区块链规模化运用中存在标准和应用规范缺失、应用模式分散等问题,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和保险行业机构,共同开展“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技术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已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再集团、太保集团、泰康保险集团等百余家行业机构报名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
当天会议上,保险风控区块链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安达财险、三井住友、史带财险、安盛保险、阳光财险、华泰财险、永诚财险、都邦财险和华安财险等14家保险机构正式宣布加入该联盟链平台。
保险风控区块链平台以旅行保险领域存在的保险欺诈行为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在保险承保阶段发现重复投保行为,为机构提供更多维度的保险风控信息。
第三方服务商崛起
第三方IT服务商恒生电子目前在区块链上的业务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
“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11家头部银行及4家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的贸易金融生态圈区块链项目。此平台已完整实现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上链,其现有区块链底层就完全由恒生提供服务。
恒生电子区块链运营总监任珊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区块链上的投入,我们的布局可能会随着客户进一步的需求和场景落地,会完善和更新。总的来看,现在在金融领域已经做的存证、信息披露、资产的数字化交易以及供应链金融、投融资几个方向已有比较好的实例。”
任珊表示,有些中小金融机构是因为自己研发能力不足才去找第三方,但也有很多金融机构,比如一些头部银行的研发机构IT能力也非常强大,甚至有几万人团队。“头部银行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人?是因为他们原来的产品和原来的研究基础不会完全抛弃,要复用或者有个性化开发,这也是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和他们要持续发展的根本。”
数秦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高航12月31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他及核心团队自2013年起研究区块链,现已实现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保险和证券等不同金融子行业落地。
数秦科技为中国保信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保险大数据可信流通和管理工具,为杭州银行的线上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存证,为国泰君安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存证服务系统,为兴业证券建设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共同维护共享账本下业务定制与数据保护分离。
券商应用集中在ABS、存证等领域
目前券商主要在ABS、存证、资管产品以及集合理财等业务上运用区块链技术。
广发证券2019年年报中披露,公司改进自主研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BS可信云系统,用于监控CMBS商业物业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运行情况,消除了管理人资产监控盲区。
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善证券交易中的清算和交收环节,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来提升效率;同时,在一些需要证明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场景中,区块链技术也很有用。
国泰君安曾发行国内首单以券商两融债权为基础资产的ABS,利用区块链从信息披露、风险管控、事后追责三个方面实现监管体系建设。
证券行业有很多的场景可以与区块链结合,例如ABS上区块链可以解决底层资产上信任度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中介机构过多、流程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高航说。
2019年1月,基于FISCO BCOS,深证通联合国泰君安、太平洋保险、微众银行等发起存证服务,这是券商首家落地该服务的区块链应用平台。
总的来说,券商机构对新技术的运用相当谨慎,目前目前国内基金公司较少介入区块链。
在各个行业的人士看来,区块链作为开源技术其实技术壁垒并不高,但区块链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新思维方式,因此把新理念、新商业模式和实际产业相结合是最重要的。而现在很多应用场景可能并不需要区块链,有些更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
不能认为区块链就是解决万事万物的,区块链和现有的系统、成熟技术结合,可能更有利于整体方案的落地,任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