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提中国动画工业,《大鱼海棠》争议和工业无关
(原标题:别提中国动画工业,《大鱼・海棠》引发争议的原因根本和工业无关)
7月8 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全国上映。一个知乎ID叫做“鸟川芥”的人去看了午夜场。他原本打算拍摄片尾字幕留念。因为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曾经是这部电影制作公司“彼岸天”的员工,电影有十几秒是他画的。
最后他没这么做。
他在知乎上写道:“可惜,费尽千辛万苦整合的好资源投给了一个烂剧本。”
倘若只看票房成绩,《大鱼・海棠》表现相当不俗。根据猫眼票房统计,上映首日,《大鱼・海棠》票房达到 7362 万,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上座率也为同档期电影第一位。首周票房最终为 2.3 亿,仅次于《功夫熊猫 3》,在内地上映的动画电影里排名第二。
但影片的口碑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部目前在豆瓣评分为 6.6 分的电影不止引发了讨论,还引发了相当多人的怨怼。在豆瓣关于这部电影的问题讨论里,一个“为什么你们要对大鱼海棠如此苛刻”的提问得到了超过 60 条回答――它们大致代表了各大社交网站里几类主流的批评:针对所谓国产动画的“情怀炒作”、主人公设定和剧情的世界观令人失望,以及关于所谓“12 年心血”本身的争议。
而该片导演梁旋在回应这些批评时表示:“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绿茶婊的故事,也有人觉得这是备胎传奇的故事,还有人说是狗血三角恋。但我和张春不这么认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没想过拍成爱情故事。”
要来解释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这可能和梁旋、张春的心理准备并不相符。在电影上映之前,《好奇心日报》采访了两位核心创作人,他们几乎没有表现出对剧本本身的犹豫,倒是在谈及制作的时候,梁旋表示,“毕竟技术上面,我们没有那么多资金和时间来做到更细致”。
然而无论褒贬,几乎没有人质疑配乐和画面制作。无论是梁旋、张春,还是“彼岸天”的投资方光线,可能都想过要如何回应“一部花了 12 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会是什么样”,毕竟在电影上映之前,外界对于这个问题最核心的讨论就是它耗费的时长和曲折的制作过程。但现在的局面出人意料:精致的画面和配乐并未能弥补人们对于单薄剧情的失望。
正如“鸟川芥”在知乎帖子里写的另一句话,“一部让期待它的人尴尬的影片。一部精致华丽的烂片。”
《大鱼・海棠》的十二年
2004
梁旋和张春制作 Flash 动画《大・海》
2005
梁旋和张春退学,创办彼岸天
2007
获得联创策源 25 万美元投资
2008
宣布制作《大鱼・海棠》电影,并开始制作样片
2009
完成样片并参赛
2010
样片片段流出,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大鱼・海棠》
2011
彼岸天转型做网络游戏,以失败告终
2012
张春离开彼岸天,之后返回
2013
发起众筹,获得光线投资
2013 年底
韩国制作公司 Studio Mir 加入,吉田洁作为音乐制作方加入
随后电影开始中期制作
2015
此前发布的“十年一诺”微博被宣称是一个误会,惹众怒
2016 年
7 月 8 日,电影正式上映
《大鱼・海棠》最为人指摘的部分在“12 年”。这个时间概念甚至感染了很多并没有追随它的动向的观众,无形中也放大了对电影的预期。
“12 年”的界定来源于梁旋和张春发布一部名为《大・海》的 Flash 动画的日期。2004 年,当时还在清华大学就读的梁旋和张春参加 263 举办的一个电邮商业广告比赛,动画广受好评,两人于翌年退学,创办彼岸天文化。退学后的头三年,梁旋和张春都在以接商业动画广告的方式“养活自己”,他们经营一个叫做 BOBO& TOTO 的萌系品牌,但是并不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件事上。
2008 年,彼岸天拿到联创策源的投资,开始制作《大鱼・海棠》的样片,也正是在那时候,彼岸天正式宣布《大鱼・海棠》要制作成全长电影。
然而,短片和真正的电影长片完全是两回事情。梁旋和张春根据得到的经验,推算 90 分钟长片制作将花费 500 万美元,3000 万人民币。2010 年,上海文广和优扬传媒(投资喜羊羊的公司)一度有意愿投资。但是双方谈得并不顺利,因为上海文广希望梁旋和张春考虑低龄化的口味。当时,《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剧集在各地电视台已经播出了 4 年多。2009 年开始,《牛气冲天》和《虎虎生威》两部大电影分别取得了 9000 万和 1.3 亿票房的成绩。谈了一年之后,随着上海文化的改制,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当时,几乎所有“成人向”追求的动画团队,都面临着融资的难题。《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曾表示,在筹拍这部电影的 8 年中,一半时间是在找投资,屡屡失败。而《龙之谷:破晓奇兵》(2014 年上映,票房 5740 万)的执行导演高嵩也曾说过:“早期的动画人几乎都是靠打工,接商业短片来养活自己梦想的。那时候很多动画人都不拿工资,赚的钱再反哺动画电影上。”
可能相比其他人,《大鱼・海棠》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顺利很多――因为已经得到了普通观众的关注。2013 年 8 月,梁旋在“点名时间”上为《大鱼・海棠》项目发起众筹,最终募集到了 158 万的资金,打破了当时的众筹纪录。很多投资人因此注意到了这个项目,并向彼岸天伸出了橄榄枝。
彼岸天最终选择了光线,并在此之前与联创策源解除了合约。
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大鱼・海棠》总制片人易巧认为对“彼岸天”的投资代表了当时光线进入动画电影产业的决心。这家公司决定不做低成本动画,但是也不会涉足无法估算预算的三维动画制作,因此,当时在市场小有名气的《大鱼・海棠》成为了相对理想的投资对象。
光线希望在真人电影之外创造新的盈利点。2013 年 4 月份,《疯狂原始人》收获接近 4 亿票房。而在更早的 2011 年,《功夫熊猫 2》的票房已经超过 6 亿。动画看起来值得尝试。
这桩交易的投资额为 3000 万元,电影的制作时间从 2013 年下半年开始,资金全部来自光线。也就是说,虽然有“12 年”的口号,《大鱼・海棠》实际的制作时间为 3 年――按照行业内制作一部动画电影的平均时间来看,这算不得“漫长”。在欧美和日本,一部动画电影的平均制作市场为 3 至 5 年不等。
如果把《大鱼・海棠》因为制作团队不成熟耗费的筹备时间折算在内,这就更是一个“并不漫长”的制作期了――从制作的角度而言,它遵循了动画工业最常规的分工合作流程,前期创意自行制作,中期制作外包,音乐制作环节外包。
《大鱼・海棠》的错误之一在于,它在宣传自己的时候过分强调了时间。
几乎每次采访,梁旋总会强调,这个故事源于他的一个梦。而在《大鱼・海棠》的宣传中,几乎也总是不离“梦想”和“情怀”。梦想在这里有多层涵义,首先这是梁旋和张春二人花了很久――十二年,按照宣传口径――才完成的作品,“梦想”意味着这是工匠打磨的精品;其次,按照梁旋之前的说法,中国动画已经有三十年没出过好作品了,《大鱼・海棠》因此寄托着整个中国动画的梦想。这个梦,做了十二年,在官方海报上也印着“赴你十二年之约”几个字。
事实上,时间一度是彼岸天最无法确定的事情。
“2007、2008 年拿到第一笔钱,我们去做了 20 分钟的制作,就计算说,片子还剩下七八十分钟,80 分钟左右。这个工作量,我们大概估计一下就需要两年时间制作完成。但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说你发行档期是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档期?那时候发行档期没定。还有,我们后期是不是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张春对《好奇心日报》说。
光线的作用是帮助协调制作周期。“我觉得应该我们控制住的是前期,因为前期对一个动画片来说是最最重要的,比如说剧本、美术、人设、分镜头,这些对于一个动画片来说才是灵魂,对于中期其实只要找到还不错的团队,经过不断的修改,都能完成这个。所以当时我们达成的默契就是前期都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中期往外包来制作。”易巧说。
按照梁旋的说法,剧本初稿在 2009 年已经完成,之后多次反复修改,“因为改剧本这件事情是无止境的,永远可以更好”。然而,易巧对《好奇心日报》的说法却与导演有出入。
易巧认为,在 2013 年光线投资的时候,《大鱼・海棠》还并没有剧本,只是“觉得他们有审美,而且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
包括剧本在内的前期制作决定了动画制作的整体进度。梁旋和张春对《好奇心日报》强调,前期和中期“是叠加进行的”,但 2013 年年底,中期正式开始,这也是确定由吉田洁来配乐的时间。但在整个过程中,剧本还在不断进行细节上的修改,最终于 2014 年年中完成。在外界未经证实的传言中,因为流程混乱、制作返工,《大鱼・海棠》的制作一度延期。对于这个说法,梁旋和张春否认了因为前期筹备不足推翻重来的情况,因为“预算和人力不允许发生这样的情况”。
不过,决定制作长片之后,20 个人的彼岸天的确面临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因此他们在光线的投资确定之后随即开始招聘。从 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彼岸天一直在招人,涉及到各个岗位。“当然最后其实没有招到理想的人,我是说剧本。中期那些制作人才我们也是一直非常紧缺的,中国是中间制作人才有断层的。就是原画部分。一般在国外,日本那边一个原画师,你要坐到他那个位置起码得 10 年以上。”梁旋和张春都反复强调了人才匮乏。
为了追求中期外包制作团队的“性价比”,彼岸天花了不少时间,涉猎范围涉及中国内地、日本和韩国,最终确定由韩国的 Studio Mir 接手,并于 2015 年年底完成。这家工作室曾负责美国 Nickelodeon 电视频道《降世神通》的动画,也曾和梦工厂合作制作动画剧集。
正是在 2015 年,《大鱼・海棠》出现了让所有等待者最无法忍受的事情。
2014 年底,微博上出现了一张海报,并配以文案:“2015.11.11。十年一诺。”这正是 Studio Mir 进行中期制作的时间,自然不会有任何上映的可能。
在采访时,易巧强调这是一个误会:“只是说 11 月 11 日我们肯定要有一个动作,当时导演他们想的是至少在那个时候要发一个,可能是想要在那个时候定档,发一个物料出来,就做了这样一个约定。”
梁旋对此的评价是:“这个是我们不谨慎了,如果我们谨慎一些的话,不应该这样去处理这个事情,还是要换一种方式跟大家讲。”
但粉丝显然认为,他们受了彼岸天的愚弄。2015 年 11 月之后一段时间,社交网络里集中出现各种质疑《大鱼・海棠》团队诚信和工作效率的帖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知乎那个“如何看待《大鱼・海棠》的跳票?”
2016 年 4 月 18 日,光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鱼・海棠》将于 7 月 8 日上映。这是团队第一次正式公布档期。当然,他们也并未违约。
如果仅从工业制作的角度来看,彼岸天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不算熟练的动画制作团队能够遇到的所有问题:对外包制作团队的把控能力、人才的吸引力、流程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项目信息的宣传控制能力。
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些问题几乎都算是解决了。观众感慨于画面的精美,配乐的动人,甚至一部分配音也可圈可点。但有个巨大的缺陷:它宣扬的情怀和呈现的故事并不匹配。
梁旋反复强调,《大鱼・海棠》来自自己的一个梦,甚至片头厂标都明确打出口号:欢迎来到我们的梦。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梦让很多人失望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画编剧对《好奇心日报》指出,故事存在诸多问题:人物性格错乱,行为动机牵强,叙事结构松散,故事缺乏共情。按照这位编剧的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制作周期过长,变数太多,导致最终故事散乱,甚至有些过时。
“过时”或许是个中肯的说法――现如今,很多人都不会再被这种一意孤行的情感感动了,它让人感到尴尬。
尽管梁旋回避了“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说法,但他无法回避关于女主角人格设定的问题。影片中,女主角显得任性而“缺乏大局观”。在豆瓣影评排名第一的帖子里,ID 为“有意识的贱民”的网友挤兑这部电影是他“至今看过的最伟大的爱情”,并列出了“爱一个人,就是愿意为了他与天下人为敌,哪怕是全村的人都因爱人而死,也在所不惜”等至少 5 条难以苟同的理由。这个帖子得到了 6552 个“有用”,1948 个“没用”和 1380 条回复。
梁旋似乎并不认为自己的剧本有问题,他说:“这个故事可以很深,可以很浅,看你是什么样的年龄层,你的阅历是怎样,就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大鱼・海棠》的剧本初稿由张春撰写。按照梁旋和张春的说法,光线给予制作团队极大的自由。而易巧也表示,包括光线老板王长田在内,光线的作用只是反复参与了剧本的讨论。他们相信自己最初投资时的判断,“我们觉得这些东西是奇特的,而且是非常中国的,是我们真人片无法做到的东西。”
光线投资了整个彼岸天工作室,并非《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大圣归来》成名之后,光线也迅速投资了该片导演田晓鹏成立的公司,以 2000 万元的投资额占比 20%。2015 年 10 月,光线传媒宣布成立动漫集团“彩条屋影业”――它们显然很在乎《大鱼・海棠》的成功与否,但是,也不会仅仅只在乎这一部动画电影。
“我不觉得《大圣归来》的成功就是整个市场的成功,那是田小鹏的成功,那是《大圣》的成功,对于其他人来说,我反而觉得什么呢?危机更大了,第一大家的欣赏水平提得更高了,标准也更高了……第二个也容易带来假象,不是每个片子都能九个亿……说《大鱼》今天能不能接住《大圣》这一棒,如果说接不住,那《大圣》可能会成为一个特例,那对于观众来说就可能形成一种心理,就是国产电影还是不行……那我觉得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就是观众不在乎你,不期待你。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接下来两三年需要有这样高的片子,能一年一年接得上去,至少有那么一部,但是我觉得有一部都不容易。”易巧对《好奇心日报》说。
这是个公允的说法。不过,《大鱼・海棠》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所谓的“国产电影还是不行”,和动画电影工业的成熟与否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引发的争议根本和工业无关,而是关乎讲故事的人对这个世界,以及对于人性本身的看法。
另一个问题则几乎浓缩了中国电影本身的尴尬处境:这个口碑乃至故事本身极具争议,票房收入却名列前茅的电影,到底算不算“接住了这一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