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音乐创作助手:个性化标签突出 机遇挑战并存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原标题:AI成音乐创作助手:个性化标签突出 机遇挑战并存)

AI成音乐创作助手:个性化标签突出 机遇挑战并存

你会创作AI曲目吗?

很长一段时间内,公众的思维里常会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很难发挥作用,因为艺术所需的创造力来源于人脑,需要非凡的感悟力和难以用算法描述的灵感。每一位艺术家眼中看到的世界各有不同,勾勒出的艺术世界更是千人千面。评价艺术作品的尺度依靠人的主观判断,由此也更难确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量指标。对于机器学习来说,这无疑有着极大难度。

《蓝色多瑙河》《悲怆奏鸣曲》《哥德堡变奏曲》……一代代杰出的音乐家给世人带来极致的音乐享受,而机器真的可以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实现艺术创作和精妙表达吗?

现在,事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对于那些认为人工智能很难突破艺术创作壁垒的人来说,是时候再一次擦亮双眼,迎接新的震撼了。

创作出一支别具一格的AI曲目,究竟需要经历哪些繁杂过程?以深圳交响乐团演奏的全球首部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为例,从团队决定以AI形式创作到正式演奏,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团队搭建了包含歌曲库、创作规则库、歌词素材库、音乐评论库、人声声源库和乐器声源库在内的六大数据库,囊括了百万量级的作曲素材。其中70万余首乐曲被运用到这首AI交响变奏曲的创作中,以进行结构化训练,作品题材类别多样,将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极致。

个性化标签突出

在知名乐评人王纪宴看来,这首AI创作的曲子清新自然,渲染出引人入胜的氛围。当《我和我的祖国》旋律飞扬,多种乐器共同响起,历史感与欢快昂扬的曲风交织,让人耳目一新。

通俗来说,“不按套路出牌”可以说是AI音乐的一大特点。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若是由作曲家来创作,逻辑会更严谨,但人工智能依靠自己的独特思路,给听众带来“意料之外”的音乐体验。对于一种崭新的音乐创作方式来说,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堪称一个新起点。

时间倒推,人工智能音乐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概念。早在2016年,索尼公司就曾开发出一款名为Flow Machines的软件,创作出一支具有披头士乐队风格的乐曲。去年,人工智能作曲家Aiva也曾发布过一张名为《艾娲》的中国音乐专辑,专辑名字灵感正是源于中国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神话,Aiva同样是通过大量学习作曲家作品来实现自己的“创作”。

不久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记者对一支关注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的参赛团队印象颇深。学生们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演唱者“跑调”的音乐轨迹,为其量身定做一支属于自己的歌曲。

有了AI助力,哪怕张嘴跑调,AI也能围绕着跑调歌声写出一支具备悦耳旋律搭配的“新歌”。想象一下,从娱乐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技术算得上是不少“乐盲”的“福音”。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人工智能创作音乐的独特之处显而易见,在未来,这种创作手段会为整个音乐界带来哪些影响?有人担心,这种创作方式是否会影响到传统音乐制作人的“饭碗”、带来新的挑战?

其实,这种担心为时尚早。AI音乐更多的是推动了音乐创作个性化变革,通过发挥自己不受拘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完全取材于海量歌曲,AI音乐创作自出生之日起,便有“个性化”的先天优势,与此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曲调抄袭的问题。在背后,提供海量素材来让AI学习的都是人,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也是人。至少在现阶段,过分担心“饭碗”并无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AI创造音乐实质上赋予了更多普通民众成为音乐创作者的能力,AI通过算法学习和“实战”训练来学习如何写歌,非音乐工作者也可以借助这种技术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曲子,这些都是不难实现的。

当然,对于AI音乐的警惕,与其它领域关于人工智能过度模仿的担忧大致相同。一方面,AI程序构建上容易受个人偏见左右;另一方面,如果极度复杂的算法被滥用在其它领域,AI到底会做出怎样的决策?

立足音乐创作的角度,AI音乐创作的确能弥补一些人类创作的不足,不妨将其发展为“得力助手”,但要紧绷“不滥用”这根弦。毕竟,技术的开关尚在我们手中,如何用好还得看人类自己。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