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满分作文生成器来了!分分钟批量完成「生活在XX上」,哲学文学物理各种领域任选)
金磊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QbitAI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就在最近,浙江省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钦点的满分作文火了:
但也备受争议――嚆矢、滥觞、祓魅、��直、振翮――明明都是汉字,组合在一起都看不懂,加上海德格尔、卡尔维诺,更是让诸多网友高呼学不了、学不了。
然而,现在有了简单、粗暴,人人都能上手的方法。
比如写一篇文学逼格方向:
又比如计算机学科方向:
当然,或许你也会说,这是不是都得需要相关方向的高深造诣才行呀?
不不不。
你只需要这个“满分作文生成器”。
满分作文生成器:都是套路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走的是哲学流派,那么如果我是研究语言学的呢?
没关系,生成器一样搞定。
选择「文学」类别,系统自动生成学科的代表人物、关联学科、学科流行的派别和思想、专业术语等等。
然后,就能自动生成一篇同样风格的满分作文:
谈「欲望机器」,却丝毫没有粗鄙下流之言,处处体现作者广博深厚的文学积累,和严肃深邃的沉思,满分!
不光是人文学科,理工科主题,照样能写出满分作文,比如计算机科学:
生成的文章有板有眼,在追求计算机科学意义的道路上,还操心着数学与哲学的对接?感觉是一个文理全才了,没理由不给满分:
同理,这个生成器毫无压力的应对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等。
等一下,怎么还有入关学???
曹大佐和山高县应该感到欣慰,至少在「高考满分作文」里,入关学是和计算机物理学平起平坐的正规学科了。
「模板套用」比「生成」更准确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个所谓满分作文生成,并不涉及使用AI算法模型去真正「生成」一篇文章。
而是简单的将原来那篇浙江满分作文中关键位置的词语扣掉,直接形成一个模板,再根据新的关键词,一一对应位置填进去。
而且,关键词的种类也很有限,每个学科下只提供了1-2套,想要更丰富需要自己手动输入。
改动关键词,就能得到另外一版套用的「满分作文」,比如:
生成的结果是:
可以看出,这个套模板的生成工具比较机械和生硬,但不妨各位拿来逗乐解闷。
开发者说后续计划让关键词库变得更加丰富,也让模板本身形式更多变,不再只局限于那一篇浙江满分作文。
如果用GPT-2来生成高考作文会如何?
起码它知道海德格尔是谁,也能编出一段绕口又看似包含哲学的话。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描述着世界的本质,但是都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模式就如两个量词,脱离语言只能分别单独对立两个思维模式,而其中一个是语言的,另一个是非语言的。两个思维模式的观点都是相同的,但形而上学的描述也就是形而上学本身不是其它的真理。形而上学的实在性,不能通过任何形而上学模型去验证,它只是一种语言表达,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哪些大多数网友看懂不的晦涩难懂的辞藻,例如――嚆矢,我们把它输入了GPT-2,想看看AI会怎样。
然后,它崩了!
果然还是套用模板靠谱。
如何用AI写一篇能看懂的作文
对于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本身,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不说人话」。
而这个「满分作文生成器」,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这篇作文套模板。
那么,如果以《生活在树上》这个题目展开,作文「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什么样呢?
用之前特别火的AI「狗屁不通生成器」,效果也是别具一格。
文章开头处,「狗屁不通生成器」直接抛出了观点:
对我个人而言,生活在树上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改变我的人生。
而后,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还饶有逻辑的围绕题目提出:
关键是生活在树上需要如何写。
生活在树上,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要清楚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狗屁不通生成器」还引经据典。
这些名人名言汇总起来,大概就是「挑战与困难」、「提升自我」、「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虽然通篇看来,生成器所写的文章,在语言逻辑等方面确实有点「狗屁不通」,但起码做到了能看懂。
再把上述的几个要点串起来,大概就能知道《生活在树上》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了。
有网友(夸张)对「狗屁不通生成器」的作文点评道:
逻辑严谨,满分!
有网友顿悟:
突然明白了为啥像生成器文章,因为这篇东西和生成器文章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为了用词把文章填满。
这些延展开来的热议,实际上不全是吐槽那篇不说人话的高考满分作文。
更多网友指向的,是类似「机器一样」的作文,究竟有什么意义……而且何德何能,可以被阅卷大组长力排众议给出满分,成为“标杆”对外宣传?
当然,如果这种「风向」受到鼓励,那现在程序员们也提供了破解之道。
你想写什么领域的「满分作文」,现在就可以用这个生成器试一试啦。
欢迎分享你的上手成果哦~
参考链接:
http://beautyyu.top/full-mark-composition-generato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753879/answer/13866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