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硬件设备是大佬的天下 VR内容是创业者的春天
(原标题:VR硬件设备是大佬的天下,VR内容是创业者的春天)
硬件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对VR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变得更理性后,资本开始冷却,VR行业的洗牌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事实上,表面风光无限的国内硬件创业公司销量并不是那么理想,产品的质量也让大量消费者体验不佳。在资本和市场驱动下,一大批靠融资做VR硬件的创业公司诸如3glasses、暴风魔镜、大朋VR、奥图科技等将活不过这个寒冬。VR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VR硬件设备是大佬的天下,VR内容是创业者的春天。
一起温习基本概念和现状
企业大佬,可定义为业务多样、体量庞大的上市公司;而初创公司顾名思义是刚刚成立,且没有足够资金以及资源的各类企业。从定义上便可看出大佬公司和初创企业的优缺点对比明显。大佬公司拥有资源、技术、资金、人才,但是在新的领域可能会有所限制,进入时间慢;小的创业公司各项资源缺乏,但是可以利用专门的优势非常迅速地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目前在硬件市场上,国际大厂的Oculus rift、HTC Vive和Sony Morpheuse三足鼎立,手机品牌商也在布局VR如小米VR、华为VR、三星Gear VR,除此以外,国内还有一些硬件创业公司,如蚁视VR做游戏头盔,Nibiru做游戏外设,诺亦腾做游戏外设,乐客VR做游戏外设。
据今年7月数据统计,目前VR领域存在200家左右的VR创业公司,排名前100名VR创业公司中,有34家是硬件公司,其他是内容公司,涉及领域包括游戏、影视、拍摄等。硬件市场PC端的“白富美”是HTC VIVE,移动端是Gear VR,这是国内内容创业公司的硬件首选。今年下半年,这34家硬件创业公司将面临残酷的生存挑战。
VR硬件为什么只适合大佬做?
关于这个问题,以下公司有话要说........
【脑穿越】
内容创业公司脑穿越技术有限公司,专为手机用户提供VR内容一站式体验的内容聚合平台,其创始人黄庄在一次采访中说过:
首先,除非创业团队拥有很强的渠道资源或是核心的专利技术,否则贸然投入硬件领域很难成功。而且做硬件需要对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进行整合,对供应链(屏幕、内存、芯片、制造厂商以及库存销售)和资金链都有着很大的挑战,而且更可怕的是硬件成为一个标准了之后,很容易被所谓的大厂“清洗”;
第二,内容匮乏是目前制约VR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内容才是最后驱动整个VR产业的核心,是能够让消费者真正去拥抱VR的原动力。只有内容足够丰富和优秀才能刺激消费者对VR设备的购买欲望。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脑穿越开始制定专注VR内容生产的战略目标,而不是去做硬件产品。
【我的天】
VR与AR一直都是分不开的,国内AR图片社交创业公司北京我的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德辉告诉亿欧记者,
首先,从硬件的角度,整个周期太长,小的创业公司去搞硬件就是寻死,硬件研发基本是大公司的事情,除非拥有尖端的不可替代的技术,否则很难;
其次,硬件售卖拼差价和供应链,创业公司纯粹做硬件的下场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很难把市场做大,唯有拥有用户才容易变大。
【映墨科技】
国内专业从事虚拟现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杭州映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震告诉亿欧记者,
首先,硬件对供应链、资源渠道整合等要求很高,普通创业公司确实很难推动;
其次,VR内容可以百花齐放,而且19年后内容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快过设备的增长速度。VR内容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方向。
大佬公司在资源渠道、专利技术、产业链、资金、周期耗费等方面的优势是积累已久、短期内难以替代的,这些构成了他们展开硬件研发的优势条件。
VR内容为什么适合创业者去做?
在创业者对VR硬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之后,VR内容创业呈现内容明晰化。
当前,内容创业的领域包括最热的游戏、影视、直播,其次还有医疗、旅游、房产、汽车社交、儿童等。各行各业拥有自身特长的个人或小公司,开始组建团队,走上VR内容之路。
【威瑞影业】
“VR+IP”的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尤其对很多擅长讲故事的影业公司而言。影视内容创业公司威瑞影业CEO董瑷珲告诉亿欧记者,硬件是大厂商来玩的事情,大公司更看重硬件,小公司不管是从融资还是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内容之路会更顺畅。
另外,内容市场的需求远远比硬件市场大,而且更多元化,甚至有一些巨头无法进入的小的应用领域和小的内容创作领域,小公司可以承担。
【眼界科技】
眼界科技公司的定位经历了由硬件向内容的转变,主要业务包括线下体验店和To B的内容定制,这其中有较好的盈利模式,小公司需要迅速盈利,不应该在薄利的硬件设备上消耗太多精力和资金去研发。
其VR首席研究员傅李程告诉亿欧记者,创业不是靠一腔情怀和激情就可以上马,理性的做法终究是认清自己是谁,自己手里掌握了多少资源,自己的团队可以整合多大的资源优势。所以大佬也好,小团队小公司也好,本质都是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去整合变现。这样就不难理解他们各有各的发展思路和布局规模。小公司做内容可以说船小好调头,但是如果无法打破同质化的诅咒,最终也会沦为小工作室,靠接外包和小单苟且生存。终究干的是搬砖的苦力活,给别人的品牌打工。
【玖的VR】
记者在采访玖的VR的时候,体验的硬件设备也多是来自HTC Vive,玖的除了自备团队打造精品内容外,还大力地引进优秀CP的内容作品,终究成为了一个渠道商和内容商。
梁应滔表示任何的大佬都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在某些机遇下,任何小公司都有可能变成大佬。大佬资本雄厚,不会急于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而且大佬做一个东西输不起,输了没面子,小公司不怕,可以不断尝试。
从上述创业公司的现状以及创始人的观点,可以看出,限于硬件研发的技术壁垒、资金短缺、盈利不佳、供应链不完整、周期太长等原因,创业公司着实应该选择在内容领域找到自己的春天。
硬件巨头也并没有选择自己做内容
巨头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应用领域是巨头不愿意进入或者很难有机会的领域,需要在垂直行业有经验的创业者,大公司习惯做平台,很难做好;内容型的创业者,大公司会有扶持。
HTC是大多数开发团队愿意选择的开发平台,原因在于Vive的一系列举动:开发者大赛、VR孵化器计划、VR联盟、VR投资等,在VR内容上大手笔投入。相反,对于内容,Rift则毫无反应,PSVR对开发者的扶持计划没有Vive给力。
手机大佬公司或许更适合引爆VR硬件消费级市场
从硬件发展趋势来讲,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出货量居高不下,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同时谷歌适时推出了Daydream平台,其所发展的方向light mobile VR是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
此外,国内外的手机品牌商们都在涉足VR业务,倾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有理由相信,VR时代爆发的第一阶段,将开始于手机入口的普及。
VR在手机端使用
随着VR产业链条逐渐完整,巨头公司根据已有产业链进行VR消费级别布局,对于To C业务来说,屏幕是关键。在屏幕领域,电脑的使用场景受限,所以手机将作为影视和游戏的VR入口。
在可预见的未来,因VR需求的推动,手机的性能将往前迈一大步。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作为游戏和影音应用场景的用户习惯已经形成,手机VR应用入口也将势在必行。
在VR消费级产品普及的过程中,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手机性能跟不上,另一个是VR设备本身性能未足够的优化。
VR硬件会成为新的娱乐硬件,手机对优质影视内容和优质游戏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大,因此,以手机作为屏幕入口做内容孵化器和内容投资(VIVE X工作室)会成为趋势,如此相反,有内容优势的上市公司也会希望分一杯羹,反扑上游的VR硬件,可能是以投资的形式。
在现有的手机行业大佬,如苹果、联想、TCL、HTC、华为、小米、三星、Vivo、Oppo、魅族等,已经推出或者正在筹备VR硬件产品之际,未来移动端的VR用户或将继续掌握在他们手中。而创业公司打开VR的正确方式仍然是在内容领域引起大佬的注意,寻求合作和支持,或者迅速成长为新一代大佬,或者被大佬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