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为啥突然爱看中国科幻? 读懂中国的钥匙?
(原标题:外国人为啥突然爱看中国科幻?)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强力静 张漫子
“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这已是中国科幻作家第二次摘得这一奖项,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幻的国际能见度和知名度。
分析人士认为,短短一年,从长篇到中篇,从男作家到女作家,从“60后”到“80后”,中国科幻正站上世界文坛。
《北京折叠》属“软科幻”:小说是现实的推演
郝景芳创作的《北京折叠》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部“软科幻”,故事探讨了城市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性,以警示未来。她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可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却又“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日常,记叙现实的人情悲暖。
作为科幻界的新星,她2006年开始从事写作。在书迷们看来,有现实痕迹的科幻小说,是郝景芳与众不同的科幻写作方式。
郝景芳获奖后说,自己的获奖有助于科幻在国内继续慢慢变热;未来的创作计划之一是把《北京折叠》这个故事写完,按照一开始的想法,变成一个长篇。
外国读者爱上中国科幻:读懂中国的一把新钥匙
在郝景芳获颁雨果奖的当天,太平洋西岸的上海书展上,《三体》三部曲全套英文版宣布出版。近千“粉丝”在书展现场排起长队,等候作者刘慈欣签名。
“去年《三体》获雨果奖后,可以感受到,在国际科幻界,中国文化、中国科幻的存在感逐步提高了,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崛起也有着一定关联。”十多年来一路推动《三体》系列问世的《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说。
《三体》英文版自2014年11月上市,至2016年6月底,全球累计发行量超过16万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提到了这部中国科幻,并给予较高评价。
外国人为什么突然爱看中国科幻?刘慈欣说,科幻文学正在、也应当成为外部世界读懂中国的一把新钥匙。
姚海军认为,一方面,《三体》系列的翻译通过专业化的渠道推进,为中国科幻与西方世界建立起桥梁;而更重要的是,从《三体》中,一些美国读者试图推测未来中国的图景,这就好像“解密”中国一样。
科幻不仅是文学:我国科幻产业链亟待完善
《三体》已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可以想见,《北京折叠》也将受到其他艺术门类的青睐。然而刘慈欣坦言,中国的科幻产业仍在一个初级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比,亟待建立工业化的体系。
仅以电影为例,中国的电影年票房已超过440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却仍未出现如《盗梦空间》《星际迷航》《火星救援》等现象级科幻电影。
据国内科技文化品牌“未来事务管理局”调查,中国科幻的产业化规模依然较小,读者叫得出名字的作家、写手还只有约30人,核心层的职业科幻作家不到10人,可以从事科幻编剧、制片、项目管理的资深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刘慈欣说,先要有生产规模、制作标准,才能让更多人才和作品冒出来。“如果核心层的科幻作家用十个指头就能数完,这就明显匮乏了,我们在看到中国科幻的‘增长’同时,也要看到短板。”
“对中国科幻而言,今天迎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刘慈欣说,中国人连续取得奖项本身有偶然性,也包含必然;中国科幻文学产业化的时代开启了。
让科幻界感动欣慰的是,近年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FAST射电望远镜项目、量子通信与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一系列基础物理研究领域的新名词、新实践正在刷新中国人对科技的认知,这也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有望站在世界更前沿的知识储备保障。
(据新华社上海8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