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互联网企业陷烧钱漩涡 泡沫顶点将至
(原标题:英媒:中国互联网企业陷入烧钱漩涡 泡沫顶点或到来)
很多互联网公司希望能够在它们把钱花光之前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停业。
英媒称,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烧钱变成了一种令人担忧的时尚,很多此类公司开始向使用其服务的客户支付高额补贴,希望能够在它们把钱花光之前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停业。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0日发表题为《烧人民币的网络公司》的报道称,作为一家初创企业,一猫汽车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在线汽车销售平台,它的营销战略完全以赔钱为基础。最近的一则广告称:“烧投资人的钱,博买车人的心。”
优步公司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今年早些时候吹嘘说,这个即时用车软件的中国分公司一年赔钱超过10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而支付的补贴。中国本土打车应用程序滴滴快的在若干城市正对优步发动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优步公司的竞争对手明确表示,它们花的钱不会比优步少。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去年9月称,如果没有烧钱就不会有今天的滴滴。该公司董事长程维称,该公司去年为了他所说的“市场培育”花费了40亿美元。
另一个叫车应用程序易到用车的高管们上个月称,他们陷于一个“烧钱漩涡”。该公司总裁周航前不久说,他们为今年准备了至少30亿到50亿元人民币的“弹药”。
“烧钱”可能听起来并不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但这些年轻的企业认为,为了打造品牌并达到竞争所需的规模,向使用其服务的客户支付补贴是必要的。在中国,情况尤其如此,政府坚称中国经济正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主导,这一转变令花钱买中国消费者的目标看起来很具吸引力,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会购买你的商品。
至少一些人抱有这种看法。另一些人称, 烧钱的中国互联网风尚预示着一个互联网泡沫的顶点即将到来。正如硅谷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泡沫期间令投资者相信利润不再重要那样,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对赔钱着了迷。
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说:“很多这样的公司在钱花光时将被人遗忘。”据他估计,每年有多达500亿元正投向旨在通过中国消费者的 智能手机 将他们与出租车、按摩和洗车联系起来的补贴。
但马继华承认, 这些公司几乎别无选择。他说:“在这个市场上,如果你不烧钱,你就无法获得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你将无法获得融资,因此你面对烧钱的竞争对手将没有胜出的机会。”
分析人士称,这种商业模式最终的可行性取决于在补贴停止时会发生什么。然而,补贴必然将会停止。
早在去年,已经有迹象表明,投资者受够了“烧钱”。据信,来自于投资者的压力推动了去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这两个占据支配地位的打车应用程序的合并,但它们的烧钱问题刚刚解决,优步就出现了。
在长江商学院执教的经济学家布里安・维亚尔说,像优步这样的平台依赖众多客户和卖家来实现临界规模,这可以降低成本。但他说,“烧钱”的基本模式更多关乎乐观主义,而非经济学。他说:“很多这样的企业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对成功可能性的认知高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