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机市场真空谁来填补? 国产厂商最受益?
(原标题:三星手机市场真空谁来填补)
尽管三星一再强调国行版Note 7不存在电池爆炸隐患,且在正常销售,但不断发酵的爆炸门事件仍极大影响了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三星手机去年在中国市场总销量超过2200万部,而如今其中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已然成为国产手机集体抢食的对象,华为、小米、乐视等厂商更是纷纷计划推出手机新品。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三星手机危机已演变为国产厂商增长的跳板,但如何在这场抢食战中脱颖而出,关键还在于产品技术创新以及用户体验升级。
千万部市场释放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通信产业资深专家刘启诚直言,三星Note 7的系列爆炸,已经让人们对三星产品质量产生很大质疑,爆炸事件不仅直接影响Note 7的产品销售,还会影响到所有三星手机的销售。
而在当下这个关键时期,影响更大。有从业者指出,不管是苹果、三星,还是华为、小米、乐视等,都喜欢在每年8、9月左右发布手机新品,这并非偶然,原因在于每年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手机市场将步入销售旺季。
IDC数据显示,2015年三星手机全球总出货量为3.25亿部。刘启诚大胆预计,受Note 7爆炸门影响,三星今年全球市场销量会大幅下滑,可能会出现同比下滑5000万部甚至近1亿部。
三星虽然未在中国召回,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Note 7在中国市场不会有太多作为。据赛诺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4G手机总销量为2.91亿部,其中三星销量为2242.5万部。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按照近年来国内手机厂商的发展形势以及惨烈的竞争态势,因为爆炸门,今年三星在中国的下滑比例肯定会大于其他地区。
对于Note 7目前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也向三星方面进行咨询,不过截至发稿对方没有给出回应。但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京城一家位于朝阳区的手机卖场时,销售员的反馈则是:“三星Note手机几乎没人买。”
国产厂商最受益
三星因爆炸门所流失的市场份额,也将被其他竞争对手所瓜分。有业内人士指出,Note 7爆炸门最直接的受益方应该是苹果,三星Note系列与苹果iPhone产品都是主打高端市场,受众群体重合度高,用户直接投奔苹果可能性很大。而事实上,苹果也确实给供应商追加了iPhone 7新订单。
但中国手机厂商可能是最大的受益方,在全球智能手机前十的厂商中,中国企业就有7家,三星部分高端用户会转入苹果阵营,但是更多受影响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和部分高端用户,则会转入国产手机厂商阵营。和三星同为安卓阵营的众多国产手机品牌,如今在很多应用创新方面都已走在了前列,不输三星、LG等跨国企业,欠缺的只是品牌知名度和用户认可度,爆炸门则恰恰给这些厂商提供了一个快速推广的机会。
有产业观察家便指出,三星Note 7原本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偏高端的商务人士,因为爆炸门影响,这些用户可以选择iPhone 7,但像金立M6、华为P9等同样主打中高端、商务人群的产品,也会成为很多用户的又一选择。
为抓住这一机遇,很多国产手机厂商也在计划快速推出新品。日前有消息称,华为Mate 9将于11月8日发布,这一时间要较上一代产品发布提前近20天。小米日前也贴出海报,将于9月27日举办2016年秋季新品发布,也预示着小米新手机的到来。
乐视的反应最为迅速,就在本周三,乐视直接推出旗下全新顶配旗舰新系列Pro,发布单品乐Pro3,依旧采取高配低价的市场策略。产品配备全球首款量产骁龙821处理器,5.5英寸屏幕,4070mAh超大容量电池等,产品售价1799元起。不过,和上一代产品乐2、乐2 Pro1099元、1399元起的定价相比,乐视显然也正借机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三星未来路坎坷
对于三星来说,面对中国手机厂商的集体围攻,今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恐怕会更加艰难。
事实上,三星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原本就一直处于下滑态势,据三星公布的年度可持续性发展报告,三星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分别达到了18%、16%以及15%。具体营收方面,三星2013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40.1万亿韩元,2014年为33万亿韩元,2015年则降至31万亿韩元。其中很大因素正是占据其半壁江山的移动业务营收的下滑。
但刘启诚也提醒国产手机厂商,一定要从三星事件上吸取教训,要注重产品品质,杜绝手机出现这类的质量缺陷。
另外,有产业观察家指出,国产手机厂商一定要加强手机的功能、服务和模式创新,三星苦心经营数十年建立的手机帝国,不会因为这么一次事故就突然倒塌。随着爆炸门事件慢慢淡去,加上三星策略转变,三星未来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届时如果国产手机厂商不能通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留住用户,那么还会重回原点。
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移动总裁冯幸表示,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光有终端还不行,必须要有丰富的IP,还要有精彩的生活服务。硬件配置、硬件性能有多高都是硬件堆砌,只有承载着丰富内容和服务的手机才能让用户得到极致的体验。
北京商报记者 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