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回家的路: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发展纪实
黄 伟 本报记者 付毅飞
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带着在轨工作了30天的两名航天员顺利返回。护佑他们归来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的飞船回收着陆系统。
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是空间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自1958年成立起,508所一直致力于该技术研究,一步步为我国各类航天器铺就一条从太空回家的路。
初探第一步:探空火箭回收
1959年7月10日,508所提出T7M探空火箭研制任务,以此探索液体探空火箭研制的技术途径。同时,这也是我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的启蒙型号。
1960年4月17日,T7M-003探空火箭发射升空,箭体乘降落伞徐徐降落在东海之滨,取得了我国航天器回收着陆历史上的首次成功,毛泽东称赞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随后,1966年发射的两枚T-7A火箭,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批次小狗上天的回收着陆任务。
坚实的第二步:国防装备大型实验数据舱回收
1980年5月18日,在我国首次远程火箭全程试验中,南太平洋成功回收数据舱是意义重大的成功范例。
在我国国防装备大型实验数据舱回收系统研制中,为了摸清有效载荷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需对再入段进行实时测量。当再入速度达到十倍音速甚至更高时,有效载荷与周围空气摩擦产生的温度可达千度以上,会出现“黑障”现象。
在当时遥测方法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须将这阶段的数据先存储在有效载荷的数据舱磁带中,在着地前将数据舱弹出,对其实施减速并回收,然后通过回收磁带的方式获取数据。
508所先后参加了四十余次发射,全部完成回收任务,使我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跨越的第三步:返回式卫星回收
科学实验卫星回收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卫星回收系统,508所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理论分析计算、地面试验和风洞试验验证,解决了降落伞、时间机构、真空润滑等多项关键技术。1976年12月10日,科学实验卫星回收舱的回收任务成功完成,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卫星回收的国家。
2016年4月18日,实践十号卫星安全降落在预定着陆区域,为我国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再添一枚勋章。截至目前,508所完成了我国全部7个型号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研制,参加了25次发射飞行试验,成功率达到100%。
迈上新台阶:载人飞船回收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曙光一号”飞船的酝酿,到80年代“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论证,再到1992年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开始研制,508所对飞船回收着陆系统进行了数十项改进,打造了国内回收质量最大、着陆速度最低、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回收系统,使我国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1999年11月21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成功降落在着陆场,我国首次完成飞船回收与着陆任务;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载着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载着3名航天员成功着陆,宣告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今年6月26日,多用途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首次飞行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的里程碑:绕月飞行试验器回收
2014年,探月三期飞行试验器在完成近80万公里的绕月旅行后,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并采用半弹道跳跃的方式再入返回。这是我国首次航天器深空飞行后进行回收着陆,是我国航天器回收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探月三期飞行试验器回收分系统研制中,508所首创了非平衡开伞载荷设计理念、自适应平衡弹盖拉伞方法,在降落伞尺寸效应机理研究、回收控制集成设计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降落伞轻量化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架设天地之路,508所正为实现回收着陆技术新跨越而前行。在我国后续飞船的论证和研制中,基于返回质量和飞行参数等技术条件的不同,回收着陆系统将采用基于群伞的气动减速方案,并需要在超音速条件下打开稳定减速伞。目前,该所已经成功完成大型群伞技术验证和超音速稳定减速伞技术验证,为我国载人航天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