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离“宫” 景海鹏陈冬今日返回地球
(原标题:景海鹏陈冬今日返回地球)
创造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
图为神舟十一号返回舱搜救演练的央视视频截图。
昨天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即将踏上返回之旅。截至目前,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组合体分离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宫二号舱内的有关试验装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中。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今日将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
离“宫”准备
有点留恋和不舍也有高兴
离开天宫之前,两名航天员也表达了对太空家园的不舍。景海鹏说,这30天里,他们也通过舷窗�望,看看世界各地的风景风光,特别是飞船经过祖国上空的时候,非常激动。
陈冬说,离开前的心情有一点留恋和不舍,但也有高兴和兴奋。留恋和不舍主要是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天宫二号。在这里生活工作了30天,这里就像是在太空的家。高兴和兴奋是因为就要回到地球,回到祖国。陈东说:“会把后面的工作做好,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这次任务,返回到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
尿液唾液等样本带回分析
返回前,两名航天员都要做什么具体的准备?景海鹏说,离开的前几天,各项工作都还在进行,同时为返回做些准备工作,一是在轨产生的实验数据的回收,二是舱内环境的整理,三是离开天宫之前进行状态设置。
景海鹏介绍说,实验数据有一小部分已经下传到地面,其他部分数据量太大,只能存储到卡上,由航天员带回地面。另外,在太空栽培的生菜、结茧的蚕都是要带回来的。还有在太空中采集的尿液、唾液等样本以及离轨前采的大气微生物样本,也要带回地面来分析。
太空打包一边系上一边飘
陈冬介绍了舱内环境整理,其中“搬东西”必不可少,就好比打包行李。最开始进入天宫二号的时候,搬了很多东西进去,包括生活用品、实验用的东西等,大大小小的都有。包括锻炼用的自行车,也是在轨展开的。那就是在布置太空中的一个家,现在相当于要搬回地球了,回来之前要把带过去的那些东西再挪回到应该放的位置。有些东西要在天宫绑一下,绑的工作也比较费时。
据航天员中心总体室副主任设计师张建丽介绍,有些东西在发射状态中是安装好的,在轨打开用了,解开的过程比较复杂,再装起来过程也比较复杂。实际上,一些实验项目结束得早,打包工作也比较早就陆续开始了。
陈冬说,在太空打包很费劲,人和绳子都是飘的,系上一边另一边就飘起来。而打包不能马虎,包绑成什么样、放在哪个位置,带子是斜着打结还是顺着打结,都是有明确要求的。
垃圾打包坠入大气层销毁
景海鹏说,离开之前要把天宫打扫得干干净净,该收的东西收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垃圾放在天宫上是比较危险的,为了保证天宫后续任务必须带走。残余食品垃圾、卫生用品垃圾,还有在轨实验产生的一些垃圾,比如电池、电极,都打包后放入轨道舱,然后随轨道舱坠入大气层销毁。
和地球上把垃圾丢进垃圾箱不一样,他们需要把废弃物放入压缩袋,这有点类似于平时家里打包被子用的真空袋――中间有个单向阀,把骨条拉上后,再用抽气筒抽气。
张建丽解释说,对废弃物的体积进行简易压缩、分类处理,可以保证废弃物不会占用航天员太多的活动空间。另外,垃圾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很快会产生异味。以后空间站会有类似压缩机这样的垃圾处理器,也有可能设置大垃圾桶和垃圾区。
保证电水气通信设置到位
据陈冬介绍,临行状态设置,有点类似于长期离开一间房子之前要断水断电。天宫二号今后还要被长期管理,和货船对接,我们要保证整个电、水、气、通信都设置到位。总共有四五十项状态设置。张建丽说,天宫二号在后续执行无人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此前的状态设置向地面传输有效参数。
■返回搜救四大环节
跟踪测控
神舟十一号飞船太空启动制动返回程序后,经过约30分钟进入主着陆场设备跟踪范围。测控设备主要有雷达和光学设备两类。
返回舱搜索寻找
返回舱的搜索寻找主要依靠空中搜救分队。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空中搜救力量,这次较以往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新增了两架无人机。
航天员救援
在确认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后,将其转运至医监医保直升机。重力适应过程由以往的在舱内进行改至在直升机上进行,适应过程需大约80分钟。然后再转运至航天员专机送往北京。
返回舱处置回收
载荷取出完毕后,搜救队员将对返回舱进行拍照摄像等,随后将其吊装至专用车辆,运送至着陆场站存放,次日通过专列将其转运至北京。
着陆返回
首次从高约393公里轨道返回
昨天,两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关闭返回舱舱门,进行返回前各项准备工作。两个航天器分离后,神舟十一号飞船首先撤离至120米停泊点保持位置,状态确认正常后,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渐远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今天,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将首次从高度约393公里的轨道上返回,考核从空间站运行轨道返回的相关技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科学实验,于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的访问。
着陆时段天气状况良好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进入倒计时,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的主着陆场区参试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已经具备执行任务能力。据了解,18日返回舱着陆时段的天气状况良好,满足回收的气象条件。
为确保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从9月26日进场至今,主着陆场系统不断优化方案预案,开展训练演练,截至目前,已完成了7次空、地协同综合演练,14次模拟机位演练和30余次跟踪捕获,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等专项训练。
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搜救任务的空中救援分队8架陆航直升机,目前正在备战返回舱搜救。这8架直升机均来自陆军第38集团军某陆航旅。
神舟十一号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艘在冬季返回地面的载人飞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着陆场区指挥部指挥长李权告诉记者,这将给搜救工作增加难度。进入冬季以来,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气温逐渐降低,近日最低气温已低于零摄氏度。
李权介绍,一方面,搜救人员自身要做好御寒措施;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寒冷天气对航天员的影响,这对搜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返回舱着陆后,舱内温度会降低,搜救队员要在半小时内将航天员救援出来。航天员出舱后,工作人员将会为他们穿上特制防寒服。
■链接
景海鹏陈冬
“飞天”回顾
9月15日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10月17日
神舟十一号成功升空,将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0月19日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两个飞行器形成组合体。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宫二号。
10月20日
航天员开展太空养蚕实验,完成首次太空跑台训练以及在轨眼手协调、听力等身体机能的测试。
10月24日
景海鹏50岁生日,接受了工作人员来自地球的祝福。当日,天宫神舟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到地面。
11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景海鹏、陈冬通话。
北京晨报记者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