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评对撞机论战:重大科学工程决策必然更透明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原标题:新华社评超大对撞机论战:重大科学工程决策必然更有透明度)

黄�/新华社

中国现在是否该建造超大对撞机?丘成桐、杨振宁等大师级科学家近日相继“发声”论战,成为舆论热点。在这场论战中,普通公众不仅得以一窥科学前沿的最新进展,还借助网络直接参与讨论,这一现象本身就反映出科技的进步。

这场论战可以大体归纳为两方面。一是,超大对撞机的科学意义究竟有多大?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教授、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认为,“五十年来欧美的高能对撞机每一次得出来的重要成果,都能震撼人心”,因此应该继续建设超大对撞机,进一步探索。

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认为,“用超大对撞机来找到超对称粒子,只是一部分高能物理学家的一个猜想”,反对现在就将巨额资金投入其中。

二是,建设超大对撞机在经济上值不值?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的王孟源曾是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后转往金融界发展,他认为超大对撞机需要巨额资金,“必然会影响真科学的资金来源”,挤占其他领域的科研投资,在经济上不划算。

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已提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方案,并公开预算规划――在该方案的两个阶段,“中国政府应该出资大约300亿元人民币(每年30亿)和700亿元人民币(每年70亿)”,他认为中国有财力承担,且已有成熟的大型科学工程经验,相关投入不会是“无底洞”。

其他一些议题还包括超大对撞机是否可以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否能真正促进中国的科学发展,等等。

对普通公众来说,该不该建超大对撞机这个话题似乎太过高深。但实际上,能够见证这种级别的科学争论,并在网上发言“掺和”一下,本身就反映时代的进步。

首先,科技发展让我们有幸见证和参与科学最前沿的争论。上世纪,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争论的科学意义和影响力更大,但当时的普通民众有几个知晓?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让今天的普通人都能在网上直接看到大师级科学家的公开文章和观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讨论。

有意思的是,今天人们参与讨论所用的万维网系统,就是起源于负责运营“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这里工作的蒂姆・伯纳斯-李为了更好地分享资料而发明了万维网,这也是高能物理研究开出的一枝“意外之花”。

其次,“该不该建”能成为问题,也反映出中国科技实力的进步。曾几何时,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之类的前沿大科学工程似乎都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中国只能望而兴叹。如今,中国即将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而在有关超大对撞机的争论中已没有人怀疑中国是否拥有建设能力和实力,双方主要的争议在于“是否划算”、“是否值得”的层面。

第三,众多网友发言,说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的关注度都在提高。在多年科普教育之后,认为自己能对这些“高大上”的议题说两句、并且也希望就此表达观点的人更多了。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5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0%,高于2010年的3.27%。

真理越辩越明。这次各方科学人物公开辩论,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相信这些大师级科学家并不介意公开讨论学术上的分歧,也会希望公众更多了解自己的领域。今后,重大科学工程决策必然会更加吸引公众的目光,也必然更有透明度。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网易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大型强子对撞机强子对撞机重大决策中国官媒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