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大股东软银连抛100亿美元股票 到底咋了?
(原标题:阿里最大股东软银集团连抛 100 亿美元阿里股票,是怎么回事?)
2年前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把两个人推向了首富位置――马云在中国,和孙正义在日本。
后者和他所创办的软银集团在2000年把2000万美金打到阿里巴巴的账户时,可能也并未意识到这会成为他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加上4年后追投的4000万美金,孙正义获利将近1000倍。
在公司创办第二年就获得日本电信大亨软银的投资,加上马云事后多次声称只用6分钟,而不是原本准备的60分钟就说服了孙正义,让众多媒体在谈及这两个商界人物的关系时,总是会渲染这其中的传奇色彩。
两人也因此塑造了“一向交好”的公众形象,分别在彼此的公司担任董事一职也让这种友好关系看上去更具说服力。
在阿里巴巴2014年赴美上市时,孙正义就表示不会出售阿里股份,软银一直会是阿里最坚定支持者。
即便是在阿里上市后动荡的财务表现,以及马云时不时与别人的争吵,让阿里遭受华尔街不信任时,孙正义和他的软银集团也都信守了承诺。
但从6月1日到3日,软银集团连续三天发布公告,称将出售阿里的股票以筹资资金。出售的股票金额从最开始的79亿美元追加至100亿美元。
在过去的16年里,除了在马云收购雅虎中国过程中,孙正义主动出让了价值3.5亿美元的股份,作为大股东的软银集团一直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而没有减持或抛售。 孙正义和软银大多数时候都站在马云一方,表达着对于这个中国合作伙伴的信任。
就在今年5月13日,阿里巴巴与软银还宣布在日本成立云计算公司,新公司名为“SB Cloud Corporation”,并将在日本推广阿里云产品。
不过双方都发表声明称此次抛售阿里股份并不会影响二者的关系。“对阿里的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16年中,我们维持着紧密的联系。阿里巴巴仍具有巨大的机遇,软银也会继续和阿里保持合作关系。”孙正义称。
阿里巴巴及其合伙人将回购总计24亿美元的股票,新加坡主权基金和淡马锡投资公司各认购了5亿美元的股票;剩余的66亿元将通过三年期可转债形式发售,这些债券可在三年内转换为阿里巴巴的普通股。
在抛售之后,软银仍将保持阿里巴巴最大股东的身份,但股份将从32% 降至28%。
“当软银在寻求改善它的财报时,阿里巴巴相信,通过购回我们自己的股票,再投资于我们自己的业务,是对我们的资金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将为我们的股东带来实际的利益。” 马云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双方的确是没有什么矛盾发生。除了价值100亿美元的阿里股份,软银集团在过去几个月其实一直在出售旗下资产。
5月下旬就开始传出软银准备出售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消息,买家很可能是腾讯或者阿里巴巴。软银集团在2013年花15亿美元购得了Supercell 51% 的股份,2015年5月又增持至73%。
软银还表示将在近期出售其在日本国内的游戏公司GungHo的大部分股份,这笔交易金额为730亿日元(约合6.85亿美元)。
这些可都是孙正义领导的软银集团旗下的优质资产。
尽管上市后股价一直在下跌,但阿里最新一季的表现超过分析师们的预期,在软银发布抛售阿里股份前的5月的最后一周日,阿里股价刚刚回升到每股80美元的价格,是三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Supercell就更不用说了,这家全球最会赚钱的移动游戏公司,简直就是个现金牛。根据Superdata的数据,在2016年4月,Supercell旗下仅两款游戏《部落冲突》和《皇室战争》的收入都突破了1亿美元。2015财年,Supercell净利润达到了9.64 亿美元,几乎贡献了软银集团 21% 的净利润。我们刚刚报道分析过这家公司的价值所在。
所以这只能说明软银集团实在太缺钱了。
根据截止 2016 年 3 月的财报数据,软银账面上趴着 11.92 万亿日元(约合 1080 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因负债过于庞大,美国评级机构穆迪此前把软银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尽管软银在 2015 年第三季度及 2016 年第一季度分别推出 10.9 亿美元、44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但都没能很好地拉动股票价格回升。
软银集团也表示,此次出售阿里股票,主要目的之一是降低负债规模需求。
在孙正义的投资生涯里,此前还没有任何时候需要通过连续大量抛售投资公司股票来缓解软银债务问题的情况。而让软银背上巨额债务的,是软银在 2013 年并购的美国第三大通信运营商Sprint。
为并购Sprint ,软银花费了 220 亿美元,尽管这让软银成为全球仅次于AT&T和Verizon的第三大通信运营商,但这笔代价不菲的交易让软银在当年背上了近 9.1 万亿日元(约合 900 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巴伦周刊》曾称,2016 财年Sprint给软银带来了 56.5 亿美元的负现金流,而现在让Sprint扭亏为盈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软银 2015 年年报显示,在 2014 财年,Sprint平均用户收入已经跌至 36.6 美元,被T-molibe反超,是美国四家通信运营商之中表现最差的。
Sprint的对手们在过去一年采取了多种获取用户的措施,包括扩大LTE网络的覆盖范围、流量不清零,半年即可换新机,分期付款购机,转网补贴等措施。
你可以从以下图表看到,和竞争对手相比,Sprint的业绩表现有多差劲。
在 2013 年的年报里,软银集团高级副总裁宫内谦将这次收购视为“通信商中获胜的关键”。原因在于日本老龄化会让国内业务增长放缓,而软银认为美国超过 3 亿人口的市场,以及LTE这样的新技术已经就位,会让自己获得增长的空间。
但现在看来,很难达到收购的初衷,而且Sprint的亏损可能会恶化下去。
智库InfoCom Research的电信顾问岸田重行(Shigeyuki Kishida)曾对《金融时报》表示:“迄今为止,孙正义的所有豪赌都赌赢了。但Sprint可能成为他的第一个重大失败。”
其实在 2006 年收购日本沃达丰之后,软银整合得相对顺利。孙正义也已经意识到了软银在日本国内通信业受到的挑战,并把视野放到了海外,希望达到“规模效应”――准确地说,他在 2014 年曾有希望通过收购T-mobile让美国第三及第四大通信运营商合并,成为规模更大的通信商,但这个收购意愿最终被美国通讯委员会(FCC)驳回。
他可能也选择了错误的时机进入了美国通信运营市场。AT&T和Verizon在近四年以来也都面临着用户增长放缓,平均用户收入下滑的困境。在 2015 年第三季度,通信运营商的用户平均收入ARPU整体下降了 2.6%。
更关键的是,在 2008 年同苹果公司达成合作并被逐渐侵蚀利润之后,美国运营商开始考虑转型,拓展新的收入途径。比如在 2015 年收购卫星电视公司DirecTV获批之后,AT&T在 2016 年首个财季收入提升了 24%,达到 405 亿美元,而利润则从同期的 33 亿升至 38 亿美元――而AT&T在季报中将收入的提升归为卫视电视的新增用户带来的增长。
而Sprint还没找到扭亏的方法,这个任务看上去也十分艰巨。对于这次的债务危机,软银选择了保持现金流,卖掉好东西,而不是止损,卖掉坏东西。这样的选择值得商榷,但面对债务违约以及Sprint即便选择出售,恐怕也很难快速找到接盘者。
孙正义被称之为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投资者,在公司面临困境时候也总有办法度过难关,这让软银从一家小小的软件销售公司成为如今在通信和投资领域的庞然大物。但软银近几年的利润率一直在下跌。
被孙正义从谷歌挖来担任公司副董事长的尼克什?阿罗拉就曾对《财富》杂志说,“在过去 37 年中,孙正义成功地确认行业趋势,并利用合资或自己出资投资于这些趋势――或是向这些趋势本身投入重金,或是投资相关公司背后的企业家。”
2013 年-2016 年软银投资和收购的公司
2016 年 3 月
2.5 亿美元入股美国体育及演艺明星经纪代理服务公司WME-IMG
2015 年 6 月
10 亿美元投资韩国在线零售Coupang
2015 年 5 月
1 亿美元投资美国社交位置发现应用Banjo
2015 年 1 月
6 亿美元领投中国的快的(滴滴快的合并后,并在新一轮 45 亿融资完成后,估值达到 250 亿美元)
2014 年12 月
9000 万投资印度房屋在线租赁Housing;2.5 亿美元投资新加坡出行服务GrabTaxi
2014 年10月
6.2 亿美元投资印度在线零售Snapdeal;
2.1 亿美元投资印度出行服务OLA;
1 亿美元投资印度尼西亚在线零售商Tokopedia;
2.5 亿美元投资美国传奇影业;
投资韩国在线视频网站(主要针对美国市场提供韩剧播放)DramaFever(金额未透露)
2014 年 1 月
12.5 亿美元收购美国手机产品配件、服务发行商BrightStar 57% 的股份
2013 年 10月
15.2 亿美元收购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Cell 51%股份,2015 年 5 月又增持至 73%
2013 年 7 月
216 亿美元收购美国通信运营商Sprint 78% 股份
在过去三年,软银在中国、美国、以及东南亚三个地区进行了共计 10 笔超过 1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累计超过 24 亿美元,投资的公司包括新加坡叫车软件GrabTaxi、印度电商公司SnapDeal等等。
对于未来,孙正义极少判断失误,但在眼下,他和软银都需要把目光拉回一点,重点放在削减成本和降低债务上。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软银在今年 3 月就宣布把公司重组为两块业务:稳定的国内业务和更具投机性(然而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国际业务。但 Sprint这个麻烦还是需要尽快解决,毕竟这也是他们基于对未来的投资。
除了缓解债务危机,也有不少外媒猜测,此时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票,是为了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
制图:林玉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