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排名可以有 然而平台审核不可无
(原标题:竞价排名可以有,平台审核不可无 )
杨溪
竞价排名被有关部门定性为商业广告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外卖平台通过竞价排名方式,出售首页附近推荐商家名次,商家购买后便可排名靠前。其中,此前被媒体曝光的一家卫生条件差、无证无照的黑餐厅曾花费200多元,竞得所在区域的推荐排名第五名。而在用户看到的外卖页面,却并无推广、广告等提示。
前不久,因“魏则西事件”引发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争议刚刚告一段落。尽管外卖平台与传统的搜索引擎不同,但引入了竞价排名的模式,自然少不了惹是非。
事实上,自本月起,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已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提供付费搜索信息服务,应当依法查验客户有关资质,明确付费搜索信息页面比例上限,醒目区分自然搜索结果与付费搜索信息,对付费搜索信息逐条加注显著标识。7月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将竞价排名定性为广告。
然而,距离“魏则西事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外卖平台却纷纷顶风作案。所谓“前车之鉴”,外卖平台不应该不懂这个道理,惟一合理的解释只可能是盈利心切。但为此铤而走险,逾越法律监管,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一直以来,包括外卖平台在内的O2O都逃不过一个终极命题:如何盈利。当前期的高额补贴大战已经让各方攻城略地,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和商家资源后,平台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盈利阶段。而竞价排名不失为一条捷径。它的出现,可以提前结束烧钱,坐等进账。
客观地讲,竞价排名并非恶之花罪之源。它向来被用做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手段,许多国际知名搜索公司均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外卖平台引入竞价排名机制虽然是其盈利模式,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平台对商家的资质严审至关重要。
竞价本身没有错,关键是审核把关问题。既然收取了竞价排名费,外卖平台理所当然要承担起把关参与竞价排名者的责任。无证商家只要肯花钱就能买到排名,从而销量更广,为压缩成本,只能继续降低食物品质,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如果平台在审核把关上松懈大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放低标准,失守底线, 难逃“助纣为虐”之嫌。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口碑,还是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外卖平台都应该履行好必要的审查义务。倘若惟利是图,置商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于不顾,长此以往只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竞价排名是一种新玩儿法,玩好了皆大欢喜,玩砸了不仅会面临信任危机,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