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英雄 | 联想芮勇:如果人工智能是股市 它最好是只"慢牛"
编者按:网易智能重磅推出大型系列人物专访《 AI英雄》,和您一起走近数十位人工智能行业领袖,深入洞察技术发展趋势,捕捉“智能+”行业机会,时代在变,技术在变,恒久不变的是人的价值与人的故事。本期对话嘉宾为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他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价值? 又 将带领联想如何实现技术转型?一起听听他的观点。
出品 | 网易智能
策划 | 广胜
作者 | 广胜
现如今, 行业中流行这样一句话: 不和人工智能沾点边 , 都不好意思说 自己 是科技公司。
但作为一家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来说,联想有着三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用芮勇的话来说 , “这是顺理成章的”。
作为联想 集团 CTO ,芮勇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在微软工作将近 18年的时间,从事战略制定、基础科研、创新孵化及产品开发这四大支柱性的科研工作,在这期间获得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6技术成就奖;IEEE Trans. Multimedia 2015和 ACM Multimedia 2009最佳论文奖,还获得美国及国际技术专利六十多项。
而他这次要带领的联想研究院 已经 走过了 将近 17年的历史,从硬件设备和硬件体验的创新到云平台的实验室,它是联想整个研发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此前,联想收购 IBM PC业务后一举奠定了江湖地位,随后几年联想经过快速的整合很快超越了竞争对手,占据了全球PC第一的位置,但现在,联想需要一个新引擎为它提供突破口。
“联想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战略转型,杨元庆在多个场合提到,联想要从制造设备的公司变成一家设备+云服务的公司,我们提出“from device only to device + cloud powered by AI”,需要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理解用户、服务用户,”芮勇说道。
在履新的 120天里,他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大战役”的技术战略,从技术角度加快联想“设备+云”战略的实施。
对于火热的人工智能行业,芮勇坦言 “算法的进步和社会事件的影响让人工智能又一次火起来,这当中是有泡沫的,有些创业公司的估值非常高,但员工才几个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一会夏天一会冬天,它是春天就好,如果是股市,它最好是一只‘慢牛’”。
诚然,大家一哄而入让行业变得有些不理性, 这背后, 对于大众而言是认知的缺失。
“人机大战可能导致大家把不同类型的AI混为一谈,AI在某个领域可能赢了人类,但并不代表这样的AI与科幻电影里的AI一样 。 ” 目前 阶段,我们 还处于 “弱人工智能”阶段,“ 人机大战可以搞,但要避免让大众形成恐惧 。 ”芮勇同样提出这样的担忧。
以下根据芮勇问答实录整理,网易智能(公众号 Smartman163)做了不改动原意的删减:
18年后翻开职业生涯第二篇: 联想不会 ‘ 画大饼 ’,它给人脚踏实地的感觉
网易智能: 您去年曾获得 2016年IEEE 计算机学会技术成就奖,请您谈谈您的研究经历和所从事的工作。
芮勇: 如果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追溯的话,应该是在 90年代初,大学三年级就开始从事科研了,我提前一年进入毕业设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自动化等等,当前往美国读博士期间,就做的更多,比如多媒体的分析、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等。
我在美国曾从事图书馆多媒体化的研究,很早以前,我们的图书馆一进门都会有一排桌子,桌子上面的抽屉里面放着指引卡,这么确实不够高效,我们考虑把它做成纯数字化的,这应该是我与人工智能开始接触,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查找信息,那会儿互联网都远没有流行,在这之后是在图片检索方面的研究,大家可能比较习惯输入文字进行检索信息,但是图片的检索已经非常成熟了。
当然,我在微软工作了将近 18年的时间,主要是科研方面的工作,战略制定、基础科研、创新孵化及产品开发这四大支柱。在这期间获得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6技术成就奖,IEEE Trans. Multimedia 2015 和 ACM Multimedia 2009 最佳论文奖,2月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三年在计算机科学榜单中位列前三,刚刚还获得了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还获得美国及国际技术专利六十多项,我非常享受从事科研这项工作。
网易智能: 在微软工作十几年之后为何选择加入了联想?
芮勇: 在正式加入联想的那天晚上,因为太多的朋友问,所以发了一个朋友圈,我是这样说的,反映出我当时的一些想法,我讲到微软和联想都是伟大的公司,非常感谢微软给了我职业生涯第一篇精彩的 18年!非常期待在联想翻开更加精彩的职业生涯第二篇,希望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我,联想正在进行 from device only to device + cloud powered by AI 的转型,做为新CTO,除了继续加强智能设备、云架构、大数据、5G、HCI, 创新设计,我们还在大力投入人工智能。
其实,联想公司一直是一家非常注重创新的企业,联想研究院在 2016年就推出了第一款全屏幕可折叠的智能手机技术原型CPlus和Folio,CPlus扣在手腕上还可以当做手表来使用,同时,我们做出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R智能手机,大家不光可以看到二维画面,还可以看到整个现实世界的样子,比如你可以通过AR手机把你的家扫一下,然后它可以自动进行快速建模,然后把你想放置的家具呈现给你,这样的交互体验,非常有意义。
与此同时,联想的价值观深深地吸引着我,这里有非常令人敬佩的企业文化,它与很多公司喜欢 “画大饼”不同,它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网易智能: 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团队?目前团队的产品计划是什么?
芮勇: 负责联想研究院只是我的一部分工作,作为 CTO,对公司整体上的技术战略和研发体系上都负有很多的责任,联想研究院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快17年的历史,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美国和日本都有研发团队,从事的方向非常广泛,从硬件设备和硬件体验的创新到云平台的实验室,我们有智能设备实验室、云平台架构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联想研究院是联想整个研发体系中间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联想有三个 business unit(业务部门),第一个是做PC,我们连续38个月出货量和销售量市场第一;第二个是手机产品,这块的话我们在国内可能还面临挑战,但在海外市场其实做的是非常好的,上个季度海外市场占有的份额和出货量是全球第四;第三个是服务器,这里面包括HPC(高性能计算),2016年在全球的500个算得最快的HPC里面有99个是联想,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这三个 business unit看的是1到2年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另外,联想研究院的定位是看3到5年,创投集团是着眼未来5到10年的研发方向,所以我们是一个三级研发体系。联想的第一台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以及大家熟悉的2008年奥运祥云火炬都是由联想研究院设计研发。
另外,联想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战略转型,杨元庆也在多个场合提到,联想要从做设备的公司变成一家设备 +云服务的公司,我们提出“from device only to device + cloud powered by AI”,我们需要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服务用户,这就需要研究院进行研发,理解用户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务,把人工智能这件事做好,当然,我们非常欢迎相关人才的加入,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网易智能: 联想提出的 “ from device only to device + cloud powered by AI”转型进展如何?目前有没有遇到阻力。
芮勇: 我们在非常有序的、系统性的往前推进,联想有着自身的优势,比如硬件的设备、云的基础架构、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这些关键环节我们都具备,能同时具备这些因素的可能全球也没有几家公司。目前,我们要发力的事情是把这几个都打通,打通之后,我们的很多设备就有了人工智能服务的入口,那么,我们的服务会越来越好,用户量会越来越大,产品优势就会变得更大,这会形成一个正反馈。
网易智能: 联想有着技术和硬件制造方面积累的优势,在接下来的智能时代,联想要扮演怎么的角色?
芮勇: 我觉得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我们会加大对基础算法研究的投入,算法非常重要,就像人工智能很火,还有一个很火的词叫深度学习,其实,在 90年代初的时候就开始算法研究,那会叫人工神经网络,但那会的很“浅”,现在的深度学习“很深”,取得现在的成绩,都得益于核心算法的发展,所以,联想会加大投入,做的更好。
其次,就是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结合运用,深度学习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已经运用的比较好了,比如人脸识别等等,这都将为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质变,再比如智慧医疗,以前,患者去医院拍 CT,有的时候大夫的疲劳状况会影响到他的判断,如果借助人工智能,这方面能够做的更好。
对于联想,我们新的财年即将开始,目前,各个团队正在紧张的进行战略的讨论和制定,对于更加详细的内容,目前还无法透露,我们会找到重要的几个点,然后集中发力。
行业得回归理性 : 以前大家把搞 AI的当做骗子 现在热的不行
网易智能: 您认为人工智能热还会持续多久,这个历史悠久的研究领域如今愈发火爆,您持怎样的看法?
芮勇: 从 1956年开始“人工智能”这个词就被发明出来了,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其中,经过了三个夏天、两个冬天,如果在2000 年前后的时候你毕业都不好意思说是搞人工智能的,大家会以为你是骗子,毕竟什么都没有弄出来 。 这次,人工智能行业又进入了夏天,很多方面得益于深度学习解决了很多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 虽然它是个 “黑盒子”,但它可以让不懂深度学习的人可以拿来直接用,使得人工智能开始变得“大众化”,前一阵子我看到一个漫画,很典型的描述这个事情,有一个人在坐在地上,支起一个摊子,牌子上写着可以帮你搭深度学习平台,并且只需要10块钱。
这是算法的原因,当然,还有社会事件的推波助澜,谷歌 AlphaGo 去年和李世石在围棋比赛中赢得胜利,在这之前,大家认为在人类最后一个能防守的棋类项目里我们还能拖一段时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这是非常重要的两点,让人工智能又一次火起来,但这当中还是有泡沫的,有些创业公司的估值非常高,但员工才几个人,这个泡吹的有点大了 。 我希望大家理性的看待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一会夏天一会冬天,它是春天就好,如果是股市,它最好是一只 “慢牛”。 万一过段时间,大家发现其实人工智能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没有出来新的东西,热钱一撤,再次遇冷就不太好了。
除此之外,还有数据量的提高和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入,第一,关于数据,现在我们产生了 20多年以前无法产生的数据,今天很多的深度学习模型,参数是上百万上千万要去调整的,你没有几十亿的训练样本,这个东西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为了运用人工智能把某件事情做好,不仅仅要有好的算法,可能还要我们对某一个领域更深刻的了解,比如春天来了,大家会去公园走走看看,碰到好看的花特别想知道它的名字、它来自哪里、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算法来进行识别,让你在手机上轻松完成,但光运用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标准模型训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借助植物学家的专业知识,所以,学科融合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谈 人机大战 系列事件: 一群聪明的人 +AI打败 了 一个聪明的人
网易智能: 您如何看待越来越流行的 “人机大战”事件?
芮勇: 从大众认知角度看, “人机大战”可能会导致大家把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混为一谈,人工智能在某一个领域可能赢了人类,但并不代表这样的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里面的人工智能一样。
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于 “弱人工智能”阶段,它只能在某一个领域把某一件事情做好,会下围棋的不一定会下国际象棋,而科幻电影里面的人工智能是“强人工智能”,这还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 “人机大战”是一群很聪明的人+人工智能来打败一个很聪明的人,这里面的人工智能还有人类的深度参与,包括人工智能可以写诗、谱曲等等,这些都是用了我们人类的资料,但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自己写程序来打败人类,那就是另一个高度了。所以,“人机大战”可以搞,但是要配合正确的引导,消除大众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
现在西方对于为人工智能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大,但我认为 “强人工智能”还比较遥远,不必慌张,不过,尽早打算也未尝不可,还有人说为机器人设计一键停止按钮,这些都是保护人类的有效措施,这里面还有很多伦理、哲学方面的问题,现阶段我们暂且不谈。
网易智能: 人工智能会对普通人产生什么价值,您认为接下来哪项技术会成为走向大众的突破口?
芮勇: 首先,人工智能使得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自然,从前必须通过键盘、鼠标,但现在手势、表情都可以进行交流,然后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从前大家看电影需要打电话询问、上网查询,但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它可以直接告诉我们最近的电影院、有什么电影正在上映。
再者,它会取代我们的一些工作,从前比较初级的、重复性的工作会被取代,据我所知,现在很多新闻网站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新闻报道,然后编辑可以在文章后面加入评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让我们可以从初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干更有价值的事情。
技术方面, 像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领域,都将会迎来较大的发展。未来,联想研究院将加强这些领域的投入。
网易智能: 人工智能行业各巨头已经大兵压境,您认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还有没有机会?
芮勇: 现在开源越来越流行,很多公司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其实,创业公司可以学着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自己的事情。
正如前面所讲,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创业公司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某一个垂直领域做好,这就足够了。
展望 2017年:从“黑箱”到“灰箱”,从“大数据”到“小数据”
网易智能: 深度学习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引起各界广泛的关注,您能展望一下 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吗?
芮勇: 其实展望这件事情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很可能就是错的,我觉得至少有这几个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第一是深度学习,我们会加深对它的理解,让它不再是 “黑箱”,可能变成“白箱”没那么快,那也可以是“灰箱”。
第二是我们从 “大数据”到“小数据”的研究进展,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不同在于,人工智能需要的是大数据的训练,而我们人类是从小数据开始的认知学习,我们小时候走在街上,父母会告知我们这个动物叫狗,当我们见的狗逐渐多了,虽然狗有不同品种不同颜色,但我们还是会认识它。所以,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在小数据研究方面有所进展,价值会非常大。
注:本文为网易智能频道稿件,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微信公众号smartman163),违者必究。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查看更多大咖专访
1、专访微软洪小文:下一个十年,AI应用将成兵家必争之地
2、专访地平线机器人技术余凯:我特立独行 不畏惧行业泡沫!
3、专访科沃斯钱东奇:人工智能落地还要十年,你很酷不代表你能存活
4、专访云从科技周曦:刷脸时代 一支”国家队”的独特”战法”
5、专访驭势科技吴甘沙:2021年实现L5自动驾驶很难 共享无人车可期
6、对话优必选周剑:人形机器人普及还要十年,90%创业太虚都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