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质疑裴钢造假,专家称证据不足 裴钢导师不评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原标题:饶毅质疑裴钢造假,专家称证据不足,裴钢导师不评论)

饶毅质疑裴钢造假,专家称证据不足 裴钢导师不评论 裴钢。图片来源:同济大学官网

过去十几年里,至少有5篇文献与5重跨膜的GPCR相关。

11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实名举报国内3名科学家学术造假的文章在网上流传。当日,《中国新闻周刊》向饶毅求证这封网传的举报信,饶毅回复称:“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中科院院士、原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于1999年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了题为《五跨膜结构域足以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功能性五跨膜结构域趋化因子受体》的文章。饶毅在举报信中对裴钢的指控为:“该篇论文的图3、4、5是不可能真实的,只有造假才能产生(众所周知GPCR需要七重跨膜区域才有功能,裴钢号称只要5重跨膜,而且居然两个GPCRs都是这样的,除了3个同样错误的图。)”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参与多种细胞信号的传递过程。有关GPCR的研究于2012年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美国杜克大学的罗伯特・莱夫科维茨与斯坦福大学的布莱恩・克比尔卡。

通过结构预测,研究人员很早就得知GPCR的结构为一个由7个α螺旋组成的跨膜结构。一位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并曾在美国顶尖机构接受过4年博士后相关训练的国内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最近的研究已经解析了很多GPCRs的结构,目前看到的大部分G蛋白跟受体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来自后面的5个螺旋,前两个螺旋基本上是起到一个结构支撑作用。

他进一步解释说,当然也有个别的受体可能前两个螺旋也有作用,但前两个螺旋对很多G蛋白受体来说不是必须,所以五次跨膜螺旋,从理论基础上来讲,是可以跟G蛋白发生偶联的。

据《中国新闻周刊》得到的信息显示,过去十几年里,至少有5篇文献与5重跨膜的GPCR相关。

以“科学打假”而闻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不知道饶毅是不是还有别的证据认定裴钢论文造假,如果只有(信中)这个理由,是不足为凭的。虽然GPCR的野生型是跨七次膜,但是,很多蛋白质有多余部分,去除那些部分并不影响功能。裴钢论文证明的就是去除GPCR的某些部分不影响功能。如果像饶毅说的那样,GPCR公认必须有七次跨膜,那么,裴钢这篇论文就不可能通过评审发表。它得以发表,说明饶毅所说的并非公认的定论。而且,别的实验室后来也证明了GPCR的确只要跨五次膜也有功能,即裴钢论文的结论是被别的实验室重复过的。关于GPCR结构的综述文章,有的引用了裴钢这篇论文,说明其结果也是被领域同行认可的。所以饶毅信中对裴钢的造假指控是不成立的。当然,饶毅可能还有其他理由认为裴钢论文造假,他没具体指出来,我们不好讨论。”

这样看来,裴钢的这篇论文是一个学术争论还是造假?对此,方舟子回应道,“连学术争论都算不上。研究GPCR的人对此并无争论。饶毅并不做这方面研究。”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后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饶毅对裴钢的造假指控让人不能信服。他解释说,裴钢文章里的实验实际上非常简单,很容易重复。如果能够重复,造假之说不攻自破。而如果重复不出来,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主观作假,这有可能是实验人员造假,抑或是裴钢指使组内人员造假。其次,是技术或非主观因素导致错误的实验结果。同时他也指出,值得讨论的是,裴钢有没有义务去浪费纳税人的钱去重复一篇文章,来回应一个证据不足的指控。

另一方面,一位在此事件中对裴钢论文持质疑观点的专家指出,“‘很容易的实验,太容易了!’那么,业内人士进行了重复实验吗?进行了调查吗?”

因GPCR的研究而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邮件中表示,“我已知围绕(裴钢的)这些发现所引起的争议,但是对此不便发表评论。由于裴钢早期在我实验室做过博士后,所以我无法保证我能给出没有偏向性的意见。”

此次饶毅举报三名科学家造假事件正在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名为“龙樱计划”的知乎用户说:到底是否涉嫌造假,具体的评判需要交由专业人士来判断。事件的焦点,在于举报信内到底有多少内容属实,由于饶毅教授本人具有相当的学术声望,目前网络上的声浪大多支持饶毅教授。

2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该委目前正在调查核实此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