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人才争夺战悄然开打:留美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如果还一直呆在美国,我上升的空间几乎为零。”一位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工作了10年的中国研究员郑先生说道。

郑先生去年还在新泽西的西门子医疗公司工作,今年已经接受腾讯优图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的工作机会,回国加入该公司在深圳的医学研发团队。

香港《南华早报》6日报道称,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国科技人员,都在美国的工作中遇到了瓶颈,这是一个“普遍的困境”。

该媒体也借郑先生的事例,阐述观点称,“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占据主导位置的愿望,可能取决于有多少赴美留学生想要回国。”

文章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在美科技领域工作的中国人受到更严格的审查,不少像郑先生一样的人都选择回国工作,加入蒸蒸日上的AI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将AI列为国家发展重点之后。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一场人才争夺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中美AI人才争夺战悄然开打:留美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展台 @IC Photo

此外,目前在中国,该领域纷繁的应用已经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创业投资,成就了商汤科技和字节跳动这样的高价值初创公司。

《南华早报》认为,这样的背景孕育了中美两国在AI领域一种“奇怪的共生关系”,即美国因其优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了中国AI科学家的练兵场。郑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清华大学获得本、硕学位后,他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中国学生为何选择赴美留学

“许多中国的教授都有很强的学术能力,但就其数量来说,美国还是领先一些。”在美国学习计算机科学、回国后任职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的罗先生说道。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数据,2018-2019学年,中国学生是美国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专业第三大留学生群体,仅次于印度和尼泊尔学生,占19.9%。

为进一步探究相关专业中国学生为何选择赴美留学,《南华早报》采访了多名匿名在美工作的工程师。

目前在谷歌工作,25岁的北京工程师林先生表示,中国的教育模式过时了,“很难想象一门编程课的期末考试,会要求你手写代码,而不是在电脑上运行和测试”

他还说,“虽然在美国也有笔试,但我们在实验室里有很多实践机会,还能做自己的项目。”

目前在脸书工作的工程师庄先生表示他在上海的大学求学时有类似经历,“许多工科学生在中国依旧学习传统教材,他们缺乏实践训练。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的工程实践经历了快速迭代,这意味着许多中国学生无法接触到该领域最新的知识,至少在课堂上是这样。”

庄先生还称,中国很多课程都是用中文授课的,这意味着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并不好,但英语是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首选语言。

《南华早报》还提到,凭借着顶尖教育机构和鼓励“言论自由(包括自由上网)”的开放文化,美国已经成为全球顶尖AI学生的“吸铁石”。

“(建设)最好的大学并不容易,”欧盟驻华代表团高级官员马君泽(Gunther Marten)称,“大学是言论自由的空间,而在中国却‘不是这样’。”

中美AI人才争夺战悄然开打:留美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非美国公民获得美国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占比 图自:计算机信息处理研究协会

计算机信息处理研究协会(Compu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的一项调查显示,2018年,美国高校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里62.8%的博士学位和65.4%的硕士学位授予了“非本国公民”。

文章指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排名前10的大学中,美国占了5所,而中国有3所。根据学术机构排行榜(CSrankings)的数据,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排名第一,中国的清华大学排名第二。

可怕的“996”

择校问题之后,该文章又谈到中国留学生对回国的“顾虑”。

乔治城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研究员雷姆科・兹维斯洛特(Remco Zwetsloot)说,“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和公司,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某些领域,比如计算机视觉,但是很多人仍然因为政治环境、生活质量和工作地点的问题而犹豫是否要回国。”

一些在美国打拼的中国AI工程师告诉《南华早报》,他们害怕中国的“996”。

上文的林先生表示,他曾在中国一家网络巨头工作,“(那时)我从早到晚都在工作。现在我感到疑惑,因为一些员工到晚上五点就下班了,但谷歌依然是全球领先者。”林先生还说,如果“996”有所改观,他很乐意回国工作。

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研究员陈女士,刚刚接受了谷歌公司的工作邀请。她曾是一名商汤科技的实习生,大多数工作日都是从早上十点工作到晚上八点。

一位商汤科技发言人表示,公司已经为员工采取了弹性工作时间制度。

除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生活与工作间的平衡,文章还指出中国学生在硅谷找工作是因为工资更高。

陈女士说,“如果算上税前收入,我们很多人的年薪都能达到100多万元人民币,但在中国,最优秀的应届生的年薪在20万到30万元之间。”

特朗普不发工作签证

不过,文章认为,对于那些打算长期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来说,摆在眼前最大的阻碍是工作签证,尤其是在目前贸易战的大背景下。

在IT、金融、工程等领域,如果一个单位想要雇佣非美国公民,那么该雇员必须拥有H-1B签证。

然而,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H-1B签证的发放自2016年达到18万峰值以来,正逐年减少。美国科技公司抱怨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变使得审批过程变得更冗长、更复杂。

2017年,特朗普要求对H-1B签证进行全面改革,声称他不希望让美国科技公司以牺牲美国就业为代价,雇佣更廉价的外国工人。他还说要优先考虑搞水平人才,并限制那些因为家庭关系而希望移民美国的人。

中美AI人才争夺战悄然开打:留美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2017年,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改变H-1B签证规定 @IC Photo

科学领域的毕业生可凭借他们的学生签证留美至多3年,他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为取得发放机制未公开的工作签证而打拼。而已经在美国工作的海外学生可以申请所谓的绿卡,获得永久居住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软件工程师在持学生签证为美国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工作了近3年后,去年因未能获得H-1B工作签证而被调任到该公司的北京办公室。

对此,兹维斯洛特认为,“尽管可能存在个别情况,但目前的紧张局势似乎并未导致毕业后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出现明显变化。”

一些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通过推特宣布,他们决定留在美国。刚刚获得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博士学位的陈先生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校友朱先生都表示,他们将于明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目前他们都还在Adobe工作。

根据中国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一份蓝图,为实现到2030年将中国建成“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目标,政府已加大力度吸引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人才。

“长期而言,中国政府愿意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可能会让更多中国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清华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吸引了全球60%的人工智能投资。”

文章还指出,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领域。如,上海8月份设立了100亿元人民币的人工智能基金,北京市政府今年4月宣布将向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3.4亿元人民币的资助。

“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资深人士回来了,有些人开始创业,”加入腾讯的西门子医疗研究员郑先生说,“中国人在中国寻找创业投资比在其他国家更容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