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诞生10年:除了有人暴富,它还改变了什么
(原标题:AFTER 10 YEARS, BITCOIN HAS CHANGED EVERYTHING―AND NOTHING)
网易科技讯 11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十年前的今天,有人用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名字向加密邮件列表发送了一篇学术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比特币”(bitcoin)的数字货币概念。这位化名中本聪的人(其真实身份尚不清楚)描述了一种通过点对点(peer-to-peer,简称p2p)模式“挖掘”少量这种虚拟货币的想法,而不依赖于银行、政府或任何其他中央机构。一旦人们开始使用比特币,政府就不可能像以前试图创造电子黄金等数字货币那样停止使用比特币。
如今比特币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比特币的价格已从2017年12月近2万美元的高点大幅下跌,目前单个比特币的售价为数千美元。但回想一下,2017年初一枚比特币的售价还不到1000美元。与此同时,各种数字货币层出不穷,但没有一种货币像比特币那样吸引了用户或投资者的兴趣,风险投资家也纷纷向寻求利用这种基础技术的创业公司投入数百万美元。
一切都始于那篇论文。当中本聪发表这篇论文时,比特币的许多基本概念已经存在,包括其中向致力于解决问题的计算资源使用者发行数字货币的想法。不过,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教授埃明・冈・瑟尔(Emin Gun Sirer)将一个重大突破归功于中本聪:这是一种不依赖于看门人,而确保用户相互信任以及信任网络的方法。
比特币依赖于一种名为“区块链”的分类账技术。“每笔交易都经过加密签名,并记录在区块链中。区块链被分发给比特币网络的每个参与者,防止任何人重复使用他们的比特币。”
因为篡改账簿很困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任何人都可以下载比特币软件和区块链并参与到比特币网络中。没有控制进出网络的公司,也没有人要求你提交书面申请。建立一个不需要看门人的货币系统并不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但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分布式数字货币的概念就从学术边缘转移到了整个社会。
“(比特币)证明了这是可能的,是对计算机科学的重大贡献。”冈瑟尔指出,“中本聪打开了改变整个金融业的大门。”
比特币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没有中本聪的情况下发生的。他于2010年从互联网上消失,将比特币软件留给了一些早期的合作者,而寻找中本聪的努力基本上无果而终。《新闻周刊》曾发表过一篇封面报道,声称中本聪不是假名,而是一位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坦普尔市(Temple City)的退休工程师的真实姓名,很大程度上这个结论已经被推翻。《连线》杂志还报道了澳大利亚学者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他自称中本聪,但无法证实。
尽管比特币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并没有实现中本聪的梦想,即成为一种日常交易的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其仍是投机者的媒介。部分原因是交易非常缓慢。冈瑟尔估计,比特币网络每秒处理大约3笔交易,远低于Visa每秒处理的3674笔交易。与此同时也有其他问题,比如比特币网络运算带来了惊人的碳排放量,一份报告显示这一数字已经与一个小国的能耗相当。
中本聪在比特币项目上的继任者,以及其他数字货币的开发者,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其方式有时与最初的白皮书大相径庭。比特币项目正在考虑一项名为“照明网络”(Lighting Network)的创新,将大部分交易移出区块链,从而加快交易速度。与此同时,冈瑟尔等人正在研究处理速度和环境影响的新方案。另一些人则创建了新的数字货币,试图解决从性能到隐私等一系列比特币问题。
“从技术上说,中本聪提出的概念曾超出了任何可以想象得到的方式。”冈瑟尔说。“但目前对于我们仍面临的问题,中本聪的论文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
这使得冈瑟尔在6月份的推特上宣称“中本聪已死”。冈瑟尔的意思并不是说中本聪真的去世了,但和尼采所写的“上帝已死”意义相仿:即使是中本聪也无法解决数字货币社区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
对冲基金Numerai高管乔纳森・西格(Jonathan Sidego)同意冈瑟尔的观点,他认为中本聪的论文对目前比特币面临的问题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公众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中本聪的论文。
但这并不是说中本聪或那篇论文无关紧要。“对于任何有兴趣理解区块链工作原理的人来说,这篇论文绝对值得一读,”冈瑟尔说。“这篇论文短小精悍,可读性强,绝对值得一读。”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数字货币项目主任尼哈・纳鲁拉(Neha Narula)对此表示赞同。在《连线》杂志2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上,当纳鲁拉被问及关于数字货币的书或论文时有哪些可推荐的,她选择了中本聪的论文。她说:“令人惊讶的是论文仍然有效。”“这仍然是理解比特币如何运作的最佳方式。”
她还认为,中本聪随后的沉默是这位比特币创造者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特币最酷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的创造者走开了。”她说,“很多人觉得他们对这件事拥有所有权。我认为如果创造它的人、开启它的人还在,人们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