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若忽略徐玉玉案背后追问,悲剧将继续
(原标题:不能忽略案件之外的追问)
于潇
通过360手机卫士等手机软件,可以对来电标记上“骚扰”“诈骗”“房贷”等标签,“这样下次同一个号码打来就能直接挂掉。”但令人困惑的是,不少号码已被其他用户标记为“骚扰”已经达到成千上万次,为什么还能拨出来继续骚扰他人。“难道这种现象没有人管吗?”(8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确实,这种为人所痛恨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管理。2016年8月21日,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准大学生徐玉玉伤心不已,最终导致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太多这样的经历,也时不时接到诸如发放贷款、教育培训、房屋买卖之类的电话骚扰,很多人习以为常。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类电话太多,几乎天天都有。二是因为并没有多少能力和方法去改变现状,既然不能改变,只好放平心态去接受。
相比之下,徐玉玉是不幸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里,她收到了一个高度“真实”的诈骗电话,这导致严重后果――她的大学学费被骗走,而这是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来的。案件发生后的第八天,最后一名嫌疑人投案自首。
嫌疑人的悉数到案,有助于查清全案犯罪事实。而犯罪事实的确实清楚,不仅是刑事诉讼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回应公众疑问的需要:是谁泄露了徐玉玉的个人信息?还有多少人被泄露着信息?泄露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流通起来的?
虽然上述解答,于定罪量刑而言,影响并不大。但回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给受害者一个交代,而且还能有助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建立。毕竟,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更容易让信息保护落到实处。
然而,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个案的推动力是有限的。或许在明天,骚扰电话、诈骗电话依旧会出现,而案件的查办对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构建而言,或许也仅有跬步之功。
但这些问题,并不妨碍我们持续并细致地观察、追问整个案件,是否存在着以此谋生的行当?如何追究这些人的责任?堵住个人信息泄露需要如何发力?
通过案件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在笔者看来,颇具悲剧色彩,毕竟有受害者的权益遭受了不法侵害。然而,若是忽略案件背后的原因追问,那么,悲剧将不可避免地再次上演。
如果任何一个类似事件都有一个彻底的答复与反思,那么,骚扰、诈骗电话将会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而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也不再是空中楼阁,将成为真切的法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