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微博蹦迪朋友圈装死,你究竟有多在意别人的感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者 | 易平

出品 | 网易科技《知否》栏目组(公众号:tech_163)

有一句话叫做“ 微博里蹦迪,也在朋友圈里装死 “,这句话其实大部分可以解释很多年轻人的社交状态,微信里打卡,以及应付社交,而在朋友圈里则能和热点互动,发一发自己的最近状态,这些网友们在朋友圈里是这样的:

知否|微博蹦迪朋友圈装死,你究竟有多在意别人的感受?

在微博里却摇身一变,变成了欢脱的”沙雕“网友:

知否|微博蹦迪朋友圈装死,你究竟有多在意别人的感受?

有人说微信只是为了维护必要的社交关系,而在没有大量朋友,领导,家人所在的微博才是释放天性的领地,有些人一天也许会发几十条微博,但在朋友圈始终保持沉默,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原因呢?

社会角色的影响让我们不能在朋友圈展示全部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在用微博的时候就会往往感觉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而在微信中想说句话却觉得束缚重重。这里面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在微信中有大量的熟人和常联系的同事以及领导,在面对他们的时候, 我们往往会将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考虑代入其中,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顾及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所以往往会是一个乖乖的形象 ;而在微博里则没有了熟人这层束缚,不用再按照他人的期望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塑造自己的形象了,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感想。把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所以会感觉朋友圈里的自己在演戏,而微博里才是真我。

知否|微博蹦迪朋友圈装死,你究竟有多在意别人的感受?

只对真心朋友讲的真心话地自我表露

除了我们在交往中会希望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这种做法以外,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根据对方的社会角色不同,以及熟识程度不同,所以会给对方展现出不同的一面。 在没有大量熟人的微博里,我们往往会给大家展现“ 公开自我 ”而不是真正的自我,这只是一种表象的自我表露。而在大家互相非常熟悉的朋友圈里,大家往往自我表露很少;在一面是谋生人另一面是亲密好友之间,我们要展示的两个方面自然是不太一样的。

匿名化和去个体化

我们都知道,网络环境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匿名,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在推进网络实名制原因。因为匿名的关系,我们在网络之中的社会身份是互相可以隐藏的,我们也就并不能像线下一样,接触到一个人真实信息,导致在这个网络群体中, 个人的自控能力和自我意识下降,从而可能导致一些非典型的行为发生。

知否|微博蹦迪朋友圈装死,你究竟有多在意别人的感受?

由于在微博中匿名与他人互动,缺少了人际交往中的临场感, 从而导致个体的自我意识随之下降,引发一些所谓 站着说话不腰疼 的言论。 也是在微博这样匿名的社交媒体之中, 我们会降低对自己的自控力,以及减少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认知, 在匿名的基础上从而进行更大程度的自我表露。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尽管我们真的会在微博和微信里展露出不一样的自己,但这也并不是不好的现象,通过微博里匿名的自我表露,才能使我们心中的负能量得到倾诉,才能更好的行成良好的健康人格。只要我们能分清自己的社会地位,找准位置;那么在微博自我倾诉又能算什么呢?

网易科技《知否》栏目,好奇世界,与你一起探索未知。

关注网易科技微信号(ID:tech_163),发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