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菲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新冠疫苗 最快1年后人体测试

(原标题:赛诺菲用基因重组技术平台开发新冠疫苗,最快1年后人体测试)

澎湃新闻记者 包雨朦

又一国际疫苗巨头将加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竞赛。

2月19日,赛诺菲全球疫苗事业部赛诺菲巴斯德宣布,依据先前开发SARS疫苗的经验,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BARDA)合作, 利用先进的基因重组技术平台加速开发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

赛诺菲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新冠疫苗 最快1年后人体测试

赛诺菲巴斯德表示,基因重组技术能对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产生精确的基因匹配。DNA序列编码将被结合到杆状病毒表达平台的DNA中,并用于快速制造大量的冠状病毒抗原,这些抗原经配制后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

与此同时,相较于传统疫苗开发平台,基因重组技术有利于快速开发疫苗,并在更短的时间内大规模制备疫苗。基于杆状病毒表达平台,赛诺菲已开发了一款已获批上市的重组流感疫苗产品。赛诺菲预计, 将在6个月内筛选出一款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实验室进行测试,并可能在1年到18个月内准备好在人体内测试疫苗。

COVID-19属于冠状病毒家族,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2002年底,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出现,随后于2004年基本消失。赛诺菲计划进一步研究一款已进入临床前期的SARS候选疫苗,用于预防COVID-19。在非临床研究中,SARS候选疫苗已展示出免疫原性,并在动物攻毒模型中起到了部分保护作用。

赛诺菲疫苗全球负责人David Loew表示:“我们必须协同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的健康威胁,比如最新的冠状病毒。为此,我们与BARDA展开合作,加速开发这款潜在候选疫苗。

BARDA官网发布的公告中提到,它与赛诺菲合作运用的这项技术产生了与病毒蛋白质完全匹配的基因。 这种蛋白质的DNA将与一种对人类无害的病毒的DNA结合,用来迅速产生大量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统抵御病毒。 这些抗原将从这些细胞中分离和收集并纯化,从而为进一步开发创造疫苗做储备。

BARDA主任Rick A. Bright博士说:“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是快速应对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基础。利用这种经过验证的技术,我们可以立即转向应对这种新的全球健康威胁。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获得许可的疫苗,对这种最新病毒提供长期的健康保障,并预防未来冠状病毒的爆发。”

据BARDA介绍,该机构从2004年开始与赛诺菲合作,并于2009年开始与位于康涅狄格州的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ences)合作,以开发一种重组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活性,可在流感大流行时快速生产数百万剂疫苗。2016年,BARDA将这种疫苗添加到美国大流行性流感疫苗的储备中。2017年,赛诺菲收购了蛋白质科学及其技术。蛋白质科学此前在SARS疫苗开发工作中积累的技术经验为加速开发COVID-19疫苗提供了开端。此外,由于该平台已产出一款已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Flublok,因此将可以相对快速地用于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

同样位列国际疫苗四巨头之一的葛兰素史克(GSK),此前也宣布将为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佐剂技术。

2月3日,葛兰素史克正式表示,将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合作,向其提供佐剂平台技术,首项协议已在葛兰素史克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之间达成,后者于2019年1月建立了“分子钳”技术疫苗平台。昆士兰大学化学及太空分子生物学系系主任保罗・扬称, 研究小组希望能在“未来六个月”内研发出疫苗。

据悉,疫苗佐剂能诱发机体产生长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同时减少免疫物质的用量,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而“分子钳”技术是指给病毒蛋白加上一个基因使其稳定,并便于人体侦测,进而制造抗体来消灭病毒。

除了两大疫苗巨头之外,加入新冠疫苗研发的外国公司还包括美国的强生公司、美国疫苗公司Inovio和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德国企业CureVac AG等。其中,强生公司表示,将利用埃博拉平台开发新冠病毒疫苗。公司将同时利用杨森的AdVac腺病毒载体平台和/或PER.C6生产细胞系技术,快速研制出一种能够保护人们免受COVID-19感染的疫苗。

而在国内公开宣布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企业已经达到19家之多。据科技部此前公布的消息,国内的新冠疫苗研发涉及多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其中由中科院牵头开展的重组蛋白疫苗项目进展较快,已经进入了动物安全性试验阶段。

延伸阅读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网易科技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