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 深陷裁员危机的印度创企?
(原标题:拿什么来拯救你,深陷裁员危机的印度创企?)
在上周午后,关键词#HelpAskmeEmployees成为Twitter的热门标签。据说这家8月底停工的Askme电子商务公司,已经裁减了约4000名员工,并且拖欠了两个月的薪水。
他们发表的推文描述了他们的痛苦。一个标签中@PMOIndia的推文哭诉到: “在过去2个月,4000个家庭没有得到工资,这不是一个笑话。”另外有人表示,这整个生态系统的令人感到痛苦:“初创公司使就业岗位不稳定。解雇、欠薪……这是印度初创企业的真实写照吗?”
一个相似的问题时刻困扰着Ankit Kesharvani,直到最近一个内容编辑出现在AskMe。Kesharvani告诉ET杂志:“我向我的朋友借钱,并且还没付房租。我几乎不能生存。” 现在,他就指望着国家公司法法庭的临时裁决。法庭禁止AskMe的投资者――Astro Entertainmen Nerwork公司退出这家电子商务公司。 AskeMe的管理者――GeritInfoservices公司的总经理则反对法院对他们公司管理不善的指控。
据报道,Astro公司的依据是,尽管向AskMe公司投资了30亿美元,但仍未获得任何利润。下一次听证会将在11月17日举行,老员工Kesharvani还是有希望的。他说:“我希望事情能得到解决,并让我们得到工资。”
员工不指望初创公司的在高风险、混乱、多变的环境下能自己变得井井有条。随着资金的枯竭,初创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慢慢地、不可避免的衰落直至倒闭。正是高薪和各种高职位的诱惑,造成了这种附带的损害。后见之明是好事,但一年前,还很少有人希望自己可以待业在家。就在2015年11月,DivyadeepJadhav所谓“在受聘时犹豫是件愚蠢的事”的想法还受到极大的追捧。
这位曾在Teleservices(印度塔塔电信公司)工作的孟买客服高管就被一个诱惑的条件挖走――拥有属于自己的业务发展团队加上35%的工资增长。这位27岁的年轻人坚信,在任何一个“旧世界公司”中得到这样的职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在入职后的三个月,Jadhav和他的团队的40名成员均被解雇。这家初创公司为了一家线上大型杂货公司而放弃他们团队的计划。Jadhav的入职风光无限,他被抛弃的也很随意:毫无预兆的被解雇,仅仅补偿一个月的薪水,在人员安置方面也没有任何补助。
被解雇后的六个月,Jadhav仍然处于失业之中。要么是新职位不适合他,要么是薪资只有优秀初创公司能提供给他的一半。他说:“我陷入了困境。”Jadhav表示企业家可以接受失败,但是却要员工忍受失败的后果。
Jadhav只是成千上万名初创企业雇员中的一个,他们有同样的遭遇,他们遭受着孤注一掷的痛苦,公司不是倒闭,就是为了在这场游戏存活而裁员。一个风险投资和企业服务的信息平台Xeler8的创始人RishabhLawania说:“派对狂欢结束了,每个人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现在这可能是一种夸大其词,也许情况和几年前那种非常乐观的预测一样,只是如今钟摆摆向了极端悲观的一边。尽管外面不是世界末日,Lawania先生认为初创企业的类固醇时代已经过去。但事实上,这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唯一的问题是,现实情况既与公司创始人有关,也与雇佣员工行为有关,由于创业环境良好时雇佣了过多员工,这种现象要是得不到遏制,那对员工来说也是致命的。如果还有时间的话,重新调整劳动力是唯一的选择。
Xeler8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7月后建立的2,281家风投公司中,有997家已经倒闭,失败率为43.7%。这些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为11.5个月,得到投资的部分企业可以生存得稍久一些,直到钱用完为止。这些倒闭的初创公司中,物流公司的比例略多于五分之一,占20.90%,电子商务公司占19.64%,食品科技公司占18.74%,数据分析公司占11.36%。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大多选择去大公司或其他创业公司,其中22-24%的人选择继续创业,比如上文提到的Lawania。
此外,失败的可能性将增加,去年,15家初创公司关门歇业,而根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29家。11家是在5月和6月的时候倒闭的,其中5家曾在过去的18个月内见证了100多家企业倒闭。
Layoff-startup
过度雇佣引起的矛盾
因此造成的裁员对那些失去工作机会的人来说十分痛苦,从创业界的角度来看,更值得担忧的是有潜力的雇员正在消失。根据Belong公司的调查显示,2015年9月到2016 年4 月电子商务公司的从业人数下降了 61%,远超2015年5月到10月的数据。显然,当看到那么多人失业在家好几个月,剩下的人都会变得非常谨慎。
举例说,Vijay Naidu从四月份起就失业了。来自孟买大学的Naidu曾在一家资本雄厚的物流创业公司担任了15个月的财务部副经理15个月,直到公司创始人认为,他们必须削减一些人员。“过多的招聘和零成本控制使裁员变得迫在眉睫,”Naidu说,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被裁掉的是自己。虽然公司清除了他所有的欠款,但Naidu不确定他是否会再次冒险进入创业公司。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财大气粗的投资者带来了资金的同时也引起了过度招聘。投资人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扩大规模,创始人又非常舍得花钱,因此他们需要大量拥有电子商务经验的员工,这就导致了之前工资飙升。
创业者们把责任归咎于风险投资。他们认为,“快速扩张,快速失败”的风投文化导致了他们的轻率招聘。
加剧问题严重性的还有FOMO――害怕错失良机的投资心理。这种现象遍及全球各地,在硅谷初创公司过去几个月的一系列的裁员中尤为明显。
清除表现不佳的人
Gurley在他的文章“On the road to recap”中写道:早在1999,如果一家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前筹集了3000万美元,那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突破。而今天,民营企业能筹集的金额已经比过去高了10倍甚至更多。因此,它们的烧钱率也是前者10倍或以上。他还说:“这一切创造了一个贪婪饥饿的独角兽,”
Gurley认为,纸媒评论的压力、大规模的烧钱率、前所未有的低 IPO和低并购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环境,而许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投资者对此还没有万全准备。他补充说,许多现代企业家很少大谈失败或裁员,因为这些是在行业中常见且悠久的问题。Gurley指出,或许最错误的判断是以为筹集更多的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更多的钱只会让问题更严重”,他写道。
Gurley的预测是让员工收拾包袱回家。即使资金雄厚的创业公司和独角兽们都已经解雇不少“表现不佳的人”。上个月,据说 Flipkart创始人Binny Bansal承认他被免去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因为他和700多名员工一样表现不佳。当然,不同的是,其他700多人是彻底失去了他们的工作。
“FOMO心理伤害的不仅仅是投资人,像我这样的员工也陷入其中”,来自iCliniq公司的Suyamprakasam援引牛顿的例子说,“即使是最聪明的大脑也会出错”。早在1720年春天, Benjamin Graham在他的书《聪明的投资者》中就提到:牛顿拥有South Sea的股份,这是英国最热门的股票。当感觉到市场已经失控时,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喃喃的说他“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动,但算不出人们的疯狂”。
Graham写道:牛顿卖出了他的South Sea股票,赚了100%的利润总额7000英镑。但仅仅几个月后,受狂热的市场影响,牛顿在一个更高的价格重新入市,结果赔了20000英镑(超过今天的300万美元)。“在他的余生,他不准任何人在自己面前提到“South Sea”,Graham写道。
it-office-india-people-are-working-in-their-office-e1420705308963
Suyamprakasam说,故事的寓意是员工也需要为他们对岌岌可危的工作承担一部分责任。所有雇员以及潜在的雇员都必须了解创业公司的相关资质,如财务状况、资金状况和商业模式,以此来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那么他认为印度理工学院的行为有什么优点吗?该学院将一大堆初创公司列入了校招黑名单,因为他们拖延或违背了自己的招聘承诺的。毕竟,这一想法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利益。对此,他说:“将创业公司列入黑名单的行为弊大于利”。
人力资源专家也批评此举。Shailja Dutta(猎头公司Stellar Search的创始人)认为,虽然每个学院有权保护自己的学校名誉,但是否选择去创业企业就职得由学生自己决定。她还说,印度理工的学生们都是成年人,如果充分意识到潜在的优势和劣势后,他们选择去初创企业工作,他们就应该有权利这么做。
Dutta认为,虽然裁员是创业界的一个常态,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如何避免裁员而是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来自Xeler8公司的Lawania认为情况会变得更糟,而且这是企业成长不可避免的部分。他说:“创业公司在美国的失败率远远高于印度”,同时也指出,随着这些年创业公司生态系统不断成熟,印度也将面临更多的人员流失和失败。这也算是尚有一点慰藉吧。
像这样的困难时期,也为创始人提供了一个筛选员工的完美机会。在这种创业逆境下,谁能与之抗争并扭转逆境,谁就能适应“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文化。来自iCliniq公司的Suyamprakasam说:“创业不是胆小怕事者可以走的路”。正如智者所说:如果你不愿意为不普通冒险,你就得接受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