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火炬台"科技范儿"十足 它的设计者火了
(原标题:里约奥运火炬台的设计者火了,新作25万美金起价)
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设计的主火炬台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抢尽了风头――怎样点火突然变得不再重要,观众们一遍遍看着高能网红火炬台的录像入了迷:这个不断运动着的风动力雕塑(kinetic sculpture)像一个反向的漩涡,无始无终,带着催眠式的魔性;而圣火的光芒被反射反射再反射,如同永无止境地制造并发射能量的永动机。
在奥运会之后,猜想中国的艺术收藏家们会对购买安东尼・豪的作品产生更大兴趣――尤其是,他的开价并不贵。目前,他正在创作的三个大体量作品――分别在华盛顿的哇啦哇啦(walla walla)铸造厂、堪萨斯城的Zahner工厂和德国纽伦堡的Huttinger制作――预计将于年底完成,“定价将很可能从25万美金起。”
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
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设计的主火炬台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大放异彩。
一切始于一年前的八月。2015年夏天,一封来自里约奥组委的电子邮件出现在安东尼・豪的电脑里,信中询问豪是否愿意为里约奥运设计火炬台。组委会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设想,一切完全自由。从不接受委托制作作品的豪决定破例,毕竟奥运会是奥运会。他先在距离西雅图两小时船程的奥卡斯岛上的家/工作室里进行早期设计,随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完成制作,并于七月初长途跋涉运送到里约热内卢。他做了两个类似的作品,另一个将放置在里约热内卢坎德拉利亚的闹市区。
在开幕式结束后几小时,安东尼・豪便发布了一段预先录制好的视频。他说奥运火炬台的灵感来自于热带生活里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形状,比如椰子树和棕榈树。“我希望能复刻一个太阳,利用运动来摹拟它搏动的能量及光线的反射。我希望人们能从这个火炬台、开幕式及奥运会比赛中领悟的是:人类能够实现的东西永无止境。”
1954年出生于盐湖城的安东尼・豪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历史悠久的斯科希甘绘画与雕塑学院,在厌倦了水彩画后移居曼哈顿。兼职做仓库保管员使他发现了金属这一材料,并从1989年起建造动力雕塑,最初的作品是使用废弃的电梯缆绳,将数个小型动力雕塑(早期实验)悬挂于大楼之间。
安东尼・豪使用CAD进行最初的设计:先用T-Spline for Rhino进行建模――通常从单一元素开始,进行多次复制,并决定每一元素的曲率――随后导出DXF文件,再将该文件导入切割程序里。安东尼・豪用一台等离子切割机将这些最初的部件一一制作出来,并在装配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灵感,不断调整设计。
安东尼・豪的作品介于雕塑和装置艺术之间,既不像传统雕塑那样静态、也不像源于极简主义的早期装置艺术般强调观念性;相反地,他将两者结合,使用“风”这一他一贯迷恋的元素激活静态的雕塑,以雕塑的运动拓展出新的维度――而这不仅发生在空间的层面,而且发生在隐喻的层面。
《海王星的金块》,像一个游动的水母。
《我父亲的影响》,碎片般的小镜面构成的大镜子。
《Di-Octo》像章鱼有规律地舞动触须
“像XXX”是描述安东尼・豪作品的标准修辞:《海王星的金块》像一个游动的水母;《我父亲的影响》则是碎片般的小镜面构成的大镜子;《Di-Octo》像章鱼有规律地舞动触须;而2015年最新创作的《In Cloud Light III》则像一棵被吹动的树。如同掌握了一种创世的魔法,安东尼・豪在冰冷的媒材里找到了生命的样态。雕塑活了,变成了一种“空间动物”。
安东尼・豪的In Cloud Light系列。
近年来,安东尼・豪的作品体量愈来愈大,也越来越多地被置于公共空间,而这恰恰暗合了装置艺术的特质:要考虑环境;或者说,装置所在的语境。重达二吨、直径40英尺的奥运火炬台无疑契合了“太阳”这一重量级比喻的要求;而他的《In Cloud Light III》有7.6米那么高,适合森林里每小时二英里的风。就好像,他的每个动力雕塑都有一个理想安置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