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一号"这是一条龙 美中不足却值得被纪念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崔玉贤/文

“这就是一条龙,奋斗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条龙。”蓝箭的员工感慨道。

这是蓝箭的“朱雀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之后天空留下的痕迹。为了“这条龙”,蓝箭的员工奋斗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耗资7000多万元。

这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条龙是否能够真正将卫星送入轨道。但对于蓝箭人来说,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将火箭运到只有“国家级”火箭发射基地已经算是成功了。

“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民营运载火箭;蓝箭也是国内最早取得行业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也获得了国内第一张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

但最终,首枚民营火箭仍然出了些问题: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

但蓝箭却收到了来自国家宇航局、媒体、民众甚至是竞争对手零壹、翎客的支持:民营航天才刚刚开始,多给些宽容,让他走的更远。

“这是一条龙”

从嘉峪关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要4个半小时的车程。2018年10月27日,10辆大巴车按顺序依次的进入这个属于“军事基地”的航天城。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航天城对外开放,虽然需要经历层层检查。

在这里,成立三年多的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要在这里发射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

“朱雀一号”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三级固体运载火箭,箭体直径1.35米,全箭总长19米,起飞重量27吨,起飞推力45吨,具备快速响应、灵活发射、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等特点,主要面向微小微星和立方星星座组网等商业发射市场。

之所以赶在27号发射,据说是因为”七上八下“的语意。

在发射之前,蓝箭CEO张昌武做了个简短的演讲。他表示,本来昨天心情已经平复,但当今天看到”朱雀一号“伫立在发射塔时仍然充满了激动,甚至想掉下眼泪。他称朱雀一号为”朱雀大宝贝“。

倒计时30分钟,所有在车上的媒体和嘉宾以及工作人员都齐聚在发射地5公里之外的地方观看。虽然10月份的酒泉很冷,但大家都手拿着各种照相设备,希望能够记录下这具有着历史意义的时刻。

倒计时15分钟,在发射地的技术人员也都撤离,只留下”朱雀一号“远远伫立,现场氛围紧张。

在倒计时10、9、8……所有人大喊,随着一声”点火“,朱雀一号喷射而出。

“太美了”、“太壮观了”、“好震撼”,在拍摄之余,有些人喊道。就这样朱雀一号一级分离成功,二级分离成功,接下来,肉眼已经观测不到,天空中只留下弯弯曲曲的痕迹。

“这就是一条龙,奋斗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条龙。”蓝箭的员工感慨道。虽然肉眼看不到,大家久久没有离去。

按照节奏,在其发射10几分钟之后,可以大概知道其发射情况。大家已经做好了迎接好消息的准备。但一直过了1个多小时,也未有官方消息出来。

“美中不足”

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在这里变得很漫长。笔者在等待之余发现了蓝箭工作人员的情绪有些不对:他们有些面露愁容,有的在相互鼓励。偶尔间听到张昌武对一位员工说:要把情况客观的告诉大家。

言语之间已经感受到了一丝丝不安。

果然,在当天的18:36分,发射过去2个小时之后,张昌武宣布:朱雀一号,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感到可惜。

张昌武表示,朱雀一号虽然达到了印证关键技术环节的目标,但从技术上来说有些美中不足,航天就是这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但发射中心表示,能够坚持300秒以上,实现一二三级成功分离,已经不易。朱雀一号获得了发射中心的认可和祝贺。

“接下来,我们会迅速组织团队分析问题出现在哪里,后期召开技术说明会,给出官方结论。”张昌武表示。

其实,对于这次发射,张昌武做好了成功的准备,也设想了多种问题出现的可能,可以说预想的最恶劣的情况都没有出现。

“当初我们决定民营火箭送卫星入轨,外界很多人都有顾忌,感觉挑战太大。但这次试飞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很多目标和参数,给朱雀的继续发射和朱雀二号的发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张昌武表示。

值得被纪念

虽然不能完全说成功。但“朱雀一号”却收到了来自各方的鼓励。在张昌武告诉员工最后结果时,不知是哪位员工喊了“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

竞争对手零壹和翎客的人发状态,表示“朱雀一号”的飞行是中国商业航天事业上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是专业团队的一次伟大尝试,探索永无止境。给同行打Call。

“朱雀一号能够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是重大的胜利,能够入列国家任务序列,躺在军用发射场里。”

转头看看国外的Space X,猎鹰号初次发射就因一个错误,发射延期,之后连续2次发射延期。在后来正式发射时,发射仅26秒就出现问题,坠落地面。Space X也是历经多次失败,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毕竟我国商业航天的破冰才3年的时间,蓝箭成立仅仅3年半的时间。

想成为类似Space X的企业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中国唯一一家具备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研发能力的民营企业,聚焦于中小型的商业航天应用市场,主要研制液氧甲烷航天发动机及液氧甲烷火箭。该公司在北京、西安建有两个研发中心,在湖州建有智能制造基地,拥有170余名火箭总体、动力等研发人员。

商业航天领域在2015年破冰,我国自此商业航天力量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整个产业链环节,火箭研发制造赛道上的参赛者其实并不多,因为这个赛道技术门槛很高。

张昌武曾经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液氧甲烷是蓝箭的技术核心,是自主可控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Space X还有Blue Origin等有正在研制的液氧甲烷的发动机。蓝箭算是世界上第三家商业企业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制技术。

谈到未来的公司愿景,张昌武用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要成为类似Space X或者波音这样世界一流的商业航天企业。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