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快的”重出江湖 滴滴1亿补贴加持意欲何为?
(原标题:时隔5年“快的”重出江湖 滴滴1亿补贴加持意欲何为?)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在拼车、网约车等业务先后升级调整后,滴滴出租车事业部也开始进行新的调整。
9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滴滴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成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快的新出租”将投入1亿元转向补贴,发放打车券,并帮助司机提升单量和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更名“快的新出租”外,出租车业务负责人也由此前快的的元老级人物担任。根据滴滴的公告,滴滴任命石东海为出租车事业部总经理,向滴滴出行CEO程维汇报。公开资料显示,石东海于2015年加入快的打车,任出租车技术负责人,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历任代驾、品质出行事业群及普惠出行事业群等产品技术负责人。
程维在朋友圈表示:“看到‘快的’品牌重启很亲切,也有激动。初心不忘,期待快的新出租能够帮助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实际上,“快的”品牌的重出江湖,将不少人的思绪直接拉到8年前。彼时,嘀嘀(后更名为滴滴)、快的先后出现带来了整个出行行业的大变革。旋即,2014年,双双掀起轰动全国的补贴大战,直接打到2015年情人节,滴滴和快的战略合并,开启了出行领域的新时代,而快的品牌也自此被“雪藏”。
如今,时过境迁,“快的”复活在带来一波“回忆杀”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的猜测,起家于出租车业务,如今重新发力这个市场,滴滴重启“快的”到底意欲何为?
滴滴为何重启“快的”?
滴滴与快的的合并无疑是过去十年里出行行业的大事件。
作为同样诞生于2012年并瞄准出行领域的创业公司,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自成立之日开始,两者在市场中布局的步调就极为相似,竞争也格外激烈。
2014年,滴滴和快的掀起轰动全国的补贴大战,移动出行由此开始普及。而在2015年情人节(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战略合并,在结束长期补贴战的同时,也开启了出行领域的新时代。
而如今5年过去了,坐稳了出行行业“老大”位置的滴滴“复活”快的品牌,又在做何打算?
滴滴在公告中表示,该品牌将延续原有“快的”品牌“让用户打车更快”的理念,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提升线上叫车率。据滴滴方面透露,目前全国出租车线上化占比不足10%,而品牌升级后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提升接单效率,服务更多乘客。
公告同时显示,在后疫情时代,“快的新出租”希望和司机师傅、乘客以及行业伙伴共同推动行业持续转型发展。升级后的“快的新出租”仍将保持独立运营。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最早切入出租车行业、同时也是曾经的出行行业主要玩家,“快的”这个品牌在与滴滴合并以后一直没有利用起来,如今使用“快的”这个金字招牌,也有利于滴滴继续打开出租车市场。
实际上,今年以来,滴滴在出租车业务上屡有布局,其中包括原“滴滴出租车”陆续开展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升级、为出租车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桔行系统”等。与此同时,滴滴出租车还加快试点新服务,包括加强打击黑产、推出司机加油、吃饭优惠、加速出租车企业和地方政府深入合作和试点“优选出租车”等系列举措。
在程维提出的“0188”战略目标下,作为四轮业务中与网约车同等重要的出租车,也正在成为滴滴的主要发力方向。
出租车市场还有哪些增量空间?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出租车行业是滴滴、快的曾经最先切入出行市场的领域,但是随着这些年网约车业务的发展,出租车的线上化程度正在掉队。
从去年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来看,平均每天出租车服务1.1亿人次,按照平均每车1.8人计算,每天产生的订单在4500万-5000万单左右,而滴滴出租车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去年日均订单量才300万单,不足10%。如此看来,线下“扬招”依然是乘客打出租车的主要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 在网约车市场格局逐渐稳定的当下,尚未完全开发的出租车市场成为滴滴发力的新方向,同时也是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同时,出租车在下沉市场依然占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发力出租车业务,也是滴滴进军下沉市场的策略之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滴滴加速了多品牌战略的推进速度,滴滴拼车在近期更名为“青菜拼车”,同时滴滴还在低线市场推出新品牌花小猪打车。而在此之前,滴滴自动驾驶和青桔单车品牌均实现独立运营。
在业内看来 ,大量新品牌的出现或是滴滴为未来各业务独立运营铺路。对于滴滴来说,独立品牌也意味着旗下业务将产生更大的可能性,在某一独立品牌不会影响全线业务的同时,品牌之间也将存在协同合作。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青桔单车、青菜拼车、还是快的新出租,这些新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滴滴对于网约车市场之外增量空间全方位探索的速度正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