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殡葬协会:建议改用二维码墓牌
(原标题:中国殡葬协会:建议改用二维码墓牌)
南都制图:陈婷
经济表情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2014-2015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死亡人口约800万,火化率约50%;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在此背景下,目前很多城市存在墓地资源短缺、价格虚高等问题。
中国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营性墓地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大导致墓地价格被抬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有待变革的殡葬观念。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助理王衍臻说,修建大墓、豪华墓,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林地,白化了很多山头,还耗费了大量木材、石材、水泥,造成了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后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应该更多地分配给生者,对逝者更多的应是运用诚敬、感恩、纪念、传承等文化形式,对于墓碑等物化形式不应过于看重。
王衍臻说,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必须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少占土地甚至不占土地。
“立碑是为了方便祭祀,新时代人们应该使用新型方式悼念逝者。互联网助推殡葬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王衍臻说,二维码墓牌运用二维码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以电子数据方式,将逝者的人生历程通过文字、视频影像资料予以保存。二维码墓牌材质选用铜、陶等制品,体积小,与石材墓碑相比,节约土地、保护生态,将二维码墓牌电子平台所载的生平事迹、视频影像通过移动终端予以再现,具有较强的追思、人文纪念、生命教育功能。
据统计,北京市目前每年需要安置约7万份骨灰,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墓穴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计算,北京市每年需要7万平方米净地,折算成现实中的墓地,大概需要占用20万平方米的土地。
而上海目前共有公墓用地7500余亩,已用去5600余亩,仅剩不足2000亩,而每年死亡人口近13万,按照现在每年100余亩的殡葬用地使用速度计算,只够再维持20余年。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墓地资源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活人”与“死人”争地的矛盾不断凸显。如果不对公墓期限进行严格管理,死人与活人争地将很快成为现实。
“目前选择传统墓碑葬式的市民占59%,选择树葬、海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骨灰深埋和格位存放等多种节地生态葬的占41%,说明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上海殡葬协会会长王宏阶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综合中国青年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