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商户APP的三大难点 互联网TMT数据 |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联网改变了大多数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端尝到甜头的商户也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微信的崛起、移动APP的风靡,都让传统行业的商户们感到“机会”来了,为摆脱互联网时代的“迟钝”局面,避免在移动互联网上继续落后,还是“跟风”吧。

无论是微信还是移动APP,以及移动站点,都是传统行业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方式之一,究竟哪个更好现在还说不清楚,移动互联网的前景本身就不够明朗,所以何种方式暂时还难以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靠“单枪匹马”的方式想要在移动互联网做的很好的微乎其微。对于大多数传统行业的商户来说,自己单独去开发一个独立APP实无必要,单独开发APP伤身、伤财、伤力,在移动互联网还未出现红海的时候,盲目进入只会“损肝伤肺”,“拼爹”才是传统行业拥抱移动互联网最好的方式。

商户APP的三大难点

入口难。 移动产品的屏幕大小决定了用户在选取入口的时候与互联网有所不同,特别是在APP盛行的时候,APP呈现寡头状况是必然的结果,当用户对各款APP失去兴趣的时候就是抛弃它的时候,而最终能留下来的只有那么几个。

独立商户的APP,难以直接找到入口,即使是线下或者其他产品为其导入,针对性太强也难以幸存。想要在仅有几寸的屏幕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比较难的,这个APP的入口来源问题就是一大难点。

存留难。 商户APP的另一大难点就是存留率问题,即使是当前的主流APP,比如新闻客户端、看书APP等产品,在产品出现同质化情况下,用户也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存留率是大问题。

商户APP即使比较独特,但是用户在使用一次之后是难以再使用第二次的,能找一次物流公司还能找二次么?能买一次机床,还用买二次么?对于传统行业的商户来说,这些APP比鸡肋还鸡肋,因为用户最多只用一次就足够,然后就没完没了的删。

管理难。 户APP做的太好,成本肯定是巨大的,做的太一般,用户也不会对它来电。而且,做个独立APP,管理是一大难题。传统行业商户企业,少则几人,多则几万人,小商家本身人就少,然后还需要培训相关营销人员关于APP的使用方法和推广方法,有点劳民伤财。对于大商户来说,折腾这么个东西出来,肯定是需要一个团队来维护的,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但是在国内不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环境里,移动APP的前景又有多大呢?

商户与移动互联网平台合作的优劣势分析

传统行业的商家企业,要想真正拥抱移动互联网需要“多点开花”,靠移动APP那个不靠谱的入口,难以与更多用户接洽。“拼爹”(找个平台产品)就不同了,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其他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来推广和维护自己的产品与用户,既省事也能让风险降低,没有A平台还有B平台,无论是管理还是推广都相比于“单枪匹马”要容易得多。

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产品有很多,占据移动互联网最多用户量的社交工具,如微信、陌陌、米聊等产品;用户使用量较多的新闻客户端,与他们的合作要比普通广告强得多;LBS产品,收地地图;已有行业巨头开发的APP级产品,与已有的平台合作,不需要大力去推广APP,直接在平台上即可完成。

与可能出现的任何移动互联网产品“拼爹”,寻找所有一切移动互联网可能出现的平台与之合作,省去最大的入口问题。

留存率问题,这个是和大平台相互绑定的,只要大平台的留存率还在,用户就不会直接删除该APP,那么作为商户就有了依赖的工具,平台也乐意用此种方式获得变现。

合作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媒介,与平台或者其他产品合作推广以及售后的维护问题,这个都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产品直接实现,比如微博、微信等,都能很好的推广和做好售后。所以媒介是商户与移动互联网产品“拥抱”最大的掣肘。

商户在与移动互联网合作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够自由,难以独自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只能靠平台,对于商户从“后场”聚焦用户是有难度的。

平台类产品 VS 商户APP,哪个对用户更有价值?笔者认为,首选与移动互联网产品合作,可以是微信公众账号,可以是微博,可以是平台级产品,但是独立APP是没有必要的。如果能与已有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形成很好的合作,在移动互联网上就不会“落后”于任何产品,商户APP不是你的菜。对于商户来说,最重要的是形成面的推广和维护,而不是只是单个点的爆发。

(文/郭静)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数据研究中心-互联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