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的逻辑框架 互联网TMT数据 |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联网有其自身发展逻辑,理解了其中规律,可以有效把握创新的方向,对随机性创新有结构性分析和认知,清楚其发展方向及不足。通过对互联网应用的梳理和讨论,展示其中部分发展逻辑。

先说个常识

在新浪微博上,每秒钟都有上万条微博发布,一些微博被评论转发,出现在众多不知名的网民前。我们的城市也是如此,几十上百万的市民一早离家奔走于城市各个角落,开始一天的生活,傍晚他们再次穿越城市,回到家中。城市庞大的交通网络支撑着人员频繁流动,维持着城市繁荣,社交网络天量级的数据传播更加少不了高效的信息传播体系,FB新浪微博作为社交网络犹如靓丽的城市被我们所熟知,信息传播体系与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一样默默支撑着社交网络和城市的发展壮大。信息传播体系与社交网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将两者相混淆是很多人的误解。

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发展逻辑也如色彩的三原色一样,通过三个基本模块的演绎,就可以描述大部分的互联网应用。这三个模块是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接收,我们先对这三模块进行简单讨论,再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解读。

基本模块

首先是显示类,信息如何显示在我们面前,是我们对其进行传播、加工的第一步。此类创新又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指内容编排方式的创新,比如flipboard杂志,pinterest瀑布流,win8格子,根据图片逻辑显示的织图,3D,橱窗浏览,无限缩放,多层页面展示等,硬件方面包括分辨率,尺寸,曲面屏幕,多屏显示,投影,穿戴装备等。

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形式大致为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信息生产则指产生上述内容的应用。文字方面有输入法,网络流行语,长微博,设计诗,第三方评论等,声音方面有微信,啪啪,唱吧,声音微博等,图像则有相机应用及图片处理应用,instagram,美图秀秀,贴纸表情等,视频有自拍,vine比较少。这是软件方面,硬件则有体感、传感器和智能手机,google glass ,lumia,leap motion,海淀桥路况,铛!铛!铛!。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进行有章法的创新,比如显示方面,加入时间线,不同的时间点显示不同的预制模板,以满足不同的情境下,不同内容展现。文字方面是排版的创新,文本模块化,考虑评论内容,更便利的图文,gif,声音视频混排,以满足当下的快速、互动的阅读需求。图片动作化,视频图像化,视频加工凸显具体物体的运动,以根据视频特点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能够降低网民信息生产门槛的创新,基本上能符合当下网民需求大方向,不会导致方向性的错误。

信息传播体系是当下阶段创新的核心。信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一对多,微博上的博主与粉丝关系,微信上的公共帐号,微博的转发网络,关键字传播,这是一对未知的多,如果是一对多个熟人,则有朋友圈、微博群组等,一对一有私信、微信、@、陌陌等,一对未知的一,有定向发布。多种传播方式构成一个信息传播体系,维持信息的有效传播。恰如城市里的交通系统有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满足不同的流动需求。

最后是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在微博、微信、地图、浏览器、淘宝、app市场上被我们看到,这也是入口之争。不过我们知道信息是在传播渠道终端出现,传播渠道在哪里,信息就会出现在哪里,所以入口之争的本义应该是对传播渠道的占有,在社会化媒体阶段,渠道是动态的,不可控的,发出一条微博你不知道谁会转发,这条微博会被传播到哪些人群中,传播渠道的动态化,导致入口的多变,现有的入口之争思维方式是存在问题的。个体信息处理中心将会是信息接收模块的接口,搜狐浏览器,网易类的新闻终端有这样的雏形。在硬件方面,就是信息显示在何种终端上,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汽车,可穿戴硬件,体感设备等,这就将讨论延伸到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上了。互联网的发展逻辑是连贯的。

应用的分解

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基本模块搭积木一样对互联网应用进行解读。

成功的创新是能够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在当下,用户既是生产者,使用者,也是传播者,比如说拍张照片,签个到,他们发出了照片和签到信息,同时也将照片和签到信息传播给了自己的好友粉丝,这里就有两种理解,我把照片分享给好友,我们进行了沟通互动,这是社交活动;另一种是我用照片建立了一个传播网络,可能只有几个朋友刚好看到了,看到的也未必都与我就这照片进行互动,但通过这样的传播体系,我有效的将照片传播给特定人群。

我们可以看下美图秀秀和街旁,首先他们是否能让用户便利的拍照,对照片进行修饰,很容易的生产信息,街旁能否让人快捷的签到及标签情境,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根据所满足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照片分享在不同的需求情境下代表不同的意义,可能是记录,可能是炫耀,可能是沟通,可能是搞怪等很多种,这就在传播途径上有不同的选择,对分享的群组进行归类,以进行定向分享,让照片在熟人圈中传播,或家人间传播,对照片进行标签,根据标签来分享等,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街旁同样如此,除了根据用户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传播通道外,分享的另一面是信息的获取,我们利用标签将自己的内容传播出去,同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能便捷的接收到,当我标签女装店时,我进入的是一个以女装为标签的传播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我能与之相关的人群建立联系,直接查看女装店的图片、评价、优惠信息,或询问店主具体地址。

我也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早上地铁或公交上,打开一款app,输入自己吃的早餐,面包、馒头还是面条,这样就建立了一个以“早餐吃过什么”为主题的传播通道,在该通道内收到早上的趣闻乐事,或者统计一车厢一公里范围内的人数,举行面包、馒头、面条游戏战等各种互动。这算是个模板,可以举一反三推演。

我们再把积木做些延伸,前面讨论过信息发布和接收的硬件都可通过智能终端,比如手机来实现,我们的讨论可以平移进移动互联网领域。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本质上是一样的,其同质性远大于所宣称的差异。讨论移动互联网要说O2O,我们将其分为Offline 2 Online和Online 2 Offline两部分。线下往互联网迁移在于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得更大传播的影响力,以及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互联网往线下转移在于能够找到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所来匹配自身的需求。要做O2O,首先要考虑的线下与互联网上两群人是否由于时间和场所这两个原因造成错失交易机会,比如出租车,场所和技师的服务时间,如是,做O2O则有利于两者的信息沟通,创造交易机会,另一种是两者沟通达成更好的消费体验,查看场所具体情形,预约,选座点单等。当确认了目标用户的需求后,就是将Offline 2 Online的过程,你可以用手机,思维开阔些的可以用智能终端,传感器类的,简化Offline的信息生产步骤,快速上线,接下去是传播体系的选择,如何将Offline与Online的信息进行匹配,不同的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传播途径,微信是一个选择,标签化传播通道是另一个,一对多的广播传播也算一个。这是O2O的大致框架。O2O如果深究起来,算是微博上的细分渠道。

O2O与电子商务关系密切,接着谈淘宝。一个交易的达成,首先是大家能够遇到一起,也就是交易机会,第2步是达成商品价值价格上的一致,最后成交交钱拿货。淘宝的价值是提供交易机会,给店家带来流量,撮合店家与消费者相互协商。而这样提供交易机会的能力,淘宝正在消失。在社会化媒体阶段,消费者很容易的建立以自身需求的传播通道,比如建立运动鞋的标签,那么通过这一标签,我可以得到有关运动鞋的大量资讯,包括数量众多的卖家。不仅如此,选定大致几种款式,再次建立以其为标签的传播通道,可以很容易收集到几种款式的价值评价,可以对运动鞋有更准确的判断。相关传播通道所提供的信息根据用户具体需求情境,需求的不同,更为详尽准确和个性化。其次,供应商与消费者关系的演变,C2B形式的扩展,对现有店家也是一大冲击。淘宝维系其商业生态的基础及能力逐步被瓦解,淘宝的颓势将无可避免。

说说微博与微信。微博有完整的信息传播体系,一对一、一对多、关键字、转发等,微信则有一对一、一对多的公共帐号,前面打过比方,微博就如城市的交通系统,微信则是出租车,两者的信息传播效率不再一个档次上。微信的一对一,就如出租车一样点对点,直接有效,一对多的公共账号有如出租车拼车,有我需要的内容,但我得忍受部分的垃圾信息,要拼车就得承受冤枉路,公共账号信息发多了,就如拼车过头了,送完城东的送完城西,才轮到城南的你。这样的效率还不如去做公交车,直接在微博关注信息源。微信的传播体系所达成的效果在微博上都可以达到,甚至更好的被实现。如果说CRM,微信上用户还需要关注具体的航空或银行,那么在微博上我发布一条咨询信息@他们,不是更为有效吗,如果说要接收他们的新业务,那么在微博上为自己建立一个分组,将自己所有相关的服务商,汽车银行家电等官微都归入其中,他们发的信息都存在里面,用户有兴趣的时候去查看,这样对用户的骚扰不是更少吗?微信上发送的信息都会看吗,至少我看见太多的直接忽略。新浪微博忽略了自己的传播体系,沉迷于社交网络,微信已经实例说明传播体系的重要性,微信当下的各种创新,类似与坐出租车送饮料,其信息传播效率无法与整个交通系统对比。

应用的创新 媒体转型

对渠道改变感受最为直接的应该是各类杂志,我们看看IT媒体会如何转型。

社会化媒体,人人都是写作者,人人都是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使用者。对于写作者而言,他们可以直接面对众多的用户,写作者能以自己的观点获得关注和转发(实际是对其思维模式的认可),也就是说写作者有能力影响某些细分传播渠道(因为人人都是传播者),这也是自媒体的底气所在。 众多的自媒体能快速响应用户的阅读需求,对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多角度解读,与用户直接互动。文章变的短平快,速度快,产量多,看过即被湮没。文章也自我驱动成为一种快消品。

用户也由于自媒体的天然存在,直接在自己的传播体系中获取足够多的资讯,而无需再通过传统媒体。本是媒体竞争力的写作者一夜间变成自媒体成为媒体的竞争对手,用户也越过媒体直接与自媒体沟通互动,传统媒体就这样被合谋架空。

媒体的转型在于能否在新的传播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获得价值。媒体若能继续为自媒体和用户提供价值,那么转型就算成功一半了。那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是获取资讯吗,我们购买电钻需要的不是电钻而只是电钻钻出来的那个孔一样,用户获取资讯不是目的,而是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而媒体的专业性恰好能够帮助用户实现这个目的,媒体可以根据事件的真实逻辑对自媒体的内容进行组织和加工,给用户展现出完整的事件,媒体从提供内容转变为提供服务。解决了用户端,再来看媒体对自媒体的价值,前面讨论过,自媒体因为其观点及思维模式而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继而能够在一些传播渠道中拥有影响力,而这与其自身价值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我们也知道内容价值兑现是个难点,自媒体如何兑现自己的内容价值也是如此。媒体如果能够更有效率的帮助自媒体兑现内容的价值,那么就能将自媒体与用户重新对接。

解决了定位,媒体可以做的事情就变的容易了。首先是内容组织形式的改变,媒体要完整展现一个事件,那么包括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当下的最新状况都要能展现,用户想了解某个事件,可以一览无余。我写了篇《智能电视与生活方式》,写好了发现有几个IT媒体在做智能电视专题,不过已经做完了,点进去看了下,发现我这篇他们错过可惜。专题可以做完,但对智能电视的思考不会结束,媒体的价值在于为用户展现一个完整的事件,就应该持续追踪用户所希望了解的事件,否则就直接找自媒体获取最新资讯了。其次,一篇文章的精华是什么,最大的发挥文章价值,是三赢的局面。一篇文章的精华不在于写作者的思维模式,不在于观点是否犀利,而是神右。神右君的出现意味着传播,意味着互动,文章的价值不过如此。所以媒体应为神右君的出现创造有利条件,让评论变的更容易,传播更简便,评论挖掘更轻松等等。其他的组织形式则在实践中逐步探索。

媒体在内容价值兑现方面的作为。信息完整性与时效性,每个自媒体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及观点,那么其对指定事件的观察有时是很有价值的,嘉宾之类的,这个模式已经很成熟了,时效性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差,这个也很成熟了,订阅用户参与最新的观点讨论,免费则延后。个性化价值,媒体为用户提供服务,可以优先服务订阅用户的选题要求,或可以组织自媒体就付费选题进行讨论,新媒体可以提供小众个性化的选题服务。不只是选题,当媒体转变为服务商时,用户会提出各类需求,为互动付费,为评论付费,自媒体点名费…等等。数据的价值,媒体可以将讨论的文章观点做成书籍或电子书。电子书不是简单的合辑,这就太掉价了,电子书是采用多种表现方式及互动方式的数据书,用户可以通过电子书了解和参与事件,而不是阅读途径。除了电子书,对数据进行挖掘从而创造新的服务也是多方面的。渠道的价值,自媒体影响着一部分渠道,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两者作为细分渠道,其价值是可以兑现的。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重新定义了媒体的作用和地位,媒体需要在新技术条件下以新模式新定位重新找回自身的价值。

信息传播体系是当下创新的核心,上述几个案例都基于此核心展开,理解了信息传播体系,就掌握了社会化媒体的钥匙。虽然这很容易明白,但思维的改变却是困难的,现在看到最多的词是平台,谁都想做,谁到可以做,谁都能做,鼠标随便一点,就可以撞到平台,这样的平台思维是门户网站思维的延续,掌握了渠道,就能在此基础延伸业务线,但在社会化媒体阶段,用户既是产品的使用者也是传播者,谁的产品有用户,就同时拥有了渠道,用户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汇集,就形成不同的传播渠道,就形成现在渠道漫天飞,平台到处做。平台现象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化媒体阶段渠道的动态特征及普遍性。

互联网的创新及对传统行业的革命在于,互联网的社会化信息传播体系,大幅提升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效率,这就扩展了信息的价值与功能,原有没有或不可能的功能由于社会化传播体系得以实现,得以重新定义用户的原有需求,我们要么是主动适应已经被改变的用户需求预期,要么是主动为用户挖掘新需求,重塑行业生态,引领行业变革。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创新同样如此。

互联网发展的逻辑框架

 

硬件扩展

除了信息传播部分,另两块积木是信息的生产与接收。信息生产与接收由智能手机、体感设备、穿戴类硬件等来完成, 硬件的芯片化是为人的需求服务,而我们在不同的需求情境下,会运用到不同的信息功能,硬件则是实现这些信息功能的载体。我们常处的环境是办公、家庭、车载等,那么在此类环境下的硬件智能化,或者通过社会化的传播体系创造新功能,这些都是创新方向,办公设备的智能化,桌椅、照明、输入输出设备、气氛调节等,比如桌椅检测工作时间、状态、身体状况,同事互动显示器等诸如此类,在家庭背景门类会比较多,可以有物品存储信息化的模块,家电间通信类模块,监测病菌或蚊虫的健康模块,以及各种功能化的传感器等,车载环境同样如此,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硬件载体和交互方式。穿戴类硬件很炫很酷,这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焦点,硬件是为满足人们某种信息需求的载体,满足信息需求是主体,而不是硬件的炫、酷。

互联网发展的逻辑框架

互联网以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这一模式为基石,模块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传播组织方式,形成不同的产品形态,实现不同的信息功能以满足我们的各类需求。当互联网的实施主体延伸到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时,互联网亦同时迁移,形成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他们的行为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加以结构化思维,可以对应用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让应用的创新变得有章可循。大道至简,互联网没那么复杂。

来源:sbumblebee投稿, 作者微博 。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数据研究中心-互联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