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4亿入股光线传媒,“影业版图”再下一城
阿里巴巴在影视业的布局,正在不断加速。
3月4日午间,光线传媒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显示,阿里创投将以24.22元/股的价格认购9900多万股,共计投资24亿元成为光线传媒(300251.SZ)第二大股东。光线传媒受此刺激秒封涨停,收于33.11元。
实际上, 就在去年年底,阿里创投还入股了华谊兄弟(300027.SZ),而此番入股光线传媒,可以说是阿里巴巴在影视业的布局中再度落下的重要一子。
阿里跻身光线传媒二股东
在经过了近半个月的等待时间后,光线传媒的定增终于有所进展。于3月4日午间终于披露了定增进展公告。
3月4日午间,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5年2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本次非公开发行总金额为28亿元人民币,其中控股股东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认购4亿元,其余投资者按照询价方式参与本次非公开发行。
公告中同时指出,光线传媒非公开发行的价格确定为24.22元/股,确定的认购对象为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创投”)和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认购金额分别为24亿元和4亿元。同时,本次非公开发行已于3月2日进行询价簿记。
值得注意的是,光线传媒此次定增拟发行不超1.4亿股,募资总额不超2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入电影、电视剧和电视栏目。而按照发行股份计算,阿里创投将吸收87%的定增股份,认购股份高达1.2亿股,将跻身光线传媒第二大股东。
而对于光线传媒为何最终选择阿里巴巴,光线传媒董秘王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认购方的选择是通过公开询价,价高者得,并无其他原因。
“阿里入股光线传媒,对于两家来说无疑都是利好的消息。阿里影业有望在集团内部形成联盟,在国内影视业方面能够更加迅速地发展,为将来参与好莱坞制作奠定基础,同时更能够促使共同布局影视业的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合作的空间。”一位兴业证券的行业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对于光线传媒来说,和阿里巴巴的合作可以给公司在互联网合作等方面带来诸多的便利,对公司本身做大娱乐产业有着非常良好的帮助,毕竟公司目前的发展势头依然凶猛,而跨媒体综合布局很可能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
实际上,在过去的2014年里,光线传媒自身的发展就已经非常迅猛。2014年以来,先后收购或投资仙海科技、热锋网络、蓝弧文化、妙趣横生等一系列公司,布局涉足游戏、动漫、新媒体渠道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 从整体上来说,当前互联网企业在影视业的布局正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阿里巴巴之前,小米也曾在今年1月底的时候,和光线传媒传出“绯闻”,不过,最后小米和光线传媒均否认了这个消息。同时,阿里巴巴也曾传出与乐视集团有所接触的传闻。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光线传媒去年12月已经与360联合成立了视频公司,经营内容将以电影为主,光线传媒以4800万元认购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0%。
阿里巴巴的影业版图
早在光线传媒之前,阿里巴巴在影视业的布局就已经开始持续升温。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3月,阿里巴巴以62.44亿港元投资获文化中国59.32%股份,成文化中国的第一大股东,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影业,并任命前中影股份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强为阿里影业CEO。而这次收购成为阿里巴巴远赴美国上市前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
随后,去年年底,阿里创投又以15.3亿元入股华谊兄弟,占股8.08%。而就在前不久,阿里影业先后与深圳广电和广东广电开展合作,并将与广东广电进行首部电商定制剧的定做。
除此之外,市场上更是时有消息传出称,马云会见狮门娱乐公司,迪士尼公司,维亚康姆集团旗下的派拉蒙影业公司,时代华纳旗下的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索尼和康卡斯特旗下的环球影业。实际上,通过上述种种的表现来看,无论如何,阿里巴巴对于影视业的开拓可谓不遗余力。
“光线传媒的前景非常诱人。” 上述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它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之一,它的丰富资源又是各家争夺的对象,同时业绩也非常良好,而且未来的业绩也普遍被市场看好。”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电影行业近年来持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2015年开局良好的背景下,市场分析预计全年票房有望突破380亿元,增速保持在30%以上。而光线传媒等影片制作发行公司有望通过优秀影片不断巩固其龙头地位。
同时,根据光线传媒公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35.19%,主要因为电影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4.26亿元和3.2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61%、4.84%和0.22%。
同时,根据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报告期内, 光线传媒电影业务表现优异,全年共发行了12部电影,累计电影票房约31.39亿元,排名业内第一。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影视内容制作优势明显,未来看点在于IP综合运作与新媒体战略。积极布局新媒体,打造以IP为核心的内容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