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再遇“假货门” 电商平台齐跨“打假”坎

21商评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来“麻烦”缠身的陈欧再一次需要出面就电商货源问题给点回应。

有自称聚美海外业务的员工发邮件爆料,聚美涉嫌采购海外来路不明的,甚至是假冒的化妆品。聚美位于北京的货仓被查,海外业务孙姓总监以及两名业务人员被带走调查。

这已经不是聚美优品2014年上市的荣光时刻,半年前爆发的奢侈品“售假门”风波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失,而这一次爆料的矛头已经从第三方平台销售奢侈品转向聚美优品自营的化妆品业务。

“前几年被一个所谓的‘前员工’造谣到死,今天(1月6日)又冒出一个神通广大的‘前员工’。”也难怪诉讼缠身的纽交所史上最年轻CEO陈欧这样在微博上吐槽了。

事实上,不仅聚美优品,京东阿里等电商都因“假货”遭到过质疑,甚至被网友吐槽为“假货集散地”。而进入2015年,它们也不约而同地将“打假”作为未来工作的一项重点。

聚美再遇“假货门”

从1月6日上午的爆料到聚美优品午间发表声明辟谣,再到陈欧图文并茂的长微博,此前习惯于对质疑声沉默以对的聚美优品这一次难得地反应敏捷起来。

但消费者对于聚美优品化妆品货源的疑惑并没有就此消散。

聚美如今的境遇并不突然,早在上市之前,“假货”这样一粒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而现在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引爆点。

然而,如果单单把化妆品假货的帽子扣在聚美头上的话,实在有失公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化妆品网购交易额为60.2亿元,这一数据到2013年已增长到773.8亿元。预计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如此庞大的网购市场,促使化妆品已经成为所有电商平台的标配,而几乎所有的化妆品电商都在宣称自己的商品是正品,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不放心地问一句“是真的吗”。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看不到化妆品电商采购的上游流程,即便看到了商家的承诺,消费者也很难放心。而且,这会造成化妆品越是便宜,消费者越不放心的尴尬局面。此外,一般非专业的机构,很难鉴别化妆品的真伪,这也会加重消费者的顾虑。

“假货问题一直在化妆品行业存在,这些假货其实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是假货,而是水货和窜货。”有电商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

有意思的是,聚美2014年上市当天在北京举办了远程连线活动,诸多化妆品品牌负责人前来站台支持。

按照陈欧当时的说法,聚美正在寻求独家代理国外多个品牌,一旦此类合作增多将自然降低消费者对聚美假货问题的担心。

进货渠道藏风险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最大的麻烦是错综复杂的采购渠道。

一般电商的采购渠道分为三类:一是去厂家或地区代理等一级单位采购,由渠道的上游供货,价格也会比较低廉;二是从中间商采购,中间商从各个正规渠道收货,然后转供给电商,中间商提供正规渠道开具的发票或其他有效凭证供电商确认采购产品为正品;三是分销商采购,于某些品牌的二级或三级分销商处采购。而从后两种渠道进货时,就会遭遇“假货”的风险。

从理论上来讲,分销商这种采购方式成本价往往比较高,很难满足电商的定价体系,一般只作为补充性的选择。不过,有时从其他渠道拿不到货,或者从其他渠道拿货成本较高,电商平台就会选择从较低级分销商进货。这时,查验难度随之加大,进到假货的风险也会上升。

“现实的情况是,电商一直都想直接从品牌商拿货,但问题是品牌商不愿意。”有电商行业人士这样解释道。

而品牌商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品牌的层层代理的经销商制度,一旦授权给电商,就意味着线下经销商会被扰乱。

目前大型的化妆品厂商都会刻意控制产品流向电商的数量,避免对实体店造成太大的冲击,以避免对实体店形成真正的威胁。

但有接触化妆品电商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下的电商平台,即使能够拿下一些化妆品品牌的代理,很多也只是子品牌或者某些型号产品的代理权,很多明星单品和畅销品的采购还得依靠其他渠道。

相比化妆品电商,酒类电商与品牌商的关系更是充满了火药味。

2014年年底,茅台与电商的“分手剧”不断上演。“早安茅台”等多个微信端爆出消息,茅台将在全国范围内检查窜货和低价,并对电商管理祭出狠招:“凡不经销售公司同意向电商供货的,一经查实,即行处罚。”

电商平台纷纷投入“打假”

为了力证清白,聚美优品也是蛮拼的。

不仅陈欧将聚美优品天津、上海、广州、成都、沈阳、郑州六大仓库1月6日当天正常运营的照片贴到了微博上,被质疑曾经跑路的聚美副总裁叶飞还上传了大头照证明自己状态正常。

“叶飞1月6日当天就在公司办公,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跑路’。要说‘跑’,他去的不是什么‘东南亚’,也不是‘美国’,而是最近两个月都在跑韩国、日本,为聚美海淘业务建品牌建供应链。”按照陈欧微博的说法,极速海外购业务是公司重点扶持方向,发力势头很猛,也自然会得罪些人。

刚刚过去的2014年,随着聚美、京东、阿里先后上市,中国电商市场已经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而曾经一直困扰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假货问题,各家上市公司没少费心思。

2013年,聚美发起成立了中国化妆品真品防伪码联盟(AuthenticCosmeticsAlliance),并推出防伪码体系,消费者可按照商品包装上的16位数字防伪码进行真伪验证。按照2014年7月公布的数据,上述联盟已有包括欧莱雅、美宝莲、兰芝、高丝、薇姿等国内外品牌在内的近百名成员,占聚美整个自营商品交易总额的64%。

去年年底的互联网大会上,在多个场合频繁提到“打假”一词的京东CEO刘强东称,京东打假的主要核心是希望提高商户销售假货的成本。

按照刘强东的表述,京东方面在调研后发现,不同于五年前,国内电商行业各家都赚得盆满钵满,而现在多数卖家收入不如从前,一些只是微利。而水货、假货商则攫取了电商利润的60%到70%。“从前京东发现销售假货一般会罚款1万到10万,或者封店,但今后一旦发现卖家在平台上只要卖一件假货,会将罚款额度提高至100万起。”

而作为平台,阿里的打假新招有个颇为洋气的名字“满天星”,以“码”作为连接,为厂商提供从生产数据管理、产品溯源、防伪验真、产品说明、用户互动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便可辨别产品真伪并追溯产地,试图从生产源头截断不良商家造假售假行为。

而这背后,尽管一直强调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只有当化妆品电商的蛋糕足够分量,品牌商和渠道商才会愿意坐在谈判桌上好好谈谈。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