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行业“痛点”是构建互联网全产业链的关键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日前,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心医国际的总裁邰从越在开幕式上做了“‘互联网+’时代远程医疗服务探索”的主题演讲。

心医国际总裁 邰从越

互联网+医疗 解决六个主要问题

传统看病虽然简单,但实际上每个过程都消耗大量时间,体验不佳,医患关系矛盾,痛点随处可见。其问题根源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不平衡、大医院少而集中、小医院散而多且专业度还需提高、医务工作者辛劳普遍收入不高、以药养医情况存在等等。因此,如何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便成为医改浪潮下的重要课题。

在医疗行业被第一轮互联网冲击过后,患者的自主诊疗意识有所提高,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多数集中在自诊、在线问诊、在线挂号、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方面,但是涉及到医疗诊治过程的一些“痛点”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问题:

(1)专家资源稀缺,缺乏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目前远程医疗服务机构缺乏专家资源,主要是因为专家的时间问题,这方面需要做好专家的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好专家的碎片化时间,也需要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赢得专家的信任。

(2)基层或下级医生专业资源少,缺实战辅导。目前基层或下级医院的缺乏的不是培训,而是实操过程中的指导,他们需要知道在手术过程中如何解决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很多问题并不是参加完一次进修班就能够解决的,他们需要专家“手把手”地指导,这可以通过远程的手段来解决。

(3)医生看病收入低,缺服务动力。医生本身看病的收入是很低的,北京一些三甲医院的挂号费,如果不是特需是十块钱左右,这个费用并不高,解决了医生收入的问题,他们的服务动力也会增强。

(4)诊断信息不对称,缺技术支撑。过往的十年来,我国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和医院网络基础设施程度还不高,通过不能将把患者的数据以“无损”的方式通过平台进行传输,不能给专家诊疗提供足够专业化及有效的病患资料。

(5)医患沟通不对称,缺“好翻译”。医疗的专业性强,在短短几分钟的就诊过程中,患者一般并不能完全理解专家的表达。但这方面基层或下级医院的医生,则可以充当很好的“翻译”角色,这也可以通过远程来做到。

(6)医患沟通时间不足,缺服务平台。短时间内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的问题,患者通常具有和医生交流的强烈需求,心医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以为每位患者提供30分钟以上的会诊时间。

“互联网+”不是颠覆医疗 而是重构医疗

很多人都在讲,今天互联网大潮在颠覆医疗,我自己不认同这个观点。医疗不是被颠覆的,医疗是应该被重构的,它是一个无序的体系,需要更多的厂商,更多的人加入以来,一起重构这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的很多相关价值是不匹配的,如何将这些价值进行合理分配,这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

近日,卫计委新闻发言人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涉及到医疗诊断,就会产生医疗纠纷,在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我认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远程医疗一定要在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中间进行。

如何做好远程医疗的服务?要把握三个要素,即医生、数据和运营。其中焦点是医生,核心是数据,关键在运营。

我们心医国际创办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让医生从大量繁琐的工作中脱离出来,我们的核心团队中70%以上具有从医经历,这让心医国际比较能把握医生的需求,这也成为了心医国际拓展医疗机构市场的一个主要的助推力,目前心医国际已通过全国范围内16个技术服务中心,为1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保障。建设服务于河南、青海2个国家级示范远程医疗综合会诊平台;支持建设国家级会诊中心18家,省级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22 家;心医远程医疗网络覆盖市县级以上会诊申请医院 1100 余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院 530 余家;覆盖和服务人口超过3亿人。

远程医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数据信息的对称性。传统模式的远程放射诊断采用胶片扫描等方式进行传输,专家端获取到的信息并不完整真实,DICOM浏览器的接入完美的解决了信息对称的问题,保证了申请端和专家端获取的影像信息完全一致,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专业操作。数字病理全景切片浏览器的应用保证了病理图像的无损传输,心医国际在远程心电、远程手术示教、远程超声/内窥镜示教等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技术层面保证了信息的对称性。

在数据的可拓展性和安全方面,我们远程医疗平台遵从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远程医疗的标准和规范,且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做到软硬视频互通的医疗软件厂商。平台不仅支持各种主流软视频、硬视频,同时也可以对软硬视频进行打通,抛去遥控器以及各种不同的复杂界面,完全通过平台进行预约会议等操控。同时,心医还具有一套完善的安全保密机制,数据的安全性为远程医疗业务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运营方面,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总结一套运营管理经验,针对不同远程医疗模式设计了不同的业务流程。临床会诊包括交互式和非交互式,既有VIP、急诊等特殊流程,还有多专家、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等模式。专科诊断中,远程放射、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示教等模式均有不同的业务流程。而且,所有流程基于小模块化开发,可以自由组合、灵活部署,最大化满足客户的流程定制化需求。

移动APP 广泛的远程线下资源是优势

心医的APP与其他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是从远程开始起步的。我们具有非常好的线下医疗机构推广的能力,也掌握很多专家资源,这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将这些资源移植到线上,我们的APP不是简单的轻问诊,而是帮助患者非常准确地导诊到本地的医院,由于我们原来广泛的线下资源,更容易在APP端实现专家和用户的互动。

在对用户方面,心医APP的主要特点:

(1)亲友参与咨询。

我们坚持,疾病健康问题,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由全家人、亲属和亲密好友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不仅是亲友的关怀,更多的是亲友能够带来的真实帮助。

(2)多位医生参与咨询。

现今就医难和医患矛盾,其核心是因为大家对医生的不信任,所以涌向大医院,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疲劳接诊,带来失误几率倍增。我们坚持,医学是需要经验和分享的,多名医生的参与,汇聚的不仅是经验,更是心诚医者群体的智慧,让您能够大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带来信息的透明传递,帮您更放心的选择治疗方法,更加对医生的信赖,快速摆脱疾病困扰。

(3)本地化服务。

我们采用与打车软件同样的方式,将医生推送到您手机上,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心医远程会诊医院外,还会将您本地的医生推送给您,因为我们坚持,就医是离不开医院的,不管怎样的轻问诊,您都需要到您身边的医院里完成检验、影像等必需的就医过程,而且治疗过程也无法脱离于医院,所以我们也坚持,移动医疗,只是对您就医体验的丰富,它无法颠覆医疗本身,而更多的,则是帮助您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确认与反馈。

(4)真正的线上医院体验。

我们不但支持医生的线上咨询,我们更支持医院里的药剂师、影像师、检验师的加入,他们的加入,让您的在线医疗过程更贴近真实场景,获得的信息更丰富。同时,我们也支持护士的加入,因为护士是联系您和医生的重要纽带,她们不仅能够帮您进行就医的指导,更能帮助您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帮助,带给您更多的关怀。

(5) 家庭健康诊所。

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更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我们坚持,您的家庭医生应该是一个群体,由各种医生共同组成的一个群体诊所,带给您全家的各种健康和疾病治疗帮助。

(6) 长期式问诊服务。

我们坚持,疾病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体现在您对健康的管理上,所以,你可以随时就某一种疾病的整个治疗周期建立与医生的沟通渠道,让医生随时的帮助您。

(7) 灵活的沟通管理。

您不仅可以随时与医生沟通,还可以享受到很多医生带给您的帮助,所以我们给医生开放了更多内容,只要您付费给医生,您可以跟您的医生随时预约,这已经超越了挂号,我们只是让您和医生的沟通更直接、更方便。

除了对患者提供的便利,我们的APP对医生及医务工作者也提供以下服务:

(1) 一个APP。我们只提供一个APP,医生和患者通用。我们坚持,医生本身也是有健康和疾病需求的,而且医生更可以作为亲属,参与到咨询中来。您可以自由的切换用户功能区、医生功能区,以及圈子部分,在各种场景里发挥您作为心医的学识和热情。

(2) 患者管理。您可以方便的管理您的患者,不仅是线上的患者,也包括线下的患者,您可以随时对患者的病程进行管理,并随时更新和跟踪,关怀患者,而换来的,不仅是尊重,更是信任。

对患者有一颗怜悯、同情、爱护之心的医生,才是真正的好医生。我们希望能在这样一种理想和宗旨的引领下,持续地把我们的企业做下去,为更多的患者、更多的医生提供好的医疗服务。我们的理想就是让天下没有难看的病,通过过去四年的努力,我们找到了一群有理想、有梦想,可以一起去坚持的人,有过去医生职业经理,做过药,做过医生,护士,设备,IT,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跨界组合,我们的团队是有能力去面对任何挑战,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性的做法,通过我们健康云平台的服务,让百姓更健康。在这个过程中想作出一点成绩来,是相当不容易的。主要一点,需要理想去坚持它,如果没有理想,很难坚持下去。在今天我演讲结束之后的时候,我想跟大家共勉一句话,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够一起去做一件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我也非常开心有这么多理想者跟我们同行。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21商评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