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 Google 发布的中国入境游报告,看看来中国玩的歪果仁都是啥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出境游市场的一片厮杀,让我总觉得入境游市场对于创业者而言还有机会: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入境游目的地,市场广阔,且还没有太多在线玩家;

虽然用户客群分散,但考虑到当下出境游的线上获客成本,入境游的获客成本还不一定更高;

上游旅游资源掌控相对容易,获取成本较低。

但我最近在和入境游玩家的交流中,得到反馈并不好,其中还有一些玩家悄无声息的退出,也有一些从业者表示过悲观,理由则不外乎:汇率、地缘政治、环境等,且资本市场对入境游远不如出境游那般热衷。而我个人比较担忧的是中国企业对入境游用户的理解可能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偏差。

Google 在上周举行的环球旅讯峰会上公开了一份关于中国入境游客的报告,也许能够帮助创业者更好的理解入境游客。如果您认为阅读文字比较浪费时间,文末有一份由 Google 提供的 InfoGraph 可以 “一图读懂报告”。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些 “歪果仁” 都是谁?Google 的报告显示,大约三分之一来华游客有商务和休闲的双重需求,比 2013年 数据有明显提升。而其中大约 57%的游客都是自由行,跟团游的比例只有 30%,还有四分之一的人群选择的是私人定制团,此外朋友安排和主办方安排的比重分别是 13%和 18%。

入境游客对名胜古迹和景点的热情开始衰减,对猎奇体验的兴趣提升。他们平均停留时间达到 10 天,自然欧美客人的停留时间更长,平均消费是 2894 美元,依然是欧美游客在前。

Google 中国副总裁陈建豪在环球旅讯峰会的发言中提到,调研数据显示,入境游客的搜索行为在不断强化,有 57%的休闲游客和 64%的商旅客人都是通过搜索来完成预订和交易,与去年相比,搜索引擎的价值更加凸显。 一个典型的用户行为是:即使是对那些品牌力很强的企业,用户也只是在一开始通过其官网搜索和查询,然后返回到搜索引擎做比价,最终完成购买。

陈建豪说,整个入境游客从计划旅行开始主要是三个步骤:1)搜索,大约有 51%的用户会搜索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完成灵感激发和目的地确认这个环节;2)比价,用户在决定目的地之后会比较价格,用户的价格敏感度会体现出来;3)预订,大约只有 30%的用户会去特定的网站完成预定。

Google 的报告显示,在这个过程中,视频是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有超过四成的游客在观看在线旅游类视频后会去搜集更多目的地相关信息,或者直接产生了去目的地旅游的想法 / 决定。

在收集信息过程中,网络媒体是一个主要渠道,除此之外的第一大渠道是搜索引擎。值得注意的是,航空公司、酒店和旅行社官网的比重正在下降,而旅游类专业网站和机票酒店预订网站以及诸如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渠道的比重在增加。其中,前两类网站的比重在增加也符合我们出境的习惯——我们确定一个目的地的范围之后,会根据这些网站的报价确定预算范围内的那个。

在预订环节,搜索引擎依然是重要渠道,其次是直接输入网址,App 依然是个相对落后的渠道。

而包括信息收集、预订、旅途中以及旅行分享四个环节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的使用频率以 1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智能手机增速更快;而台式机在四个环节都在下滑。笔记本电脑在四个环节中的比重仍然是最高(虽然已经有被智能手机追上的趋势),但在行前预订和分享两个环节的比重也在下滑(见下图)。

移动端(包括平板)的崛起贯穿了信息收集和预订两个环节,63%的受访者在移动端上收集信息之后开始预订。

不过,其实入境游客还是会担忧中国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厕所,而欺诈游客行为则是第三大担忧要素。入境游客的整体满意度仍然比较高,且饮食和出行都是让他们比较满意的环节。

有趣的一点是,当地人好客、酒店服务热情能够让入境游客感觉到超出预期的满意。Google 将各项指标对于满意的贡献程度和满意程度做成两个坐标,得出下图这个表格,非常有趣。

在若干消费环节中,住宿是一个消费占比比较高、且游客认为性价比比较高的消费环节。景点和购物则是游客认为性价比比较低的环节,当然消费占比也不高,交通则是游客认为物超所值的部分。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21商评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