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类型的人适合中国式投行
杂谈,先从何说起?嗯,世上之事,皆不可缺人,那就从人说起。
什么类型的人适合中国式投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看什么是中国式投行。
国际上的投行,对应中国的概念,也许是券商,也许是券商加基金加信托等等,概括而言,是融资、投资及大财富管理。IPO、再融资和M&A业务,是传统国际投行的传统核心业务。而中国式投行,是券商的一个部门,而且对大部分本土券商而言,是一个只赚名声不怎么赚利的部门。
一个完整的本土投行项目,基本由“三承”组成:承揽、承做和承销。承揽是源头,承做是过程,承销是结果。 承揽和承销需要各类资源,是只有少数人能干且能干好的活。承做,往好听里说,是专业性最强的一环,是投行人员作为专业人士的最佳体现;往现实里说,则是最苦的一环,但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一环。由此,确定了“三承”的人员构成(仅针对80%的本土中小投行而言,部分已向国际投行靠拢的本土大投行,或不符合下文所述)。
承揽,主要由投行团队领导负责。能当上团队领导的,自然已在资本市场浸淫多年,监管资源和客户资源都掌握不少。如果口碑还不错,那在承揽上更加是如虎添翼。但从近年来的趋势看,凭个人魅力去争取项目是越来越难了,一方面是同行的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是客户也越来越精明,既看投行牌子,又看实际经办人员资历水平(与越来越多的职业董秘和财务总监出现有关)。因此,对承揽人员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资源还是基础,但有了这个基础,还得擅长和客户的各色管理人员搞好关系,不但要业务上能帮上忙,最好是客户的一些生活琐事也能帮上忙。专业水平对承揽人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各种高上洋技艺,单以运动来说,10多年前是保龄球,5-10年前是网球,5年前至今是高尔夫,或许今后是马术和射击,各位有志于承揽工作的同行,有空看看美剧港剧里的土豪或贵族新玩法,或许能未雨绸缪。
故此,承揽者,如是草根出身,行业经验必然相当资深,而且也只是10多年前是草根,目前绝不草根;年轻的承揽者,十之八九是各类二代。在本土投行(其实全球投行也如是,前段时间各大国际投行传出的专门招聘国内各种二代丑闻可资证明),很难有年轻的草根能成为成功的承揽者。
先跳过承做,简单说说承销。现在国内投行,承销工作基本都由资本市场部来完成了,但投行项目人员,也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找各种关系,盖因发行价高1分钱,奖金也会多不少。哪些人有成为优秀承销人员的潜质呢? 资源优势者当然可以,但这一环节,资源门槛没承揽高,据笔者观察,这与买方机构主事者年龄与一般资深投行人员年龄接近,爱好也差不多有关,只要你肯磨,总有切入口。 如果你的同学朋友圈中有买方机构主事人或接近主事人的,或者你以前是卖方研究员的,到投行从事承销工作将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拥有将一个买方好朋友变成两个,再四个、八个的能力(或许还有脸皮),那可以在承销中独当一面了。最后,如果你和买方朋友们建立了愿意给出好价格的交情,那就是承销团队领导了。(当然,按现时的新股发行制度,也不怎么用承销了,发行价就按公式算了,不少公司连路演都省了。)
最后要说说最苦一环,承做了。承做最苦,源自于它的最易被替代,但最易被替代,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入行门槛最低。 你可以无资源,可以不长袖善舞,如果你没啥追求,甚至可以不太熟悉投行相关法律,文字功底也不主动磨练,只管着自己会计审计那一亩三分地,只要你肯干,都可以在本土投行找份工作。
投行招聘承做人员,往往要求应聘者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商。确实,一个团队,可能同时开展几个项目,出差条件有好有差,项目进度有快有慢,奖金分发有前有后,如果没有这两种精神,你郁闷,同事不高兴,领导不满意。因此,积极、合作、任劳任怨,最重要是会自我解嘲,用现时流行的话说就是充满正能量,是投行承做人员应有的素质。
但团队领导也应注意及时换血,如果一个投行团队主体承做人员维持了四五年没变化,那这个团队基本已暮气沉沉。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你暂不具备往承揽承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又不幸地家庭经济压力大,不能随时来一段“想走就走的旅行”的,那恭喜你,你将是不少投行团队领导喜欢的承做人员,赶紧投简历去吧。
当然,无论是从事承揽、承销还是承做,责任心都应该是投行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有些时候,对某些问题的判断,客户并不仅仅需要中介人员思虑周到,考虑到各种风险,更重要的是要中介人员在考虑这些风险后,仍能给出明确的建议。 面面俱到,说法圆滑,固然是能保护自己,但长此下去,客户也不会十分满意。
(文章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