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德国汽车三巨头如此青睐诺基亚Here地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经过漫长的等待,诺基亚终于在周二证实将Here地图出售给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巨头奥迪、宝马和戴姆勒,交易价格为30.7亿美元。
这是过去15个月诺基亚参与的第三个大型收购交易。芬兰科技巨头先是以70亿美元的价格向微软出售手机部门,接着又以1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朗。而卖出Here地图部门后,诺基亚可谓全心全意的专注于“下一代网络服务”业务。
其实,在并购阿朗的时候,诺基亚已经明确表示Here地图已经成为其冗余部门,并有意出售。这一态度,彻底激活了大家对诺基亚的地图部门的热情。数家公司可以说是疯狂抢购诺基亚的地图部门,先是传出Uber以30亿美元的价格锁定了交易,随后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也参与了竞购,甚至Facebook在五月也传出了收购意愿。但似乎德国汽车巨头才是最钟情于Here地图的买家,并笑到了最后。
为什么诺基亚要急于摆脱Here地图部门?德国三巨头又是为什么如此钟情于Here地图?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
时间要回到14年前
诺基亚首次进军数字地图业务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诺基亚仍然是手机世界的霸主,其地位甚至远超今天的苹果。彼时,握有大量现金的诺基亚第一次参与了3D地图的开发,当时合作的公司叫做TellMaris。后来,诺基亚直接收购了这一3D地图的底层软件。然后,推出了Smart2Go移动应用,为诺基亚和Windows Mobile设备提供免费下载。
接着到了2007年,诺基亚花费80亿美元收购了NAVTEQ公司。 NAVTEQ的主营业务就是为汽车导航系统、移动电话以及其他平台提供数字地图数据。就是这一公司后来成为了诺基亚的地图业务部门的核心。紧接着诺基亚又进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小的收购,并在2011年重新命名地图业务为Ovi。随后的2012年诺基亚最终将地图业务更名为Here。前前后后诺基亚为地图业务花费不下百亿美元。
最近,诺基亚将地图业务推广到其他移动平台,为Android和iOS提供GPS导航应用。 不过,对于许多第三方公司来说其地图业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车载导航汽车公司。
最大的车载地图平台
除了谷歌、TomTom和OpenStreetMap,Here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的在线地图平台。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谷歌地图更为吸引人的平台,因为诺基亚的地图提供全球各个国家完整的离线访问,并且完全免费。不过,虽然这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卖点,但是对于有意收购的公司却并不是特别关心。
诺基亚此前曾经将其地图技术授权给了很多大型科技公司,包括亚马逊、必应、Garmin和雅虎等。去年十二月,诺基亚又与百度地图达成了授权协议。
而引起汽车巨头们兴趣的是,在汽车导航领域诺基亚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诺基亚的地图业务占据约80%的车载GPS导航系统市场份额。 Here地图2014年10亿美元营收的一半以上来自汽车行业。
本次收购地图业务的汽车三巨头已经早已在自家的汽车上使用了Here地图。所以收购Here地图和导航技术,将使他们能够对其获得全部的控制权。这不仅对于这几家公司的汽车研发有益,也可以防止软件落入Uber一类的公司后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也可以说是一次防御性收购。
而对于诺基亚来说,这笔交易是公司整合和重组的延续。诺基亚已经不是8年前收购NAVTEQ的那个诺基亚。很显然,Here对于诺基亚来说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合适的存在。另外,根据诺基亚第二季度的财务报表,Here的营收占比不到10%,营业利润也只有2700万欧元。
因此,一方面Here是一个优秀的,受到好评的地图平台。 但是另一方面,诺基亚正在朝着一个新的未来前进,这个未来里并没有Here地图。于是为Here找到新的东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旦这笔交易在2016年年初完成,诺基亚将只剩下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业务-诺基亚网络和专利授权业务-诺基亚科技。
而且事实上,诺基亚正在计划未来的某一时刻重新进军手机领域。随着手机设备和服务部门的出售,诺基亚失去了手机的制造和分销能力。但诺基亚仍然是手机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专家,未来将通过品牌授权模式重返手机领域。
收购达成后,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完成这一步,我们就完成了诺基亚转型的最后一部分。我们整合了前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剥离了我们的设备和服务业务,现在又完成了Here的交易协议,我们认为这是对于我们的股东、员工以及Here客户最好的结果。展望未来,我们将专注于我们与阿尔卡特朗讯的整合。一旦完成,诺基亚将是一个重生的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网络技术和服务业务,以及诺基亚科技的授权和创新引擎。“
Here被收购从用户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由三家汽车制造巨头控制后,理论上会让其他汽车企业放弃使用这一地图平台。当然这些车企也可以加入三巨头。 Here的优势在于使用它的汽车和司机们。 所以奥迪、宝马和戴姆勒为了Here的未来应该不会采取保守的态度,很有可能成为汽车导航领域的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