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O2O联合便利店看起来很美,“最后一公里”仍是个槛
生鲜电商之所以被称为电商的最后一块蓝海,是因为这个行业进入门槛高,很难做好。 存在的难题最主要是四个:
一是产地、供应链方面,水果蔬菜等产品受自然灾害等影响非常明显,供货不稳定,产品质量不稳定;
二是冷链要求高,冷藏车、仓储、搬运等过程中,各品类生鲜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
三是损耗大,正常情况下损耗达到1%,甚至有些情况下能达到3%左右;
四是对资金周转考验非常大。
面对这些难题, 很多生鲜电商选择转型O2O,与传统便利店联合, 分布式布点,依托便利店既解决了库存问题,又缩短了配送距离,降低了冷链要求和损耗量,而且能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看起来非常美好,但具体实施起来仍然困难重重。
近日,本来生活网旗下的生鲜O2O项目“本来便利”,经过2个多月的试运营正式宣布上线,覆盖北京五环内及部分五环外人口聚居区,并喊出了“1小时上门”的口号。但钛媒体编辑体验发现,这个高调的口号落实起来真没那么容易。 主要存在三“难”:
1、便利店商家管理难度大
目前本来便利与300家传统便利店达成了合作,覆盖北京五环以内及部分五环外人口聚居区。具体合作方式跟爱鲜蜂非常像,本来便利提前将水果类产品配送至线下便利店,而其他商品例如哈哈镜鸭脖、日用品等则从合作的便利店出货,便利店负责配送,赚取商品利润和5元的配送费用。本来便利配送的水果类产品,商家不能再从别家进货,而本来便利会从中拿一部分差价。对于本来便利配送的产品,商家也可以选择想要或不想要,商家自己有一个端口可以修改商品信息。
这跟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有点像,但不同的是,这些外卖O2O都是让商家经营自己的产品,自负盈亏,平台不过多参与进去。同一个产品如肉夹馍,可以有多个商家做,给评分高的、接单多的商家更靠前的位置,鼓励商家自觉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而在本来便利,同一区域每样商品只能一个商家配送,商家没有竞争和压力,对于产品、服务就没有提高的意识。
此外,同一个便利店可能跟本来便利合作的同时,又跟爱鲜蜂等先进入市场的平台合作,配合度高的便利店不多。北京一个小便利店一天至少能赚七八百块钱,但如果分出一个新业务,再招两个人送货,一天赚三五百,便利店会觉得麻烦又不划算。
本来便利配送自己的水果到便利店也带来了很多运营上的困难。普通生鲜电商可以知道当天多少人订了某个产品,让供应商或者仓库调配过来,但“1小时“就意味着这些商品(包括水果等不易保存的产品)此刻就必须在店里。水果不容易保鲜,所以就要随时更换。便利店的水果坏了多少要向本来便利报损,本来便利不仅要给商家退钱或换货,减少一个、增加一个还要随时更新网上的数据,增加了非常大的运营难度。相比而言,一些便利店O2O如喵喵生活、美到生活、大致生活,没有配送自己的货,都是超市里的通货,就简单很多。
2、库存难保障
在运营难度加大的背后,就是运营容易跟不上,出现缺货、货物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到平台上等情况。缺货是目前本来便利最直观、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的问题,特别是水果类,全天所有水果都打着“产品售罄”字样。钛媒体编辑体验时发现,下单时显示有货的物品,在分配到配送商家那里却会发现没货,商家与本来便利又不能及时沟通,在运营人员尽力协调的情况下,用户下单几个小时后,最终没能凑齐商品。
而数据更新不及时,是由于运营难度大,流程复杂,经手的人非常多。比如出现临时退换货、取消订单等情况时,往往要经过商家反馈、运营人员找到技术人员,隔数个小时才能更新到平台上。
3、便利店配送难保障服务
在配送方面,本来便利的配送是由便利店承担的,O2O这块目前营业额占比不高的情况下,便利店对于配送人员的投入是有限的,一个便利店一般有1、2个配送人员,在高峰时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便利店的配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服务水平。
对于O2O最重要的就是服务。生鲜O2O在价位上比去门店里买相对高一些,目前消费者对“1小时”的认知、消费习惯还有待培养。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价格,做好服务,真正做到“1小时上门”,平台才能很好地发展起来。或许自建配送团队是个办法,在这方面,多点生鲜值得借鉴。
本来便利自今年5月底试运营至今才2个多月,以上所提或许是一个新产品上线必然经历的自我突破的过程,但也说明对于O2O来说,“1小时”这个槛确实不好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