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布局个人征信 数据精准度与隐私保护或成挑战
11月19日消息,曾被小米称为其金融业务布局“重中之重”的征信产品“小米信用评分”于近日悄然上线。本月9日小米金融App已面向所有安卓用户全网发布,而征信业务的推出或为即将上线小米信贷业务做准备。
据了解,小米信用评分将通过用户的本人特征(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兴趣爱好、消费偏好、小米品牌的忠诚度、公开信息、金融数据等维度做出信用评分。
据小米信用评分风险管理总监陈曦介绍, 小米信用评分是对一个人诚信的评估,而不是财富评估。 “将来有很多小米信用的vip是根据诚信度得出,而不是财富。你会看到很多�丝的信用评分可能会比’高帅富’高。”陈曦表示。
当信用额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用户可以享受利息的折扣,或者享受一定的贷款额度等优惠与服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信用评分与信贷额度并不成正比。
“我们将采取机器学习建模的方式建立实时的动态评分系统。该模型包含几十万的变量,数据主要来自于小米生态链中用户产生了的行为,后期也会接入公开信息,如法院、银行、交通等方面的数据。”陈曦表示。
在个人征信领域,腾讯与阿里早已介入,作为后来者的小米有何优势?
陈曦将 小米在个人征信领域的优势归结为大数据、技术、产业链三个方面。
目前,小米信用评分的数据将主要来自于小米硬件与软件用户的各种行为,以及小米商城的电商消费数据。
陈曦认为,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手机数据的终端,而小米手机与MIUI的1亿用户,加上小米生态链上的多个产品线,为小米征信数据获取的密度与纬度做出了保障,手机中的位置信息、用户行为信息、消费信息等行为,对于个人征信可以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小米软硬件为征信提供用户数据的同时,数据样本精准度与用户隐私保护或成为“小米信用评分”的挑战。
陈曦在采访中提到, 小米做个人征信业务的目标是建立与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目前“小米信用评分”的数据量虽然庞大,但是坏账与违规人数还不足以以数据的方式来建模。
同时,小米征信体系样本仅限于小米用户或存在样本局限性,小米手机用户所提供的个人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调取用户信息的同时,也涉及到了用户隐私保护的敏感地带,什么数据可以调用,隐私边界何在成为拷问小米征信的难题。
对此,陈曦回应称,目前而言,小米征信只做“熟人”的生意,也就是说把目标只限定在小米产品的用户身上,但下一步将会引入更多公共信息作为征信的参考,扩大征信的目标与范围,同时小米征信的数据在一年以后将向外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