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电商的本质关系拆解,看完你就懂社交电商了
在我写完《社交产品的本质类似传销!你玩的微信、QQ不是社交》这篇文章后我基本把社交的本质说清楚了,所以我后面又接着把社交与电商的本质继续思考,继续在变化当中寻找真正不变的东西,而我最后也终于想明白,这篇文章就是从本质来拆解社交与电商的本质关系。
熟人关系与电商
熟人关系与电商谈的最多的就是微商了,关于微商这个话题一直被摆在了风口浪尖,很多人说的就好像阿里巴巴马上就要不行了,用户都要从淘宝转到微信里买东西了,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真的看到有任何从微信里面崛起的电商品牌了吗?而一个平台不能帮助一个品牌完成传播和塑造,那就不能被看成是电商平台。
也就是在最近微信在小范围测试一个功能,屏蔽在朋友圈发广告的朋友部分信息,微信根据大数据来帮助用户过滤掉朋友发的广告信息,让朋友圈变得更纯净,而这也是给微商泼的一盆冷水。朋友圈是熟人的封闭圈子,在这些关系链中普通商品是很难构成传播的,比如你一个朋友今天买了一双鞋发朋友圈你觉得不错你也买了,但是明天他买了一件衣服你觉得不好看就不跟着买,后天他再买一条裤子你也觉得不好看,也不跟着买了。也就是说朋友圈的这种熟人关系能够为普通品牌带来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 一个新兴品牌是无法通过这样封闭的朋友圈进行海量传播的,必须是通过开放平台才可以,能够进行海量传播的电商案列都是类似集赞换物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用户处于对某品牌的忠诚,而是非理性的贪婪,不可持续 。其次你如果在朋友圈发像苹果手机,小米手机这样的品牌商品是能够给周围人造成一定影响的,但是造成影响的并不是你,而是这些品牌本身,它们已经在朋友圈之外对所有人进行了轮番营销轰炸。
所以朋友圈的这种封闭形态是强关系弱影响力,只能够为电商带来长尾后端的小流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社交电商要想成功最终还是要回到弱关系强影响力的本质,而微信如果要做电商一定不会在朋友圈,很可能是借助H5的WEB端页面这样更轻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开放式平台,如果在这个平台中社交依然存在的话那一定是陌生人关系,这会像微博和淘宝的结合。
当然,对于以上这么一种社交电商的设想我还是存有疑问的,作为一个理性人,如果我要买一个东西为何需要去跟人社交?这是不是在增加我的购物的成本?我要做的其实就是挑选商品,查看评论,仅此而已。通过社交能够达到相同效果并且还让我的决策更高效吗?
关于熟人社交电商,腾讯要做其实早就可以了,当时被炒得比较火的就是QQ空间和拍拍的天作之合,现在又轮到了微信,但是腾讯最终也没将QQ空间和拍拍绑在一起,因为腾讯也看的很清楚, 熟人社交电商是强关系弱影响力,社交电商要成功需要的是弱关系强影响力 。
所以,没有开放式平台,光依靠朋友圈无法构成新兴电商品牌的海量传播,能在朋友圈构成大量传播的都只是抓住人性底层的贪婪,不具备可持续性,比如传销,集赞送东西等等。 社交电商如若成立的话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开放,并且还要让原来的购物效率变得更高效 。
兴趣社交与电商
再说下社交APP,兴趣社交这东西我之前说过,本质上还是以前PC时代的BBS,没有任何区别,以前叫"IP"的,现在叫"日活",以前叫"版主"的,现在叫"运营"。
那么以前的兴趣BBS是怎么赚钱的呢?广告,百度联盟,谷歌联盟,阿里妈妈联盟,线下商家等各种合作。
那么现在的社交APP怎么赚钱呢?广告,还是广告,各种合作广告。赢利方式没有什么变化。
这里有人可能会反对,社交是可以直接进入电商的,比如辣妈帮之前是做母婴社交的现在直接做了一个母婴商城,这就是社交到电商的最好案列。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要看到用户聚集在这个APP里面是纯粹为了某些兴趣来交流的,并不是为了来买你的商品来交流的,换汤不换药,从根本上来讲像辣妈帮这样的APP只不过是把原来的广告位全部给了自己而已,给平台导入流量。但是垂直电商这个模式要想做好,还是要依靠电商本身,流量支撑只是一部分,不然用户在你这里只是要社交而不是来买东西。所以这本质上依然只是电商,是服务,是渠道等一系列落地的相关能力,和社交没关系,和导流有关系。
所有具有可持续性价值的工具类APP的风口机会已经全部结束,但社交领域永远不受影响也不会结束,但兴趣社交要想变现依然只能依靠广告,而我最后的质疑是,是否某些社交APP的用户的价值目前都被过分高估与放大?
所以, 兴趣社交本质变现上还是要依靠广告,和电商无关 。
围绕产品的社交与电商
兴趣社交的用户只是围绕兴趣所以变现很难,但是当所有用户围绕的兴趣是某个产品,那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而这样的模式才是最为值得投资的 。国内找来找去,这种模式其实也就小米一家独树一帜。
早期的MIUI论坛的用户都是冲着MIUI这个安卓手机ROM而来,都在不断围绕着这个产品进行各种讨论,有着很庞大的积累,而小米随后推出手机自然也是顺水推舟。这是一种真正的参与感,用户都在真心希望这个产品越来越好,而不仅仅是跑到论坛上来向客服反馈问题。并且小米像一颗扎根互联网的大树,出现在任何地方,微博上有小米,某个手机论坛版块中有小米,QQ空间里有小米,QQ部落中有小米,百度贴吧中有小米......小米不放过任何一个平台,不放过任何一个用户参与讨论小米的地方,所以围绕产品的社交威力巨大,让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对所有产品都适用,手机属于比较高频的又是科技类产品,所以可以很好的迭代升级,有话题。目前在这种模式上模仿的算是比较好的也就是极路由了,极路由也是可升级的科技类产品,但是频率不高,所以普通用户不会像对待手机那么狂热般一样对待路由器。
要满足小米这种模式,其实本质还是因为产品具有高度可迭代性,可变化,有话题衍生性 。但是像传统的产品,比如可口可乐,肯德基这类偶尔推出一些新品以外就不会有太多变化,对于这类产品来说是不可能做成此类模式的,它们只能自己在微博和微信上成为一个输出内容的媒体,来寻求更多的曝光,这是营销。
所以,小米这种模式不是所有产品通用,只适合可迭代性比较强的产品,并且产品属性本身还需要一定的用户规模才能够把社交做起来,但是一旦做出来就一定会是下一个资本所垂涎的翘楚。
红人与电商
红人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媒体,红人们必须持续输出新内容,用户是来看你输出的内容的,不是来买你产品的 。而这一模式也决定了红人无法利用自身影响力来建立垂直电商,红人只可能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商家做广告代言。
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过一个红人明星仅仅通过自身影响力就把自身电商品牌做起来的,罗永浩微博大概有1100万粉丝,但是买锤子的用户截止2014年底也只有卖出12万部。还有崔健,韩庚也做定制手机,但是也没有卖出多少,这些其实都属于是明星纪念品,红人变现只能依赖广告代言,红人到电商的这种模式不可行。
所以,电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质量本身,红人代言只是营销手段,一种导流方式,红人影响力是不可能直接就把电商做成的。
结语
一个电商产品到底能有多强就看有多少用户喜欢,就看拥有多强大的向心力,以及向心力的方向朝着哪边,这是核心。 用户的向心力的方向如果是对着产品的,那这个产品就很有机会,如果用户的向心力方向是对着红人内容,对着话题讨论,那么这样的个人或组织只能用广告来实现流量的变现,和电商没有太大关系 ,各位轻易不要被“社群经济”这个名词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