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数据大爆炸,“互联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大发展(下)
接上篇: 报告:数据大爆炸,“互联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大发展(上)
云计算推动数据中心行业集中化
数据中心向云计算 IAAS 演进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云计算服务落地布局已基本完成。 我国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整体滞后于美国,自 2007 年引入相关概念后,发展至今已基本完成相关云服务的落地布局。我国云计算产业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总结如下:
学习国外阶段( 2007-2009 年)。 我国云计算起步相对较晚, 2007 年左右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开始向海外学习云计算相关技术,逐步推动一些云计算研发项目,并尝试做一些平台类产品,但并未商业化。
政府驱动阶段( 2009-2012)。 2009 年开始政府部门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配合着进行了一些项目投资,但由于当时国内云计算产业与技术都还不够成熟,且用户对云计算的安全性等问题存在顾虑,直到 2012 年底前云计算都并未被广泛地采用。
云计算服务落地阶段( 2013-2015) 。 2013 年开始,我国云计算技术已步入成熟,企业对云计算已有一定认识,且通过云计算削减成本的意愿较强烈,阿里、百度、盛大等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云计算业务,同时 Microsoft, Google, Salesforce 等海外云计算公司开始纷纷将其云计算业务引入中国。 2013 年 12 月 18 日 Amazon 正式宣布将其云计算业务 AWS 引入中国,标志着国内外各云计算巨头在国内布局基本完毕。相关公司此后将陆续开始在国内推广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国内市场竞争大幕开启。
云计算服务可分为 IaaS、 PaaS 和 SaaS 三种类型。 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其云服务商提供的资源类型不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对这三种类型的服务的定义如下:
架构即服务(IaaS): 向客户提供处理、存储、网络以及其他基础计算资源,客户可以在其上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但是可以控制操作系统、存储、发布应用程序,以及可能有限度地控制选择的网络组件。
平台即服务(PaaS) : 客户使用云供应商支持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出应用程序, 并发布到云基础架构上。 客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或者存储设备,但是能控制发布应用程序和可能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配臵。
软件即服务(SaaS): 客户所使用的服务商提供的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客户端设备所访问。客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甚至独立的应用程序机能。
由于其所提供的服务中包括不同的资源, 因此三类云计算服务商的目标客户也有所不同。IaaS 服务商主要向企业、政府部门等机构客户提供 IT 基础设施服务, PaaS 服务商主要向开发者及独立软件公司 ISV 提供开发环境服务,而 SaaS 主要向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应用软件服务。
步入广泛应用阶段后,旺盛的需求将使国内 IaaS 服务商率先迎来投资良机 。
参考美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经验,我国云计算即将步入广泛应用期。美国云计算产业在2005 年开始由 Amazon, Google 等领导企业逐步推广,在 2008 年起进入广泛应用阶段,相关公司迎来快速发展。对比美国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 2013 年以来随着国内外主流云计算服务商在国内市场布局的逐步完成,国内云计算服务种类将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用户对云计算接受的认可已逐步完成,预计云计算业务将于 2015 年前后步入广泛应用阶段,整个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下游客户对计算、存储等基础云计算服务需求强劲, IaaS 业务即将率先爆发。 近年来,以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代表的国内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他们往往对 IT 成本较为敏感且业务弹性较大。在传统的 License 模式下,企业一次性 IT 支出较数额较大,且整体资源配置不够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以 IaaS 为代表云计算模式具有按需灵活配置、低成本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
随着云计算的逐步成熟,部分数据中心也在开始逐步转型自己的业务能力,开始提供云计算业务(主要形势为云主机模式)。 IDC 公司通过自己购置服务器,网络设备,安装虚拟化软件后,提供云主机业务、云存储业务,向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s)业务模式演进。
部分 IAAS 云计算公司与传统的数据中心供应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向数据中心供应商租用硬件机房机柜、电力设备和带宽为最终用户提供 IAAS 服务。
而数据中心拥有自己的网络、存储和服务器的现成资源,通过实施虚拟化软件,即可向IAAS 业务模式演进。
美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进程中, IaaS 率先爆发, PaaS/SaaS 类公司紧随其后。 随着云计算在美国的逐步推广,整个产业链逐渐发展成熟,各个环节领头企业开始出现,并先后迎来投资机会。
海外的部分 IDC 数据中心提供商如 Rackspace(股票代码 RAX US),从传统的 IDC 业务逐步演进到开始提供 IAAS 业务。对于数据中心的零售业务来说,转型成为 IAAS 业务来说,将会有效地提升其机架、服务器的利用率,可以有效推动收入的增长和利润率的增长。
而另外一类 IDC 数据中心提供商如 Equinix(股票代码 EQIX US)只建设并出租数据中心机房和机柜,而上面的 IAAS 云服务由云计算服务商提供。近期 IBM 宣布已与 Equinix 合作,在全球建设 12 个大型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Equinix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在全球 15 个国家、 33个城市运营 100 个数据中心, 目前市值 135 亿美金。
云计算的逐步普及将会推动数据中心零售业务洗牌
IAAS 模式可以更加快速地为客户提供与传统数据中心零售业务类似的云主机服务。
云主机在资金成本、应用权限、网络安全、升级扩容、运算能力、容灾备份等各方面都超越了传统的 IDC 产品。大部分传统 IDC 公司提供的 VPS 是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出来的虚拟机,云主机是基于成百上千台物理服务器组成的集群,但是客户所需投入成本相差无几,云主机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 VPS 主机,更超越了传统的物理服务器。
传统 IDC 行业,使用 VPS 和独立服务器,一旦主机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进行配置升级,往往需要迁移数据,但是云主机可以随时在线升级扩容,并且云主机几乎不存在硬件故障等安全隐患。随着云计算业务的逐步普及, IAAS 业务将会对传统的数据中心零售业务进行挤压。
在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 IaaS 服务商也会以租赁数据中心的方式建设其云平台来向最终用户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这直接反映在对批发型数据中心的需求上。此外,参考国外市场的经验, IT 外包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对网络中立的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也存在着一定的需求,他们向最终用户提供整体 IT 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服务作为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构成部分交付给最终用户。
在云计算的推动下,小型的以转租电信运营商机房/机柜的以提升零售业务为主的数据中心供应商将会慢慢萎缩。拥有自己机房的大型数据中心的竞争力将会提升。
目前国内 IDC 市场非常分散,全国范围内经营 IDC 业务的公司超过 300 家。截止到 2014年 11 月底,工信部已经发出了 56 张跨地区的 IDC 业务许可证和 147 张省内的许可证。
其实大量的民营第三方 IDC 公司的典型经营策略是做国内三大运营商的 IDC 机房和带宽的出租代理,提供主机托管业务,主要服务于小型客户。自己本身没有任何机房资源、带宽资源,或核心技术积累。由于这种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导致市场价格体系混乱。
而随着互联网企业客户在近几年实现飞速发展,企业规模大大扩展,对 IDC 服务的要求出现了极大提高,大型 IDC 服务商将会由此受益。
云计算通过分布式计算与虚拟化等核心技术,提高了现有 IT 资源的利用效率
传统模式下,企业现有 IT 资源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 这是因为传统模式下,企业通常根据预计的业务需求来提前配置计算、存储及网络等 IT 资源,这些资源往往与应用系统一一对应,呈 “烟囱式”结构 ,各应用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使得部分 IT 资源未达到预定载荷;同时,企业还需为应对可能的负载峰值(如每日 17 点-21 点为网游用户量高峰期)而储备一定的额外 IT 资源,这两点都会导致企业现有 IT 资源得不到有效的运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 IT 成本。
在云计算模式下, IT 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云计算模式通过分布式计算与虚拟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烟囱式”的资源组织架构, 以“资源池” 的形式对计算、 存储及网络资源进行组织,通过“虚拟化”、“复用” 等理念,将一组集群服务器上人为划分出来的多个“虚拟的”独立主机提供给不同客户;同时结合云平台管理技术,将池内资源按照应用系统的需求状况进行分配,既能避免对有限资源的闲置,还可在面对负载峰值时及时调配所需资源,使得企业 IT 资源配置更加有效,进而帮助企业更经济地规划并使用自身的 IT 支出。
相对于 IDC 模式,云模式可提供更灵活、成本更低的 IT 解决方案
近年来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IDC 服务商集中投资建设数据中心,企业以租用的方式向 IDC 服务商获取服务器、带宽等 IT 资源,这一集中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为企业提供了相对灵活的 IT 资源选择方案,并利用规模效应帮助削减了 IT 成本。
相对于 IDC 模式,云计算模式中提供基础 IT 资源的 IaaS 优势在于, 通过虚拟化复用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按需配置更为灵活,从而能为企业进一步降低 IT 成本 。 通过购买云服务商提供的 IaaS 服务,企业以更低廉的价格、更灵活的方式(可按使用量、按天、按月、按年等),向云计算服务商获取计算、存储等 IT 资源。
云服务器比传统服务器成本可节省至 40%~60% 。 云计算模式避免了被租用服务器可能闲置、为应对峰值必须配满等问题,比租赁服务器方式更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 IT 资源;同时依靠统一的云平台管理以及灵活的扩展性,进一步消减了管理 IT 资源所需的运营成本。
以 IDC 模式中的服务器租用与云计算模式中的 IaaS 服务为例进行比较,从下表的价格统计可以看出: 在高端配置领域 ,目前云计算相对于 IDC 模式的价格优势尚不明显;而在 中小企业需求集中的中低端配置领域, 云计算模式将能为企业节省 60%左右的 IT 开支, 这 使得云计算能成为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中小企业首选的 IT 解决方案。
一线城市 IDC 价值逐步提升
从全国的 IDC 资源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数据中心 IDC 机房最为紧张的地方。从数据中心机房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和访问速度来看,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具有独特的网络优势。
从中国运营商的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来看,如中国的 IP 骨干核心网 ChinaNet,设置了三个超级核心节点:北京、上海、广州;和 6 个普通核心节点:天津、西安、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在骨干网络中核心节点之间采用了 Full—Mesh 连接方式,负责各省分之间的信息交互。
同时,北京、上海、广州这个三个超级节点,也是原来中国电信 IP 网络与其他运营商网络和独立 ISP 对接的三大节点,可以保证与第三方 IDC 机房实现 BGP 模式的平等对接。中国联通的 IP 骨干网络结构与中国电信的 Chinanet 类似。
右键点击可放大
所以, 从网络访问速度来看, 全国所有省份和地市都可以快速访问位于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节点城市的 IDC 机房。在访问时延上,北京、上海和广州的 IDC 机房具有非同一般的竞争力。而这对于互联网公司、电商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从大客户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由于人才优势问题,都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特大型城市。此外就是阿里巴巴在杭州,四川成都、福建厦门等聚集了一些互联网游戏相关的公司。而这些互联网公司自身的高速成长也使得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的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高速提升。
而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也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类似,对于信息化、云计算需要比较高的国企或外企总部也都集中在北上广深。从需求来看,四地的 IDC机房需求增长将要远远高于整体行业水平。
而数据中心本身属于高能耗行业,在一线城市,如北京地区,逐步开始限制投资新建 IDC数据中心,这使得现有的北京 IDC 机房价值逐步提升。
随着云计算启动, 二、三线城市开始启动 IDC 建设
随着大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电力供应的限制。而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加,有电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二、三线城市都开始了向 IDC 行业招商。 而云计算 IAAS 普及后,客户将不需要直接面对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这使得在二三线城市靠近电力成本便宜的区域建设数据中心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主要考虑四方面因素: 电力资源、气候、土地和地质条件。大型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电力成本已经占到 IDC 运营成本 50%以上。选择电价便宜、 距离发电厂较近的地方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具有良好的成本优势。
气候方面,潮湿是服务器最大天敌。潮湿地区的服务器机房需要大型除湿机马不停蹄地运转,像除湿机之类的配套设施的耗电推高了 PUE 值。同时,较低的温度有助于数据中心IT 设备的排温,也可以降低空调的功耗。
IDC 的选址也要向所谓的“风水宝地”靠近,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雷雨多发等自然灾害会对 IDC 的稳定运营构成威胁。
根据 2013 年 1 月工信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将中国适应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区域划为三类,其中新疆北部、内蒙谷和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以及青藏高原;二类区域为新疆南部、陕西、山西、四川、云南等地;三类区域为北京、河北、山东、辽宁等地,而东南沿海和中南部地区并不在列。
2014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大会暨 IDC 产品展示与资源洽谈交易大会上,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审查,确定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即贵州省贵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宁夏自治区中卫市。
其中, 由北京、宁夏两省区政府以“前店后厂”的创新模式共同发起建设的云计算产业基地。在宁夏发展云计算,既能充分发挥宁夏电力、土地、资源等方面优势。美国 10 年前数据中心一般建在大城市,但随着云计算的兴起,这几年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建在偏远地区,这样与在大城市的数据中心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
随着亚马逊中国 AWS 项目的合作方-西部云基地开始建设, 宁夏中卫市陆续引入了赛伯乐投资集团投资 62.8 亿元的“新一代云数据中心”项目 。
国内第三方数据中心蓬勃发展
运营商控制数据中心投资,未来第三方 IDC 份额将会提升
2014-2016 年都是国内三大运营商集中建设的关键窗口期,三大运营商都将投资重点集中在 3G/4G 网络建设中,对数据中心的投资,特别是省级公司对数据中心的投资在严格控制。同时,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在内蒙、 贵州等边缘地区建设新的云计算中心,电信运营商集团考虑在边缘地区规模建设云计算中心,主要是考虑地皮成本和电力能源成本。希望将数据中心建到电力成本最低的地方。并成立云计算公司,希望统一规划和协调 IDC 资源。 使得各省和关键城市的 IDC 投资建设放缓。
而这使得关键城市(北上广深)的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供给远远不足,从 2014 年开始,从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由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网络中立数据中心服务商一起为客户提供IDC 整体解决方案。
从投资效率来看,民营第三方数据中心提供商在土地获取、机房设计与规划、项目控制上的效率更高,成本控制能力更强。其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本身优势不断增加。
相信未来 3-5 年中,第三方网络中立的数据中心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上升。
风险因素
近 3 年内,由于技术快速进步而使得存储密度和计算密度大幅提升,使得数据中心机柜数量需求放缓。
随着资本市场关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行业, 推动大量资本快速进入 IDC 数据中心行业,造成数据中心行业整体产业投资过剩, 特别是在偏远区域市场, 未来建成后将会造成了机柜出租价格激烈竞争。
以上内容摘自中信证券分析师陈剑、李伟和王浩冰的《 云计算/IDC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数据大爆炸,数据中心大发展—“互联网 + ”基础设施之二》报告,36大数据在此仅为分享,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