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华大基因、大数据预测早产、大数据调配床位)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华大基因、大数据预测早产、大数据调配床位)

文章从华大基因推出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大数据预测早产儿病情、广东省人民医院利用大数据调配床位3个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中,以应用背景、数据源、图说场景、实现途径、应用效果5个视角去看待大数据在医疗的应用状况。

案例一:华大基因推出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应用背景:

伴随着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体基因检测治疗疾病已经成为现实。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在 2013 年经过检测她发现自身携带致癌基因——BRCA1 基因,为防止罹患卵巢癌,于 2015 年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基因检测机构,如我国的华大基因、贝瑞和康、 美国的 23andMe、 Illumina 公司等。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肿瘤基因组学研究,已经研究 20 多类癌症。近日,华大基因推出了自主研究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采用了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来自肿瘤病人的癌组织进行相关基因分析,对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常见高发癌症进行早期、无创伤检测。

数据源:

检测数据: 患者血清、口腔黏膜数据、基因测序等。

其它数据: 体检数据、电子病历、遗传记录、患者调查、地理区域以及生活条件等。

图说场景: 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华大基因、大数据预测早产、大数据调配床位)

实现路径:

首先采取患者样本,通过测序得到基因序列,接着采用大数据技术与原始基因比对,锁定突变基因,通过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而全面、系统、准确地解读肿瘤药物与突变基因的关系,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辅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 同病异治” 或“ 异病同治” ,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应用效果:

癌症诊断和预测。肿瘤医院的病人中有 60%至 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癌症早期的筛查可以帮助患者有针对性的改善生活习惯或者采取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从而降低日后巨大的医药开支和生活困扰。助力个性化医疗。结合生物大数据,挖掘疾病分子机制最终可以做到更好的筛查,更好的临床指导以及更好用药的过程。

案例二:大数据预测早产儿病情

应用背景:

安大略理工大学的卡罗琳·麦格雷戈( Carolyn McGregor)博士和一支研究队伍与 IBM 一起和很多医院合作,用一个软件来监测处理即时的病人信息,然后把它用于早产儿的病情诊断。

数据源:

个人体征数据: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和血氧含量。

其它数据:孕妇产检数据、电子病历、遗传数据等。

实现路径:

系统会监控 16 个不同地方的数据,比如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和血氧含量,这些数据可以达到每秒钟 1260 个数据点之多。在明显感染症状出现的 24 小时之前,系统就能监测到早产儿细微的身体变化发出的感染信号,及早预测控制早产儿的病情,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出生率。

应用效果:

预测病情。早产儿的稳定不是病情好转的标志,只有通过海量的数据并且找出隐含的相关性才能发现提早知道病情,医生就能够提早治疗,也能更早地知道某种疗法是否有效,这一切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案例六:广东省人民医院利用大数据调配床位

应用背景:

起因于国外医院的经验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各专业科室差异很大的病床使用率。长期以来,优势专业病源充足,病人候床情况严重,排队入院,相反有些专业空床情况明显,病床使用率仅 65%左右。为此管理层打出了模糊临床二级分科、跨科收治病人、集中床位调配权的一套“ 组合拳” 。

数据源:

患者数据:挂号数据、电子病历、患者基本数据等。

医院数据:各科室床位使用情况、诊疗活动、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周期等。

实现路径:

对跨科收治病人之后的科与科之间的工作量、收入、支出、分摊成本等指标进行合理的划分,强化了入院处的集中床位调配权,解决病人入院排队情况,使医院更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给增加了医院的效益。

应用效果:

提高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由 87%提高到 92%,优势专业候床排队现象明显减少。

支持决策判断。优势专科与弱势专科的病人在地域构成比、平均住院费用等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支持决策判断。

End.

随意打赏

精准医疗 华大基因华大基因 上市大数据 基因华大基因上市华大基因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