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非主流”发布会:新生代Uber登陆中国第一天都说了什么?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我这个人喜欢离经叛道的事物,跟现状反着来最好。比如在金融领域走去中心化路线的比特币,我就很欣赏,虽然最近哀嚎遍野,一路狂跌。Uber也是这样的异类,好几十年不变的原生叫车服务,被它以中心化调度的方式给革新了,其他领域也冒出了许多走Uber路线的创业公司,遛狗送花家居各行都有,重点都一样: 中心调度,按需即时提供服务 。

所以,听说 Uber要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我也是果断飞到上海参加这场发布会,全程自费,后来得知还有几家媒体也是如此。从这一点也能看出,Uber在国内受到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

能不高么?这家刚成立4年的公司,已经扩展到全球26个国家70多个城市,月增长平均在15%-20%之间,总融资额已经有3亿多美元,俨然已经是现象级产品,共享经济之后,以Uber为代表的On-demand成了新的潮流。Uber进军中国,不巧打车叫车这个市场去年也是彻底火了一把,现在还热闹着,突然杀进来一个洋和尚,看戏的打架的都很有兴致。

介绍完背景,我们来聊正题。这次发布会我主要跟Uber负责国际业务拓展的Sam Gellman聊了下,他之前在高盛工作,12年加入Uber,成功带领Uber打开了欧亚市场。作为职业经理人,他的回答挺保守的,没问出什么猛料。不过还是有几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打车是一件线下元素很足的事情,不同于软件直接发布到各个市场就能获得同一的体验,要让世界各地的Uber用户都能享受一致的打车服务需要做很多应用之外的事情。所以,Uber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扩张到世界各地,这个成绩不容小觑。

我问Sam,秘诀是啥?

Sam很严肃的说:招到正确的人。真正了解当地市场的人。他说,我们不可能去了解各地市场都是什么情况,当地用户有什么需要,这些只有依靠真正了解当地市场的本土人才。Uber每开通一个新的城市,通常的配置都是一个三人团队,总负责人,运营经理和市场经理,相当精干。他们需要根据自己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从市场推广到合作伙伴选择,他们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互联网相关的国外公司进中国就没几个玩得转的,前面折戟的已经一大批了,新生代的Uber会怎样呢?对这一点,Sam称不担心。上海自去年8月试运营以来,这段时间的增长速度是Uber在全球所有城市中最快的一个。当初选择先进军上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上海有太多用户已经注册了Uber,哪怕还不能用,民众的呼声啊。

目前Uber已经开通了一线城市中的三个,只有北京还没有,不过Sam也称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没开通的原因你猜是什么?没有合适的人来负责北京的业务。

就这个问题,后来我跟上海区Uber负责人Davis也聊过,他之前在Google中国、腾讯和宝洁都做过,线上线下都有经验。他是这么说的:“打个比方,Uber要进兰州,每天都会有很多当地的事情要处理,比如怎么跟出租车公司合作和分账,司机培训等等,你不可能叫个人每天飞过去处理吧,必须得有个人驻扎在兰州才行,没了这个人,还真没法开通这个城市,要不然体验根本没法保障。”

相比起Sam,跟Davis交流更顺畅一些。开聊之前,他先说了,这是我来Uber第四天,别问太尖锐的问题好不好...于是我就问了,你之前也在Google中国做过,担心Uber会遭遇同样的命运不?他哈哈一笑,担心的话我还来这干嘛。他说之前在腾讯时秘书都有两个,现在在Uber上海地区算自己就仨人,工作环境和体验挺不一样的。

问他以后的打算,他说Uber还年轻,不太可能像IBM这种大公司去做什么五年规划,现在还是先把打车服务做好,让用户能舒适安全的享受Uber提供的旅程,其他的真没空想。好实诚的答案。

同Uber这一趟接触下来,我能感觉到这家公司挺有冲劲的,虽然总人数已经有500多,但是不同城市的团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就像许多家小Uber。中心管控怎么办呢?Davis说,现在还不太需要管控,先把盘子做大。中国的盘子倒的确是够大,就看能不能站稳脚跟了。除了北京,Uber还打算进军杭州、成都,具体时间待定。

中途我问Sam,过去两年里在Uber有啥事是最让你高兴的,他说,每次他决定开拓新城市,当地的朋友就会劝他,Uber在旧金山也许是个不错的东西,但是在伦敦行不通的。伦敦搞定了,到阿姆斯特丹时,同样的故事又会重演。不断有人告诉他这个地方Uber行不通,他也在不断告诉他们,No。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Leon]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