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首页---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观点评论|北极社区|36氪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豆瓣又改版了,动的最大的是首页,页面顶端的那行“工具栏”没动,所以在交互上应该不会对用户产生多大的改变,或许是前一次的改版根本就未获得多大用户感情上印象,这次索性找不到“回旧版”这三个字的按钮了。

之前的“友邻广播”、“推荐内容”和关注的其他更新统一放在了首页里,这次改版形式上似乎又回到了上一次改版之前,至少在首页里面能看到友邻的更新了。

不同于QQ空间和人人,豆瓣用户所产生的友邻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的 - 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兴趣点,这种物理的归类就是“豆瓣小组”和“豆瓣小站”。

而豆瓣的伟大之一就在于把用户的兴趣点一个个挖掘,并绘制成巨大的社交网络。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对于习惯传统社交的人来说,单从兴趣点来编织的网络关系太脆弱,甚至比不上微博,那这种用传统SNS形式呈现的首页内容,必然对豆瓣赖以生存的优质内容(比如电影、音乐、读书等)不会起到任何补充和强化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真正被用户所回应和赞的并不是友邻推荐或喜欢的感兴趣的优质内容,却是自己想证明自己存在感的粗糙社交内容看出来,而前者恰恰是豆瓣认为应该是作为用户与用户之间节点的内容。

所以豆瓣希望的是用户之间在发现兴趣点之后,更多的去丰富这个兴趣点,而不是沦落到庸俗的社交中而抛开经营这些优质的内容,这样一来,豆瓣才能更好的为未来挣钱做准备。

当然,这是极其美好以及相当文艺的目标,但是几乎不可能实现。对这个理想的坚持一直持续到了“豆瓣小组”被单独提出来纳入“工具栏”的时候,要知道,豆瓣小组创立的初衷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具体实践这个伟大目标。

用户似乎接受不了安排好的兴趣

如此看来,若以首页为起点,来扩散每次用户浏览豆瓣的范围,似乎不可取,大部分还是直奔自己感兴趣的那块内容去了。其实“豆瓣小组”才是真正豆瓣形式的社区所在,而友邻则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既然这种做传统SNS信息呈现方式对豆瓣行不通,那么就不应该把这个UGC完全的交给用户,并让用户自己去营造属于自己的网络,这个进度太缓慢,就算有小站这种新奇的东西帮忙一起来生产,也是杯水车薪,也还是会淹没在瀑布式的信息流当中,而且容易偏离自己网站的核心而变成一个51社区之类的低质量内容聚集区。

第一次大的改版随之而来,首页直接变成了给用户推荐的感兴趣的东西,而且由用户自己决定对什么感兴趣,这就又建立在了一个前提之上 - 用户玩过一段时间豆瓣,总该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而这样做的更多的考虑却是降低新入用户的门槛:不必再花那么长时间来自己发掘了,试试首页给你推荐的。

哪有这么容易,用户永远是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的,比如有些人在没听到左小祖咒之前,是不会知道自己会对这种音乐产生兴趣的。这种强迫式的推荐违背了豆瓣的初衷,奈何前期积累的优质资源和用户太多,还可以自我消费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并未产生用户粘性下降和数量下滑的趋势。当用户在豆瓣习惯了自我探寻之后,强制的推荐只会导致用户对其推荐内容的忽略,毕竟现在的大数据还远未强大到可以实现精准的发现用户真正的兴趣点所在。

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间搜寻的成本

在经历上一次并不算怎么成功的改版之后,豆瓣似乎终于摸清了一些东西,不应该完全让用户去经营这个社区,也不应该让自己帮用户做主,而是应该抓住一个用户的手,然后让它去牵另外一个用户的手。这个原始的手可以是来自于友邻,但是,更可以来自于整个豆瓣社区,甚至,可以来源于别的网站!但是前提,你还是得设置你自己的兴趣,而且兴趣范围已经罗列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豆瓣遇到的真正的难题其实是如何引导用户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在豆瓣刚成立时则主要由用户对其他用户的搜寻与匹配,之后为了降低新用户门槛,而强制推荐),那么就剩下如何引导用户发现自己兴趣点并让用户与兴趣点另一端的用户产生联系,之前完全靠友邻或小站的指引太慢,效率太低,而之后强硬的推荐又起不到这种用户间连接的作用,现在做的就是充当中介,消除这种用户搜寻的成本,更好的加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至于生产这些感兴趣内容的其他用户怎么筛选,不得而知,这种模式的结果也得往下看。

至此,似乎一直没谈移动互联网。其实豆瓣一边在解决上一段所提到的问题,一边在让“首页”旁边的几个导航栏只专注在SNS的属性上。豆瓣把自己优质内容一步步的往移动互联上搬,做成了不同的APP,每个APP之间几乎处于独立的状态,而与这些内容对应“工具栏”的各项母体,甚至点击会以新网页显示,撇开交互不谈,这种设置也许是更好的把内容归类,更好的利于用户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只是在移动互联上,豆瓣会不会走远,就不仅仅是解决兴趣点的问题了。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