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上手佩戴智能手表后,一些常用的场景和需求会发生哪些改变?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 Bong 的创始人顾大宇,首发于 知乎 ,授权 36氪 转载。
首先要明确这个问题是「针对当前」,还是「针对未来」。
如果是前者,本人戴过pebble、galaxy gear和moto 360,由于众所周知的「续航」「双手操作」和「交互闭环」问题,都没戴多久。
这三个问题我逐一说下。
续航
在我们目前生活的认知中,有三样东西是续航比较短的,分别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我们从交互粘性(用处)和充电次数(麻烦)这两个维度来看下。
手机:每天,一般充电1次,平均拿起开始使用50次,使用时长约150分钟。另外还要考虑到手机是通讯工具,一旦没电会产生通讯焦虑。实际的现状是,对手机这样频繁交互和通讯依赖的设备来说,充电的麻烦不是问题。
笔记本电脑:一般不需要充电,平时在办公桌上长连电源。出差的时候带走,同时会携带电源。使用场景在固定场所,一般很容易取电。并且取电的时候不影响使用。如果没电,一般影响不大。
Pad:娱乐用途,使用场景也大多在固定场所,取电方便。如果没电,一般影响不大。
我们会发现,续航不是个孤立的问题,它是和「用处」紧密关联的。在缺乏「通讯刚需」和「强粘性应用」的情况下,续航太短会影响用户持续使用。
而目前的智能手表,在没有产生「通讯刚需」和「强粘性应用」的情况下,过短的续航能力(1-7天),是个中断用户持续使用的大杀器。
双手操作
我一度非常迷惑智能手表的「双手操作」设计,后来我只能用「他们把手机交互给搬过来了」来解释这种设计。双手操作,并且是一只手操作另外一只手的手腕上的设备这种体验真是糟透了。
因为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这在单手场景下不够适用。
其次,手表在手腕上,另外一只手指的操作,不论是针对屏幕,还是针对手表上的按钮,大多会造成手表的滑动——和手机不同,手机是被手指固定的,而手表会随着你的操作而在腕部轻微移动。
再次,触摸操作时候手指一般占表盘面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是个很糟糕的交互移植,让我想起当年内置windows CE的dopod手机开机后,有一个「开始」菜单……
顺便提一下Apple Watch的「Digital Crown」,除了业界被猛烈吐槽的概念混乱以外,我比较怀疑实操的易用性。我们对于机械手表的「皇冠」的使用体验一般是——把表摘下来,一只手拿住,然后另外一只手拧——就是因为直接操作会造成表在手腕上的滑动。
交互闭环
腕部设备,除了「健康追踪」以外,关键的问题就是考虑在人和手机之间,扮演一个怎么样的角色。信息的快捷读取和阅读固然好,但是交互边界切在哪个位置才好呢?在无法很好的实现像手机一样的交互体验的情况下,目前基本有三种处理方法:1,语音;2,快捷短语设定;3,拿手机去。
而这三种方式都不够爽,尤其是当手表给了你更丰富的信息的时候——你会更加的需要用手机完成闭环。
所以,如果是就目前的智能手表而言,需求场景被改变的机会较小。
如果未来的智能手表可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那么被改变的将是人们与环境的交互方式:智能手表自动识别人的行为,与环境进行交互。那么,你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可以通讯的设备,其交互场景都将改变。
因为这便是所谓的「万物互联」的关键。
[本文来自读者的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