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入寡头时代,创业者们怎么办? | 36氪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国互联网正从自由竞争进入寡头垄断时代。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三家巨头近期的收购、入股行为正在演变为通过资本运作吞并中小型公司,重新划分互联网势力版图的局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总和为8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腾讯与百度两家公司就占据5600亿,还未上市的阿里巴巴即使按照最保守的方式计算,其估值也已突破4500亿人民币。

另一方面,随着海外上市窗口的关闭,美元vc缺乏有效退出机制,导致国内风险投资市场进入低谷,创业公司融资异常艰难,巨头之间的合纵连横更令应本已捉襟见肘的创业公司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产品被巨头模仿抄袭,用户渠道被巨头垄断,资本上被巨头压迫,对于那些仍处于创业阶段,没有造血能力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怎样打破这种窘境?随着巨头垄断时代的来临,创业者们未来怎么办?

在巨头围剿下,成功打造了《我叫mt》的创业者邢山虎劝告同行,创业就是掷骰子,坚持下去只要不退场就会有摇到豹子的那一天。

事实上,在过去数年中,即使巨头们已经垄断了互联网上的多数资源,但他们被创业公司打败的案例依然曾出不穷,在视频领域投入巨资的搜狐眼睁睁看着创业公司优酷土豆们纷纷崛起并各自上市,2012年优酷土豆整合后市场份额更是令搜狐视频遥不可及。

2011年的明星创业公司属于美丽说,这家成立仅2年的公司已经完成三轮融资,并一举带热了“社会化电商”。美丽说的成功令寄窥电商市场许久的腾讯看到了一线曙光,腾讯最初的选择并非入股美丽说,而是经过论证后将时尚频道进行整合,希望借助腾讯拥有的庞大资源与美丽说一战并取而代之,但在短短数月后这个项目便以失败告终,腾讯投资部最后在模仿失败的情况下,为了抢夺电商流量入口不得不入股美丽说。

其他的案例还包括:在pc端已经占据了流量入口的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无所作为,反而是创业公司ucweb异军突起,现在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的重要入口;腾讯与groupon的强强联合,在团购市场没有凸显出任何优势,反被美团拉手等创业公司绞杀;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腾讯移动互联网部门数年时间没有任何颠覆性的产品推出,反而是偏安一隅的广州研究院为腾讯取得了移动互联网的门票。

我们对这些创业型公司如何在巨头夹缝中求得生存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面对巨头时,创业公司的四大优势,以期在巨头垄断的时代,与创业者们共勉。

创业公司优势一、效率为先

对于一个数千人甚至数万人的巨头而言,管理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更多是依靠kpi与制度化,以此来保证执行力,但另一方面,制度化的管理也会带来企业缺乏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离开网易创业的丁秀洪就曾直言,大可乐在创立的前两年都是效率为先。此前在网易担任副总编的他,对大公司病有了切身体会。

点评:对于巨头而言,任何一个决定都需要反复论证,就在巨头们开会讨论的时候,创业公司已经开始在埋头苦干了。创业公司的试错成本低,可以比巨头更加灵活的尝试更多方向。

创业公司优势二、你已一无所有

腾讯在模仿美丽说失败后,还可以选择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入股美丽说,但是对美丽说而言,如果一旦被腾讯模仿成功,将一无所有。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搜狐视频对阵优酷、百度对阵uc的案例上。背靠母公司的搜狐视频可以依靠集团的不断输血容忍发展缓慢,即使搜狐视频失败,最坏的结果是搜狐失去一项核心业务,百度即使在移动互联网上无所作为,依靠在pc端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依然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对于当时的优酷或ucweb而言,一城一池都不容有失,因为没有退路。

点评:新业务对于巨头而言,只是为了扩张需要,多数情况下不会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对于如果一旦失败就一无所有的创业者们而言更容易倾尽全力。

创业公司优势三、依靠直觉而非报表数据

欢聚时代ceo李学凌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生涯时,将yy语音业务的推出视为公司的转折点。网易曾因为短期内im团队需要大量烧钱而影响财报数据,以及将语音业务嵌入游戏的提议遭到游戏业务的反对而对泡泡团队进行了裁撤。网易裁掉的im部门员工对于当时急于发展语音业务的李学凌而言,简直如获至宝,后来的发展也证明,正是网易被裁员工的加入,搭建了yy语音的基础技术架构,欢聚时代也凭借yy语音这项核心业务而在2012年底一举登陆纳斯达克。

点评:网易放弃im业务当时来看并没有错,短期看不到前景并且需要继续烧钱的业务肯定会影响网易的财报数据,对比自身业务,当时语音在网易内部是个非核心业务,而游戏是网易命脉,支持核心部门的利益也没有错。对比天天盯着报表数据的巨头而言,创业者天生的敏锐直觉将是巨头的杀手锏。

创业公司优势四、没有资源只能去外面抢

风行在线ceo罗江春曾说,只要不是犯相同的错误,公司就允许员工去试错,只有在不断的试错中才知道什么是对的。另一位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的创业者说,在大公司是跟对人,在创业公司是做对事,两者的差异在于,在大公司中,只要跟对了人,做错的事情也可能是对的,如果跟错了人,做对的事情也可能是错的,而创业公司时刻面临生死存亡,没有太多资源引起人事斗争。

点评:创业公司没有太多资源,需要资源只能从外面争取,也不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人或事,公司死了大家一起没饭吃。巨头们拥有的资源太多,导致了”资源+投入=业绩”这些观念的盛行,但硬币的反面是,单纯砸资源在互联网行业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对市场的敏锐度、正确的做事方法,比一味的资源投入更加重要。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