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真正的全球免费通话后,“触宝电话”瞄准了腾讯和小米的战败之地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 BAT 通过收购、合并不断扩大业务布局,千亿级的市场已经被巨头们瓜分殆尽,眼下,O2O 已经被细分到早饭、晚饭、夜宵;叫车应用也垂直到打车专车、顺风车、班车。诺大的互联网中,红海被谈论得越来越多,可 “风口” 似乎越来越来少。

可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创业公司的 CEO 却告诉我,凭借对 通讯市场 的下一步布局,“他们不想做独角兽,而是想做一个巨头”。

这家公司是位于上海的 触宝科技 ,你可以从他们最近上线的新业务 “免费国际电话” 中窥见他们的野心。通过简单的手机号设置,你可以在连接 WiFi 或者数据网络的情况下进行跨国电话的拨打,所有操作环节也没有任何需要充值、付费的入口。

目前,触宝的免费国际长途功能已经支持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台湾、澳门、香港、日本、韩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每位用户在注册完成后会得到 500 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长,通话过程中不会进行扣费,而是会扣除免费分钟数,而免费分钟数可以通过邀请好友、完成任务等方式获得。

在实现真正的全球免费通话后,“触宝电话” 瞄准了腾讯和小米的战败之地

“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个终局判断——通讯的未来一定是免费的,而这背后,就有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触宝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佳梁 告诉 36 氪。

我们现在还无法预判 “电话” 的入口是否能真的成为下一个兵家相争之地,但通讯市场的改变是切切实实已经发生了。打开手机的短信收件箱,来往的信息似乎只剩下了 10086 和快递员,至于收发彩信,仿佛已经是几个世纪前的事情了。

智能手机起步之前,短信、彩信、电话的业务被牢牢攥在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手中,可微信的浪潮袭来,即时通讯的 App 化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现阶段来看,短信、彩信已几乎完全被微信代替,而传统电话业务的互联网化却被甩在了后面。

事实上,并不是巨头主动忽略了 “电话” 这个同样高频的使用入口,而是在几番尝试之后,相关产品并不没有得到预期当中的回应。2014 年底,腾讯推出了 “微信电话本”,试图复制 “QQ 成全微信” 的神话,用微信助推 “微信电话本” 将通讯市场最后一块大饼收入囊中。可在产品推出后,却面临了 “叫好不叫座” 的景象。

微信电话本的 “遇冷” 几乎可以代表国内同类产品的现状,由于国内用户在选择手机运营商业务时往往会附带语音通话包,相当一部分用户可能每个月连自己的语言套餐都使用不完;另外,大部分免费通讯软件都需要借助 WIFI 及 3G/4G 高速网络实现点对点网络通讯,可国内的网速与流量费用也不能让用户随时随地随心使用免费电话业务;最后,像微信电话本、小米米聊的使用前提是要求用户两端都安装应用,这也提高了使用门槛。

如此来看,免费通话业务的前景看起来异常艰险,那么触宝电话的机会在哪呢?它的模式和市面上已有的 Skype、Viber、微信电话本、飞信等通信软件又有何不同?通过参考网络中已有的科技测评;以及我本人在试用之后,我认为触宝电话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页面操作简单,实现真正 “免费”。

对于资深的互联网用户来说,“免费” 往往会成为一个幌子,甚至会是一个陷阱。有的免费应用只是在试用期免费,或者在一些操作环节中让用户 “被扣费”,这都让用户对提倡免费的应用开始警惕。

触宝电话的免费电话产品则显得比较有诚意,在每次拨打电话之前,都会跳出 “免费电话” 与 “普通通话” 的选型,让用户心里有数,而免费分钟数的显示也比较明显,起码让用户知道这个产品的使用逻辑在哪,而不是瞎免费。

2、无需两端下载软件,显示用户号码。

使用过 Skype 或者微信电话本的用户会比较熟悉这个诉求,在触宝的免费国际电话业务中,只需要单方下载应用即可,拨打去的号码也是用户自己的固定号码,这无疑降低了该软件的使用门槛。

3、利用算法等技术专利,实现通话质量提升。

相比一些软件中免费通话服务会产生的延迟、杂音等问题,触宝电话将自己的语音通话质量也当作一个卖点。触宝的技术团队在全国各地架设了服务器节点,并使用获得专利的 “丢包补偿技术” 与智能算法,为用户实现通话线路的通畅。

不过,王家梁也告诉 36 氪,免费电话只是他们吸引用户的一个入口,尤其是新上线的跨国免费通话,而在实现国内、国际的通话业务免费之后,目前触宝电话已经拥有 2 亿用户,日活达五千万。

在去年八月,触宝公司宣布,依托电话这个高频业务入口,将继续投入一亿元补贴花费,并发布 O2O 生活服务移动平台 ,包括快递、外卖、售后、家政服务、租车等在内的众多生活服务提供商都开始接入触宝。另一方面,触宝还通过显示页面接入广告,开设自营电商等入口探索新的盈利途径。

在实现真正的全球免费通话后,“触宝电话” 瞄准了腾讯和小米的战败之地 以触宝现有的业务来看,用免费电话吸引用户的阶段已经实现,可这些平台上聚拢的用户是否具备忠诚度呢?

“通话是一个相当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相比补贴,触宝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才是核心,当用户使用触宝通话时发现网络很快,音质清楚,自然就可以沉淀,最后就可以形成一个通讯圈,这和微信的思路就很像。” 王家梁如此解答我的疑问。

这样的逻辑也可以联系到触宝的产品功能设计上,诸如 “触宝用户之间通话不扣时长”、“邀请好友加入触宝得到免费时长”、“弹窗建议将触宝放置在手机下方固定栏”,无疑不是触宝电话希望积累用户、构建圈子理念的体现。

可对于这样一款尚显年轻的产品,触宝电话依旧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商城页面的 UI 设计还是显得有些粗糙,挂断电话时的广告页面在一些用户看来也显得有些影响体验,而越来越习惯微信语音 “碎片化交流” 的用户,是否能够选择触宝,还要看它在产品层面接下来是否具备更强的吸引力。

目前触宝科技已经在 2014 年完成红杉资本领投的 C 轮千万美元融资,另一款产品触宝输入法在全球拥有 7 亿用户。公司计划在 2016 年上半年启动下一轮融资,我们不能断定触宝未来真的可以颠覆通讯设备,但对于经常需要实时通话的群体来说,触宝电话的 App 的确可以代替绿色的通话按钮了。

36 氪和氪空间团队已进驻上海,每月将定期举办线下沙龙或私密饭局。我们正在招募一名全职 / 实习作者,如果你对创业服务有自己的想法、充满好奇心,请砸简历至 congjia@36kr.com ,一大波的魔都创业者等你面基!

原创文章,作者:苏建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2584.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