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lgeSmart,针对外籍、海归、白领等较高消费人群的智能美食推荐及社交应用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试想你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当搜索周边餐厅团购,弹出的是牛排店的优惠时,肯定会没耐心地直接略过;又假设你此时是那家牛排馆的老板,估计就得心疼投下的推广费了。如何从用户角度推荐符合其个人背景及饮食习惯的美食商户信息给他们,也让餐厅的营销更加精准,这是 IndulgeSmart 想做的事情。

大众点评 类似,IndulgeSmart以列表的形式罗列出用户附近人均70以上的餐厅,可以根据人均消费、好评率、距离远近进行排序,也可以根据你喜爱的菜品种类和想去的地区进行筛选。作为一款UGC类应用,用户可以自由对餐厅进行点评,还可收藏到心愿单或分享至微信。除此之外,IndulgeSmart还具备智能搜索功能,你可以搜索关键词“brunch”, 或者一个奇怪的菜品,只要用户评价里有这些关键词,都会有相应内容显示出来。

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抓住用户吃,这个高频率的刚需,围绕餐饮做文章的产品一直不少。具体到美食搜索和推荐的应用领域,有深耕细作了十年多的大众点评,目前点评数量超过3000万条,收录商户数量超过800万家,大到米其林餐厅小到街边的沙县小吃;有同为UGC类应用的 饭本 和 食遇 ,分别做基于熟人关系的美食推荐、分享和美食社交;还有做类美食杂志的 Pick 。但是将目标群体定位外籍海归白领等较高消费人群,使用界面为英文,针对高端餐厅美食推荐的app,IndulgeSmart是第一家。

创始人兼CEO 石柱Stone告诉 36氪 ,四年前他刚从美国回来,就很想了解美国人眼里上海四川餐厅哪家最好吃;他也常为在众多的餐厅列表中选出一家合意的而感到烦恼。诚然, 饮食偏好是非常个人的东西,单靠菜系和价格等进行搜索,用户要找到合意的餐厅并不容易。 所以 IndulgeSmart不想做简单的美食黄页,而是希望从用户角度出发,提供给他们非常相关的、符合个人背景的精准推荐。 这里的背景包括:国籍、居住区域、饮食偏好等,依据是用户注册时勾选的信息和他们搜素的关键词等。

Stone也坦言,不希望和大众点评一开始就直面竞争,所以目标群体是本地白领小资、海归及外籍人士这个细分市场。这群目标用户第一消费能力和欲望比较强,第二对社交需求比较强。这就引申出IndulgeSmart的另一个定位:社交应用,产品希望做成一个美食类的 Meetup , 通过高级用户(Power Users)自发线上邀请的方式聚集口味相近(有共同心愿餐厅)的吃货们,一同相约线下聚餐。这样,食客不仅可以获得商家奖励的折扣还能收到来自IndulgeSmart的返现。

盈利模式上,IndulgeSmart按效果收费。之后会推出Check-in 功能,根据用户实际消费额向商户收取佣金。同时记录下的消费数据,可提供给商家做核心用户的个性化推广。同时,未来还将有比较低调的智能广告位展示,如新开的餐厅推荐。

IndulgeSmart 的目前策略是优化早期用户体验,盘活核心社区。Stone谈到产品自今年6月1日上线以来的三个月就关注两件事情,一个是完善用户使用体验,使界面速度更流畅;另一个就是培养核心用户,即初期的种子用户。团队通过邀请大众点评, Smartshanghai 、 Cityweekend 上的非常活跃的食客,以邮件形式邀请他们参与线下派对,并用优惠券的方式激励他们写有质量的点评,覆盖更多的商户。待积累了2000个评论后才广而告知,推广大家使用。

我自己使用下来的感觉是:IndulgeSmart的用户评论目前虽不多,但基本真实中肯,不用去担忧水军刷分。饮食风格偏西式,餐厅大多“高洋上”,消费水准有一定门槛,评论的用户也以老外居多。这对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试想作为一个意大利人,你估计不想听中国人来告诉你哪家意大利餐厅最好吃,而是想了解本地的意大利人的意见吧。 选择小资情调浓郁、国际化程度高的上海起步很明智,至于未来扩展到其他大城市,难免有水土不服和不接地气的担忧。

团队上,CEO兼创始人Stone毕业于Dartmouth MBA,有14年产品市场及品牌管理经验,任职过硅谷初创及全球跨国公司; 负责商户营销的联合创始人施辰蓉(Shelly)有8年上海高端酒店餐饮品牌推广和运营经验,曾任香港Gaia集团中国区市场经理,Lapis Thai 市场经理。

IndulgeSmart( ios )六月以来下载总数为8000,每周有20%的增长,上面共计有5300家上海本地商户信息,2500条评论 今后还计划推出中文版本。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人人酱]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