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ARM进攻服务器市场,RazorLocus推基于ARM的流媒体传输服务器,较X86架构性价比提升10倍
服务器对企业IT支撑部门来说已变成必要生产工具。由于企业对生产成本的重视,服务器市场正从以纯性能为指标逐步转向注重性价比与性能兼顾的市场。大趋势下,Intel借高性能却同时高能耗的X86架构在服务器端所形成的垄断市场正在逐渐被低功耗的ARM架构打破。
2008年,ARM CEO Warren East开始策划进入服务器市场。2010年,ARM联合IBM、三星等芯片厂商成立非盈利企业组织Linaro,引领在ARM上的Linux服务器开发,Facebook作为终端客户也相继加入。今年初,百度也传出大规模部署ARM。当然,ARM目前在服务器市场仍不成熟,有望改变行业格局的64位处理器Cortex-A50量产还得等到2014年。而近日硅谷创业项目RazorLucus的到来或将助力ARM进攻服务器市场。
RazorLocus是一个基于ARM的流媒体服务器,产品包括服务器和配套软件。和普世的基于X86架构流媒体服务器相比,RazorLocus具有绿色省电低功耗的特性,且产品性价比提高了10倍。另外,与x86中心式服务器架构不同,RazorLocus基于ARM的架构是分散的,更容易贴近终端用户。这对于视频行业的发展尤其重要。分散的架构使得视频云更易贴近终端终端用户,大幅提高视频流畅程度。此外,x86结构对环境要求极高,每建一个机房都要配套空调等基础设施;ARM则没有这么高的要求,比如你手机的ARM芯片就不需要空调。
注:产品原型
硬件层面,RazorLocus目前已做出原型,并进入目标客户开始压力测试,目前正在此基础上做最终产品。。而配套软件方面,RazorLocus目前已申请了3个专利算法,其中一个就是致力于网络加速的TCP-FIT。该算法在网络传输的哦TCP/IP层做了文章,平均加速比为60%,目前付费用户包括三星、Ustream。
RazorLocus 市场部副总韩宇星认为:“随着低能耗、低功率产品逐步成熟,走向高端市场是大趋势。我们巧妙地专注流媒体服务器上,其本身是垂直市场,且市场份额又足够大,巧妙地避开了由于 ARM 性能稍逊而无法处理的问题。”
韩宇星告诉我,RazorLocus的创始团队有3名成员,都是认识十几二十年的老朋友。其中CTO温江涛是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物联网中心主任、IEEE Fellow。他曾在美国工作20多年,参与多个创业公司的整体历程。另一位创始人是加拿大人Spencer Cheng,他曾是Nortel高级体系结构工程师,有30余年设计大规模系统的经验。韩宇星本人则是UCLA电子工程博士。三个人在2009年就开始了RazorLocus软件层面的研发,和硬件结合则是在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