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 Talk】解救除了焦虑、还是焦虑的传统餐饮行业,互联网人的想法在这里
本来,我并不想过分强调“焦虑”这个词,但是看了茶水间主任
写他和蔡林记老板的对话
之后,我觉得把这个词嵌在餐饮行业之上,实在恰如其分。
你说焦虑吗?对,就是焦虑。这次36氪
武汉WISE Talk
之行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传统餐饮行业的复杂心情——
蔡林记CEO张绪明说,“每天,餐馆坐满了人,但我真的不知道我的用户在哪里……”,不知道用户是谁,这些人究竟是刚好路过,还是慕名而去?不知道,也掌控不了。
零号线COO瞿奕也说,传统餐饮行业的现状十分痛苦——这些餐饮业老板终其一生为两类人打工,一是地产老板,二是他的营业员,但这还只是问题之一,最大的问题在于:餐厅和顾客之间遥远的距离。
就像很多人看柴静的《穹顶之下》的感觉一样,想起现今的外出用餐环境,多数人的反应是不安全、不信任。但是,“这种时候对良心老板就特别不公平,因为即使他用了好的原料,顾客也一样不知道。”
瞿奕举了个例子,零号线上有一个商家,做的是大肠包小肠的台湾特色菜,他自己很喜欢吃,但在没去看商家的厨房之前,他一直以为大肠包小肠随便就可以做成那样——无非是烤肠随便考一下,然后糯米包一下嘛。这么一想,可能还会觉得这老板卖得还挺贵。直到后来他去人家厨房一看,傻了——“他们使用的其实是非常正宗的工艺,肠也是特别好的肠,可顾客不知道,也没有人帮着去宣传”。
可是,在互联网上,挂着互联网品牌的餐饮却呈现另一番景象。蔡林记张绪明所说,像叫个鸭子、西少爷肉夹馍、三只松鼠等互联网品牌,在短短时间内依靠传播成本极低的互联网所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甚至可能超过蔡林记的百年积累。
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品牌可以做到?
瞿奕的答案是,互联网化。
比如三只松鼠,三只松鼠会告诉用户,他的坚果有多好,他用了多么棒的包装,甚至还会告诉用户,他附赠了一个鼠小器,打开包装的时候,你可以用非常可爱的工具去开盒子。这就是坚果的互联网化,从坚果的营销到包装、到最后的工具,已经全部适应了外卖的场景、送到用户手上去使用的场景。
小米也是类似,它所有的东西都针对电商做了优化。比如说包装盒,小米的盒子上写了“正面可承受300斤冲压”。为什么要写这句话呢?因为他不在大家身边卖,写这句话就是想说,通过物流配送的方式,无论如何这台手机到达用户手上的时候都可以是完好的。他所有的环节也都针对电商环境做了优化。
在这些例子里,因为用户对商家有了“了解”,所以产生了信任,而信任又带来了销量,最终,销量带来了品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可是反观餐饮行业,现在很多触网的传统餐饮商家是这样的:
商家很可能遇到一个顾客把店里的面吃了一半,然后很傲娇地说一句不好吃,更有甚者,顾客可能吃都没吃,就直接说一句“不好吃”,而作为老板却得默默承受这一切。再比如,有很多店在网上写的菜名,用户看不出来是什么菜,如果用户看不出来,那它们在互联网上怎么卖呢?
那么,如果现在传统餐饮商家的互联网化都做得不好,这些已经做得颇有声响的互联网人会有什么建议?
零号线瞿奕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看得见、管得了、玩得转。
零号线会把餐厅的制作工艺告诉用户,如果餐厅使用的是大豆油、是非常新鲜的食材,这些都需要被人看到——这是看得见,让餐饮业发出声音,甚至可以形成传播,如果餐厅做得好,就让用户的朋友去告诉别人,让顾客告诉别人。
第二步是管得了。餐厅做得好了,有传播了,就会有生意,那生意大了之后要能管得了。所以零号线做了一个让做大成为可能的零管家系统。以前的外卖非常粗糙,都是老板娘记录,老板盛菜,打个包就出去了,这是完全不够的。零号线的系统除了实现接单功能外,还包括数据分析、营销服务,甚至未来的金融服务、原材料采购(比如食材甚至包装盒),都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去对接。当然目前的系统还没有那么完善,但可以想想零号线现在有几千个商家,他们如果想采购饭盒,最后会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未来。为什么不可以让商家有一套像淘宝的卖家中心一样的东西,餐饮人直接进去,就能看到他所有需要的东西,这时候他只要做好他的菜就好了,为什么要让他操这么多心?专业的人应该做专业的事情。
最后玩得转,也就是传统餐饮行业也可以参与到跨界的营销里,比如零号线去年有一个做龙虾的商家,他和南京最火的唱“磕龙虾”的说唱歌手一起合作,这个合作一出来大家就在微博和微信上狂转,最后还上了优库首页,最后这个歌手唱的这首歌还成了南京龙虾音乐节的主題曲。
而如果把上面瞿奕说的实例更抽象一些总结的话,就是“叫个鸭子”创始人贾志生所说的三个点:
第一要找到产品的核心卖点;
第二要找市场的空白,如果你做的东西特别好,但是有很多人做,对不起你不要做了,难度太大;
第三要找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
商家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想: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为什么消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用何等方式消费者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叫个鸭子的鸭王经常会和用户进行深入的访谈,其实有些数据是很让大家吃惊的,就是用户们会在什么时候消费叫个鸭子的产品?当时做了一个研究:大多数用户在叫鸭子是在家里,但是第二大的场景在哪里?办公室?其实不是,是在酒店——你很难想象,很多情侣在出去开房的时候喜欢叫鸭子吃。所以后来叫个鸭子去找酒店说要不来个合作吧,一起出个叫鸭专线,酒店也弄个小卡片往里塞,但酒店否了,认为它太下三滥(笑)。所以说回来,商家们一定要深度研究他的消费者,里面一定会有很多的需求。
其实,用户感知一个产品,最常用的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所以要让用户多维度感知你的产品和品牌。而每一次一个产品品牌跟用户接触的时候,都是他最好的传播机会,贾志生说,他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让用户去感知、去传播你的产品,如果能做到他们每一次看到你的产品都很想分享出去,那最后的效果会非常非常强,节省非常多的市场宣传费用。